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为
1.什么是企业行为
企业行为是指追求一定目标的企业社会活动。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在内在动力结构驱使下,对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企业内在动力结构表现为企业目标;企业外部环境则表现为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外部条件。工业社会学研究企业行为,就是分析企业在内部动力和外部约束的作用下,追求企业目标的经济活动,探索影响企业行为的各种因素。
2.企业行为的种类
企业行为从动机上来划分,有4种类型:
②价值风险行为,即为企业获取更多价值的冒险行为;
③日常经营行为,即满足企业日常经营活动需要的行为;
④传统行为,即沿袭传统上业已习惯的行为。
从判断企业行为是否合理的标准来划分,有正常企业行为和不正常企业行为。
3.企业行为的影响因素[1]
企业行为同任何经济主体的行为一样,它的发生需要满足以下一些条件,或者说企业行为受以下一些基本因素的制约。
- (一)市场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协作关系,是通过市场交换活动实现的。市场体系的发育状态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否有效地获得资金、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决定着整个供、产、销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所以,市场环境决定着企业的行为目标。市场环境包括市场态势、市场结构以及市场的发育程度这三个主要外部因素,它们制约或决定着企业行为。其实,影响企业行为的外部环境的因素很多,如政府计划、政策环境、市场发育和动态情况等等,但市场环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在市场发育良好的环境中,企业才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和产品的投放,较好地实现企业的行为目标。
那么,什么是市场态势呢?市场态势就是市场上供求关系的总体格局,是较长时期表现稳定的一种常态供求总体状态,而不是瞬间的或某一时点的现象。市场态势一般可以分为:买方市场态势(供给大于需求的市场态势)、卖方市场态势(供给小于需求的市场态势)和供给与需求平衡的均衡市场态势。
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企业行为是不相同的。因为企业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他们作为买者和卖者的地位是不同的,经受的市场竞争压力和面临的经营环境也是不同的。首先我们以买方市场为例,在买方市场上由于供给总量大于需求总量,所以,此时不仅产品难销,而且交易的条件很苛刻,这样作为卖方企业是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会很重视市场需求反馈信息,同时,由于面对强大的市场压力,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就会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以满足市场需求;与此相反,作为买方的企业处于有利的地位,面对宽裕的市场环境,企业往往对产品的价格、质量、品种、供货条件进行仔细选择,而对供货数量信息反应程度弱。那么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又将足怎样一种行为呢?在卖方市场条件下,需求总量大于供给总量,此时的企业行为会呈现出以下特征:由于供给总量小于需求总量,作为卖方企业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由于面对需求很大的巾场,卖方企业往往对质量、品种、供货条件等信息反应微弱,而受到重视的信息是与增加产出数量有关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投入量;相反,作为买方的企业则要经受等待、排队的磨难甚至必须根据市场的供给情况去修正自己的购买意愿。同时由于作为买方的企业面对的是供货紧张的市场,所以,无法货比三家,不能很从容地进行筛选,在这种条件下,他们惟一能采取的措施就是抢先购买。因此,买方企业具有对价格信息反应程度低而对供货数量信息反应程度强的行为特征。可以说,在卖方市场态势下,外部市场压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刺激和催化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弱化了。因为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就会被等待已久的买主(客户)提走,不存在销不出的后顾之忧,陈旧技术工艺即使不改进也能安然无恙地生存下去。所以,卖方市场态势是造成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压力双重弱化的重要原因。
那么什么是市场结构呢?市场结构就是市场的组合方式。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分布、产品的性质以及企业间的竞争关系等是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现代经济学通常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具有这样的特点:市场上有众多企业,而且企业一般都比较分散,企业生产的产品同质或极其相似,同时每一个企业都不能控制市场、左右价格;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是:一个企业高度集中,该企业的产品是市场上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特殊产品,该企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市场、决定价格;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是:市场上有较多企业,并且企业的产品间存在差别,但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市场和价格;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是:市场上企业很少,集中度高,产品有一定差别或同质,能在较大程度上控制市场和价格。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分布,产品性质和企业市场地位等不同,从而企业在产量和价格决定、供给与需求、竞争策略与交易方式、进入与退出,以及追求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动机、途径诸方面也存在很大的行为差异。
对企业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市场环境因素就是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的发育程度较好,市场信号就能很好地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市场规则可以健全通行,企业行为就正常有序。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则市场信号不能灵敏地反映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规则不能健全通行,可能造成市场竞争不足与过度并存等,最终导致企业行为的扭曲和混乱。
