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1.经济学的起源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在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观点是:政治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三位一体,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说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科曾经认为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
2.经济学分类
-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宏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 从历史发展来看:家庭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 从经济的主体来看:政府经济(又称公共经济或公共部门经济)、非政府经济(包括企业经济等)。
3.经济学研究对象[1]
由于经济思想和学说受社会、历史、阶级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必然随着历史时代的更迭而发生变化。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其研究对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8种。
1 财富说。
财富说是一种年代最早、历史最长,持有人数最多的经济学对象理论。^A古希腊罗马学者的经济思想.到新古典经济学以前的多数经济学家都有这种对象理论。古希腊罗马的思想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通篇都是研究家庭财富及其增长问胚。重商主义者对研究财富的热情,超过了他们的先辈。他们以财富为中心研究了财富的形式(金银)、产生(流通领域)和增长途径(开采金银和对外贸易)等问题。
古典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也多为财富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著作中,把如何增加国家税收,如何增加国家财富作为研究对象,在他的(赋税论)中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是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以及财富增长之道的。大卫-李嘉图遵循斯密的财富对象理论,但特别重视财富的分配问题,他把财富的分配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也指出,政治经挤学是“阐明财富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科学。据此,他把政治经济学分成生产、分配和消费三大部分加以论述,创立了三分法。詹姆士·穆勒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纲要)中,继承和发挥了萨伊的三分法,提出了四分法对象论,即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研究财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般原理。
2、历史或制度说。
十九世纪德国历史学派作为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反对者,在经济研究中始终将历史放到极端重要的地位,并且坚持以民族国家为中心来建立经崭学。十九世纪初亚当·穆勒认为,政治经济学有两重目的:既求个人利益的极大满足,又使整个民族大家庭得以加强,并且后者是主要的。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提出了国家经济学与世界主义经济学相对立。他认为国家经济学是代表经济落后国家利益的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落后国家的富强之道。世界主义经济学是代表经济上先进国家的利益的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经济。历史学派创始人罗雪尔指出,国民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是一门论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诸规律的科学,经济学应与法律、国家、宗教等学科密切相关,并以他们为基础。希尔德布兰德声称,经济学应该产生一种文化史的经济史,并与历史的其他分支和统计学密切相关。新历史学派代表施穆勒进一步区分了国民经济学和国家经济学,认为国民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国家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的组织结构及其经济职能。美国制度学派把制度当作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动力,并以注重制度研究为根本特征。美国制度学者凡勃仑认为,经济学应该研究制度的起源、演变对相应社会经济关系的作用。康芒斯则直接把自己的著作取名为(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经济学是一种关于集体行动(风俗、家庭、公司、国家等)在控制个人行动方面所起的作用的理论。
3、人的欲望及其满足说。
西斯蒙第和罗雪尔都曾提到过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但他们所讲的人的概念比较含糊。
主观经济学派的先驱者马斯夏在(经济和谐)中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并解释说,“欲望、努力、满足,这就是经济观点中的人”。奥地利的门格尔则明确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他把经济学分为应用经济学、历史统计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他在(国民经济学原理>中指出,理论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为满足其欲望而展开其预筹活动的条件。庞巴维克和维塞尔依然都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杰文斯也指出,经济学为人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
4、人与财富综合说。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是财富科学的说法遭到异议,研究人的定义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况下,综合了各种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经济学一方面是一种研究财富的科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研究人的学科的一部分。
5、人类选择行为说。
1932年,罗宾斯总结许多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学概念的共同实质,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与意义>中,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 门研究目的与具有可供选择的用途的稀少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科学”。这就说明了,经济学的产生就在于人类无尽的欲望与物品稀少性的矛盾。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中,也更为明确地显示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选择的科学。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也写道,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的科学。
6、宏观经济行为说。
宏观经济行为说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凯恩斯革命以前的经济学多是分析微观经济行为.如研究单个消费品、个别市场或个别企业、个别行业的经济行为,多属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而凯恩斯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从微观经济行为分析转向宏观经济行为分析凯恩斯强调的是国民收入、总就业、总需求、总供给等总量研究,着重强调的“是整个经济体系,如何使该体系中之全部资源达到最适度就业”。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7、微观经济行为与宏观研究合流说。
