心理经济学
1.心理经济学概述
心理经济学又称经济心理学(Economics Psychological)。研究人们对生产关系、经济政策和经济机制的心理反映规律的科学。是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
心理经济学是20世纪中叶以后逐步形成的。早期泰罗曾对劳动心理作过研究。而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70年代才正式建立的。
主要著作:有美国学者乔治·坎特纳的《心理经济学》(1975)等。
2.心理经济学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有:
1、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般心理特征;
2、劳动者的心理状态与劳动生产率的相互关系及其表现形式;
3、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的社会心理行为;
4、符合劳动者心理特点的经营管理措施和方法;
5、不同年龄、性别、职务所表现的特殊心理现象;
6、人们对经济发展状况、产品供求状况、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与消费情况的心理反映等。
3.中国心理经济学与国外心理经济学的差异
中国心理经济学与国外心理经济学,以其研究对象的共同性而相互联系和补充,又以其所关注具体问题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而有所区别。
之所以将心理经济学作“中国”与“国外”的区分,除因中国心理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晚于国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指向是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心理问题。
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教授因对心理经济学的贡献,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心理经济学也由此得到社会的关注。
中国心理经济学与国外心理经济学,以其研究对象的共同性而相互联系和补充,又以其所关注具体问题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而有所区别。
评论 |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