- (二)所有制结构
如果我们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企业行为这一概念,就会发现企业行为的发生要受到利益及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权力、信息等三个基本因素的制约。企业不是一个利益单体,而是由不同的当事人组成的,并形成了各个不同的层次。虽然这些层次之间的利益有一致的方面,但又不完全相同。企业从事某项活动总是出于一定的目的,或为了满足一定的利益,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职工收人,提高企业盈利等等。企业要发生行为,要有一定的利益动机,缺少这一动力机制,企业对外部信号就不会做出或不愿做出反应。决定企业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就是这些不尽相同、有所摩擦的利益多元集合、定向形成的;主导利益的方向和强度决定于多元利益的差异程度及结合方式。另外,要对外部信号做出反应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权力,否则,即便企业愿意有所作为,也可能由于缺乏权力而无法实现。实际上,所有者的权力是企业主导权力,但是,由于在现代企业内部所有权的多元性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非所有者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行为。如果利益因素和权力因素都使企业愿意有所作为,这时信息因素成为决定企业如何行动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在满足利益与权力因素的条件下,企业能否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反应速度如何完全取决于能否得到事件变动的信;息以及信息接收的速度。在这里把制约企业行为的因素抽象为三个基本因素,而这三个基本因素却取决于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内部结构是指一定形式的所有制内部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相互的利益和权力的关系。任何企业无论是个体家庭企业,还是古典资本家所有制企业,还是现代股份公司,虽然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合一程度不同,但都由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三个经济主体所组成。个体家庭企业是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者合一;而古典资本家所有制企业,资本家一身兼三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掌握经营大计决策权的“董事”,也是从事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经理,或至少一身二任——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即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一,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对立,资本家在企业中居支配地位,资本家以及企业的动机和追求是利润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本增值和资产收益的增加,由此决定了企业的行为。而现代股份公司,则是三元主体的彻底分离。经理在企业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经理目标在企业目标中的成分越来越多,企业行为有所变化,企业权力已经转入经理手中,经理以“增长”为第一目标,而把获得最低限度利润作为实现目标的战略手段,故企业目标不再是利润最大化。这三种不同的经济主体的利益指向和权力形式已经不同了。所有者的行为动机是利润的增加和财产的增值,而所有者地位赋予了他决定企业经营大政方针的权力。所以,所有者的利益和权力的合成在决定企业行为的主导利益和主导权力中起着主要的作用。经营者的行为动机是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由此而带来的薪水的增加,而所有者把日常管理权交给了经营者,所以,企业经营者阶层的利益和权力对企业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劳动者的行为动机是工资增加,这是一个制约所有者利润增加的因素。同时,现代社会劳动者可以用某些形式左右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力,所以劳动者的利益和权力也是制约企业行为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企业的行为也有所不同。在个体家庭企业中,企业以盈利增加和资本增值作为它的行为目标;在古典资本家所有制企业中,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及劳动者三者存在利润目标和工资目标的冲突;在现代股份公司中,经理目标的出现开始影响企业行为。由此可见,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导致利益结构的差异,出现了各经济主体支配地位的变化,影响着企业目标的方向,决定着不同的企业行为。毫尤疑问,所有制结构是企业行为的一个制约因素。
- (三)企业规模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是规模巨大的企业与小企业共存于同一市场体系之中,市场关系和市场结构已不是亚当·斯密时代的由“看不见的手”控制的完全竞争市场,而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或垄断竞争市场。不同规模的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市场行为是极不相同的。那么,什么是企业规模呢?企业规模就是指劳动者、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中的集中程度。实际上,企业规模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根据规模经济的原则,一般来说,大规模生产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增加生产要素投人量会带来产量超比例增加,生产规模经济。但企业规模也不宜过大,因为规模超过一定限度,也会导致单位产品成本上升,出现所谓“效果衰减”现象,从而产生规模不经济。然而,企业的规模大小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一个市场上总是有大小不一的企业存在的。在社会经济史上,不同规模企业的财产关系,隶属关系及所处的经济体制环境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必然会导致企业行为的差别。与小企业相比,大企业有着优越的市场地位。这是因为大企业能够控制供给,能够控制价格。