为弥补凯恩斯经济学只着重宏观经济分析,忽视微观经济分析的缺陷,当代一些经济学家,把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结台起来。他们以稀缺法则为起点.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微观经济学以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因为资源是稀缺的.要对稀缺的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以资源利用为研究对象,因为在资源配置中会有资源的不台理利用,出现资源闲置或浪费问题,对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就需要国家干预。而资源配置和利用又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模式和方式,这就涉及到经济体制问题。当代不少经济学者主张建立混合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既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自由市场经济,又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宏观控制的经济。综上所述,经济学的定义应该是研究在一定经济体制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该定义涉及四个问题:一是稀缺资源,这是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和研究的出发点;二是资源配置,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是资源利用,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四是经济体制,因为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涉及到经济体制问题。
8、广义对象说。
广义对象论有两种观点:(1)横向分析法。该观点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理论、经济问题、经济政策的科学。它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经济理论、经济问题、经济政策三个方面。(2)纵横分析法。该观点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六个方面,即渊源、流派、理论、方法、问题、政策。
4.我国经济学研究对象[1]
1、生产关系说。
我国的政治经济学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其研究对象为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资本主义部分以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为基本内容,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社会主义部分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带有资本主义部分模拟、政策汇编的痕迹。
2、生产力说。
我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对象应放在研究生产力上。经济学家熊映悟教授在(生产力经济学>中认为.自有阶级社会以来,劳动阶级有两大特征:一是政治上无权;二是经济上贫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做了国家的主人,已经解决了政治上无权问题,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上的贫困和落后,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发展生产力。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是生产力及其规律。
3、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混合说。
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孤立的,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力也必须联系生产关系,不过在经济学的不同部分,其侧重点不同。资本主义部分侧重于研究生产关系,社会主义部分侧重于研究生产力。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在我国陆续出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书。这些书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原因、途径、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市场规律等。
5、中西结合说。
这是一种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溶为一体的对象理论。该观点认为,所谓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分是不敢恭维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于西方,没有西方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便不会产生;另一方面,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人类社会共创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有吸收当代优秀的经济理论.才能丰富和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的经济学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概括当今人类优秀的经济理论成果,综合出一门新的基础理论经济学来。
6、“中特”说。
“中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是革命的经济学,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当今中国改革的经济学、建设的经济学。因此,中国的经济学要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研究对象。
5.经济学学科分支
JEL分类系统
JEL分类系统,是美国经济学会《经济文献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所创立的对经济学文献的主题分类系统,并被现代西方经济学界广泛采用。该分类方法主要采用开头的一个英文字母与随后的两位阿拉伯数字一起对经济学各部类进行“辞书式”编码分类。
例如,C71为“C:数理和数量方法”类中,“C7博弈论与讨价还价理论”中的有关“C71:合作博弈”的内容。
A: 经济学总论和教学 (General Economics and Teaching)
B: 经济学思想流派和方法论 (Schools of Economic Thought and Methodology)
C: 数理和数量方法 (Mathematical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D: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E: 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and Monetary Economics)
F: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 金融经济学 (Financial Economics)
H: 公共经济学 (Public Economics)
I: 卫生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J: 劳动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 (Labour and Demographic Economics)
K: 法律和经济学 (Law and Economics)
L: 产业组织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 企业管理和商务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Business Economics; Marketing; Accounting)
N: 经济史(Economic History)
O: 经济发展,技术变迁和增长 (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Growth)
P: 经济系统 (Economic Systems)
Q: 农业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 (Agri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R: 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Urban, Rural and Regional Economics)
Z: 其他专题 (Other Special Topics)
以上所列为对开头字母的一级部门分类,具体的细致分类请参照外部链接中有关美国经济学会《经济文献杂志》分类系[1]的连接。
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个体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总体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经济学方法
经济学史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社会主义部分
6.经济学学派列表
- 重农学派
- 李嘉图学派
- 马歇尔学派 - 新古典学派 - 新剑桥学派 - 凯恩斯学派 - 新凯恩斯学派
- 德国历史学派
- 奥地利学派 - 新奥地利学派 - 货币学派
- 供给学派 - 供给面学派
- 一般均衡学派
- 芝加哥学派
- 公共选择学派
- 美国制度学派 - 新制度学派
7.经济学家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 克拉克经济学奖获得者
- 经济学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