大企业拥有规模和技术上的优势,产品供给在本部门本行业中往往占很大比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很高,在决定市场结构和供求态势方面处于明显的支配地位和垄断地位。另外,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和资金技术方面的特点造成进入壁垒使该行业中少数大企业处于垄断地位,这类企业产品供给的价格弹性比较小,在价格上升时,供给受到资源和再生产周期的时间制约不能很快增加。市场价格机制在调节这类企业投入产出方面是受到限制的。也就是说,大企业对市场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弱,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市场机制对其生产的调节功能部分地失灵。与此相反,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小,它们提供的产品量在该种商品总供给中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小企业不能独立构成左右供求态势的市场力量;而且小企业不能控制市场价格,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相应地,小企业对市场价格的反应最为灵敏,在竞争市场上,小企业产出的供给弹性很高,当市场价格上升时,增大产出意味着边际收益的增加,从而可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小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去调整投入产出规模,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来确定产量,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小企业在垄断竞争市场上是垄断价格的服从者,并根据垄断价格来调整自己的经营规模。
- (四)政府行为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直接影响企业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方式因企业的形式不同而不同:①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的干预有这样几种:如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传统体制下政府对企业进行直接干预的形式就是国家直接经营企业,拥有企业的投入、组合、产出的决策。这样,企业必然在追求政府机关偏好的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的前提下追求企业自身的利益目标,并由此决定着企业的行为方式是行政化的。还有一种方式是:政府通过财政、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实现对企业的调节。政府目标主要是通过利率诱导影响企业而得到实现的。这时企业目标由企业内在决定,企业的行为方式也是市场化的,而政府目标只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途径。同时,政府对企业的预算约束硬度也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硬的预算约束意味着企业的财产边界是明晰的,企业行为具有了财产约束,企业就会以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取舍决策,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调节。软的预算约束意味着企业的财产边界是不清晰的、模糊的,企业的盈余可能被政府无偿占有,企业的亏损可以通过国家财政、信贷手段给予弥补,企业的生存发展不直接取决于企业自身经营成果。这样的结果使企业的行为必然是非规范化的,甚至是短期化的。②政府对非国有企业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财政、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实现对企业的调节。政府目标主要是通过利率诱导影响企业而得到实现的。这意味着非国有企业的企业行为更多的是由企业自身自主决定的。
4.企业行为的税种[2]
主要有: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证券交易税
5.现代企业的行为[3]
现代企业的行为是指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在一定经营目标支配下,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现实反应,包括生产行为、分配行为、企业金融行为、企业重组与并购行为和企业创新行为等五方面。现代企业的行为构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
- (一)企业生产行为
现代企业的生产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按照投入产出相抵收益最大的原则,对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品产出进行决策的行为。它主要涉及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短期最优产出决策和长期最优产出决策三个方面的内容。
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指的是在成本约束条件下,企业所做出的与实现产量最大化生产要素组合相关的决策行为。生产要素组合有两种基本实现形式:一是固定比例组合,就是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之问不能相互替代的情形。这种固定的比例关系通常是由生产的技术条件决定的,其经济上的最优组合也就是技术上的最优组合;二是可变比例组合,即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可以按某种方式相互替代的情形。此时,生产要素组合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组合的产量成为制约生产要素最佳组合能否实现的两个决定因素,即要使生产要素的价格最低和与生产要素组合对应的边际产量最高。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情况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因此,任意两种生产要素边际产量之比(技术替代率)等于这两种生产要素价格之比时生产要素组合达到最优配置。
短期最优产出决策指的是与企业短期内的最优产出相关的选择行为。短期最优产出则是指在固定投入一定的条件下,能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经济学上短期和长期的内涵除了包含时间因素之外,还与牛产的技术条件相关。短期是指来不及变更固定投入的时间限度;长期则是指同定投入可以变动的时间限度,由于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技术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其变更固定投入所需的时间长短有很大差别。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可知,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在短期内可以实现最优产出。不过,这只是企业实现短期最优产出的一个必要条件,产品价格大于平均成本才能保证企业盈利。
长期最优产出决策指的是与企业长期内的最优产出相关的选择行为。企业长期最优产出则是指企业可以变动固定投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经营规模。内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不经济的交叉点决定长期最优产出产量。内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后引起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情况;内部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后引起成本增加、收益减少的情况。那么,企业规模扩大后哪些因素会影响内部规模经济呢?概括起来有:分工细化引起的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管理人员数量减少引起的管理费用下降,高效率设备和班次增加引起的设备利用率的提高,产品种类增加引起的营业收入上升,产品质量提高,以及由大批量采购和销售便利引起的交易费用的降低等。同样,企业规模扩大后影响内部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因素是:管理不善造成的生产效率下降,内部组织成本的增加,人际关系复杂化引起的内耗增加,质量管理难度加大导致的质量下降,营销机构增设增加的交易费用等。导致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因素在企业规模变化时会同时发生作用,其规律性是企业最优产出决定时要着重考虑的。通常而言,初始阶段影响内部规模经济的那些因素的作用明显,而影响内部规模不经济的因素作用不明显;在规模继续扩大时,二者的作用更加趋近并可能发生逆转。
- (二)企业分配行为
工资性收入分配和利润分配构成现代企业的分配行为。工资性收入分配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作为劳动力生产要素支出进入成本,而利润分配发生在生产经营过程结束之后,是对企业盈利进行的分配。企业盈利分配与个人分配的区别就在于它涉及在国家、企业所有者、作为法人的企业及职工等多个经济主体之问进行的利益分割。
1.企业对国家的纳税行为
按照统一的国家税法纳税是所有企业法人的义务。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税收主要有三类:一是收益税类(流转税),如增值税。这类税收是按照一定税率,以企业收益为计税基数计算的税收,特点是无论企业盈利与否,只要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缴纳税金。二是所得税类。这类税收是按照一定税率,以企业利润为计税基数计算的税收,其特点是只有企业在盈利条件下,才必须缴税。三是其他税收,如资源占用税、专项基金税等。
2.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
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发生在现代企业完成国家规定的税收之后。税后利润分配发生在企业所有者和职工(包括经营者)之间。首先,企业出资人要从税后利润中实现所有者权益。如果所有者是国家,那么它就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利润分配,是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而获得利润;其次是在企业职工中进行利润分配。职工获得作为职工公共消费支出的集体福利基金,这时分配的集体福利基金与职工的工资、津贴不同,工资和津贴在经营期间已经作为要素成本计入总成本。最后剩余的利润则形成企业的生产发展基金,用于企业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 (三)企业金融行为
广义上的金融行为指的是经济主体与资金融通相关的活动,这里的经济主体既可以是金融机构,也可以是工商企业。企业金融行为指的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的资金筹集、资金运用等活动。企业金融行为是企业财务金融化的产物,其原因在于现代市场经济是货币化的经济形态,金融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金融活动引导着商品的交换和生产要素的配置,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和速度。现代企业的财务活动逐步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与金融市场交融在一起,这与企业组织形式和金融市场的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企业金融与企业财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企业金融与企业的资金筹集、资金运用相关,而企业财务是企业对资金流动的管理活动,与企业资金的收支活动相关,其主要任务是按财务计划有效地组织企业资金的流转。二者的相关之处就是都围绕资金运营展开。那么,企业金融与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有哪些异同呢?金融机构是以聚集、贷放社会闲散资金为工作目标,服务于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运行,以运营资金、获取利差为目的的货币资金中介机构;企业金融则是为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服务的,为了自身的再生产或商业活动而筹集资金,它的资金运用不是为了生息,而是谋求更高的收益。现代企业金融行为与专业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存在互补性,企业金融构成现代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金融行为的职能主要包括从事财务分析、预测、计划和预算,进行与资金筹集和使用相关的金融决策,开展金融行为控制和金融行为监督,参与金融市场,防范资金风险等。
现代企业的金融行为主要分为企业融资行为和企业投资行为两类。
1.企业融资行为
企业融资行为是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经营策略与发展需要,经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通过一定的渠道,采用一定的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外部资金供给者筹集资金,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经济行为。通过融资行为,企业在资金短缺时,以最小的代价筹措到适当期限、适当额度的资金;资金盈余时,以最低的风险、适当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实现资金供求的平衡。
企业融资的方式按照有无金融中介分为两种:直接融资和问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不经过任何金融中介机构,而由资金短缺的单位直接与资金盈余的单位协商进行借贷的行为,或通过有价证券及合资等方式进行的资金融通,如企业债券、股票、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内部融资等;问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为媒介进行融资的行为,如银行信贷、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委托贷款、融资租赁、项目融资贷款等。直接融资方式的优点是资金流动比较迅速,成本低,受法律限制少;缺点是对交易双方筹资与投资技能要求高,而且有的要求双方会面才能成交。间接融资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实现多元化负债。但直接融资又是发展现代化大企业、筹措资金必不可少的手段,故两种融资方式不’能偏废。企业融资的过程就是资金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且还会促使资金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的流动。
2.企业投资行为
企业投资行为是企业以自有的资本投入,承担相应的风险,以期合法地取得更多的资产或权益的一种经济行为。企业投资行为可作如下分类:①按投资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可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把资金投放于生产经营环节中,以期获取利益的投资。在非金融性企业中,直接投资所占比重较大;间接投资又称证券投资,是把资金投放于证券等金融性资产,以期获取股利或利息收入的投资。②按投资回收时间的长短,可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是准备在一年以内收回的投资,主要包括对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有价证券等的投资;长期投资是一年以上才能收回的投资,主要包括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能够形成生产能力的物质技术基础的投资,也包括对无形资产和长期有价证券的投资。③按投资的方向和范围,可划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是把资金投放在企业内部,购置各种生产经营用资产的投资;对外投资是指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④按照投资对象的形态,可以划分为金融资产投资和实物投资。金融资产投资是企业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行为;实物资产投资又分为扩大经营规模的生产性投资及非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又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非固定资产投资。现代企业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所选定投资项目的盈利性,二是在若干项目中对最佳方案的筛选。
- (四)企业重组与并购行为
企业重组行为是对企业的资金、资产、劳动力、技术、管理等要素进行重新配置,构建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企业在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的经营活动。企业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是企业的基本功能。在外部竞争Et益加剧的情况下,由企业重组来实现企业要素的再组合就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重组行为主要包括兼并、合并与收购三类:①兼并是一个企业通过购买等有偿方式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失去法人资格或虽保留法人资格但变更投资主体的一种行为。②合并是两个或更多企业组合在一起,原有所有企业都不以法律实体形式存在,而建立一个新企业的行为。企业合并可分为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两种。一个企业吸收其他企业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企业解散并取消法人资格,吸收方存续;两个以上企业合并设立一个新的企业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取消原法人资格。③收购是一个企业以购买另一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票或资产的方式获取对该企业的控制权的行为。收购的目标是获得对方企业的控制权,对方企业的法人地位并不消失。收购的对象一般分为两种:股权和资产。其区别在于收购股权为购买一家企业的股份,同时承担相应的债务,收购方将成为被收购方的股东;收购资产仅为一种资产买卖行为,收购方并未获得被收购方的股份,因而不用承担起债务。
企业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致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的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活动。企业并购从行业角度划分,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种方式:①横向并购。横向并购是指同属于一个产业或行业,或产品处于同一市场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横向并购可以扩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消除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②纵向并购。纵向并购是指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紧密相关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纵向并购可以加速生产流程,节约运输、仓储等费用。③混合并购。混合并购是指生产和经营彼此没有关联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混合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分散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按企业并购的实现方式划分,并购可主要分为以下五种方式:①用现金购买资产。这一方式是并购企业使用现款购买目标企业绝大部分资产或全部资产,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②用现金购买股票。这一方式是并购企业以现金购买目标企业的大部分或全部股票,以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控制。③以股票购买资产。这一方式是并购企业向目标企业发行并购企业自己的股票以交换目标企业的大部分或全部资产。④用股票交换股票。此种并购方式又称“换股”。一般是并购企业直接向目标企业的股东发行股票以交换目标企业的大部分或全部股票,通常要达到控股的股数。通过这种形式并购,目标企业往往会成为并购企业的子公司。⑤债权转股权方式。债权转股权式企业并购是指最大债权人在企业无力归还债务时,将债权转为投资,从而取得企业的控制权。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控制的企业大部分为债转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阶段性持股,并最终将持有的股权转让变现。
从并购企业的行为来划分,可以分为善意并购和恶意并购。①善意并购主要通过双方友好协商,互相配合,制定并购协议。②恶意并购是指并购企业秘密收购目标企业股票等,最后使目标企业不得不接受出售条件,从而实现控制权的转移。
企业重组行为和企业并购行为涉及的都是企业产权关系的变动,但它们所指向的侧重点则有所不同:企业重组侧重于由各项生产要素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资产关系的变化,通过实业资本、金融资本、产权资本和无形资本的重新组合,实现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高企业的总体质量,最终建立起在市场中具有强势地位的资产组织体系,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资产重组后,企业所占有的资产形态和数量通常会发生改变;而企业并购则侧重于企业股权、控制权的转移和变动。对于企业来说,即使企业的控股权发生了变化,只要不发生资产的注入或剥离,其所拥有的资产总量并未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企业的所有权结构而已。在现实的经济活动当中,企业重组与企业并购常常是交互发生的,先收购后重组,或先重组、再并购、再重组在资本运作中是经常发生的,这些行为之问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重组和企业并购都是服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和适应竞争需要的市场化的产权交易行为。
- (五)企业创新行为
企业创新行为是企业通过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质量、引进新技术或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一种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方式而获得超额利润、赢得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企业创新行为可以概括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种类型。技术创新是运用新技术以开发新资源、创造新产品为内容的活动,它与技术变革有密切关系,但也不仅仅限于技术变革本身。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来源就是依赖于技术改变的结果,技术创新强调技术变革的商业价值的实现;制度创新是对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它包括企业制度、企业组织方式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创新。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是由适应技术变化而发生的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引起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要推动者都是企业家,而不是工程技术人员。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范畴,一个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同时开展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并使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否则,只有技术创新没有制度创新,就会使技术创新出现“闭锁”效应;只有制度创新而没有技术创新,又会使制度创新的意义无法彰显。激励现代企业不断创新的动力是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企业在进行创新之前需要对创新带来的创新成本和创新收益进行权衡和对比,尤其是要获得超额利润往往需要巨额创新成本投入。技术创新的成本和收益还与创新周期联系在一起。它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发明阶段,即开发或购买新技术阶段,这一阶段构思或引进对生产活动有用的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以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这一阶段往往只有成本而没有收益。二是成熟阶段,即新技术应用于批量生产阶段。由于这时没有竞争对手,创新收益大大超过生产成本,它不仅可以弥补初始阶段支付的创新成本,而且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创新利润。三是扩散阶段,这时由于创新技术的扩散效应,更多的竞争者的纷纷仿效致使企业自身的超额利润逐渐消失,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优势逐渐消失,创新技术随之成为一般技术。技术创新在企业中更多的体现为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对于现代企业而言,新的创新行为要不断地发生。技术创新需要企业先期支付巨大的创新成本,使创新成为一种风险很大的经营活动。而且技术创新所具有的显著特点就是非独占性,技术创新容易被效仿,这会削弱创新企业的积极性。为了鼓励技术创新和保护创新积极性,避免创新衰退的过早到来,人们设计了专利保护、技术有偿转让、商标注册等制度。但是,这种保护也不能过度,过度保护会阻止新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社会的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可以通过变革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以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来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在企业当中更多的体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只是制度创新较难像技术创新那样在事前进行周密的成本收益核算和实施有效的制度保护,但是,企业的制度创新更具有基础性作用。
6.判断企业行为合理的标准
判断企业行为合理的标准,是在平等竞争条件下,实现企业利润,增加积累,扩大再生产,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凡是符合这一标准的,为合理的、正常的企业行为;违背这一标准的,为不合理、不正常的企业行为。从盈利与否来划分,有盈利性企业行为和非盈利性企业行为。盈利性企业行为表现为生产、流通或服务方面的行为;非盈利性企业行为表现为保护资源、防止污染的活动,社会管理与协调关系方面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