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绩效
1.什么是物流绩效[1]
企业物流绩效是指在一定的经营期间内企业的物流经营效益和经营者的物流业绩, 就是企业根据客户要求在组织物流运作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所创造的物流价值的对比关系。
2.物流绩效衡量指标[2]
物流控制的目标是跟踪作业计划与实绩之差,以识别提高效率和效益的机会。尽管传统的物流衡量在功能领域仍有应用前景,但在今日的竞争环境中,有一个方向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个方向是考虑完成客户订单所需的总成本,从而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和评估代价互换。物流绩效衡量主要分成内部绩效衡量指标、外部绩效衡量指标和绩效衡量指标。内部绩效衡量着重将活动和过程同以前的作业和目标比较。由于管理信息来源比较容易理解和便于收集,所以常被使用。
内部绩效衡量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所有服务客户的活动上,对改进绩效,激励和酬报雇员都是必要的。但这是展示内部过程的效率,并不是很好,特别是从客户的观点来考察外部过程效果。所以必须考虑外部绩效衡量指标。
3.影响企业物流绩效的外部要素分析[3]
1.影响企业物流绩效的外部要素框架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发展传统的假定资源要素不可流动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国际竞争力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是由资源、相关产业、需求、企业和产业战略四个主导要素和机遇、政府两个辅助要素共同决定的。我们运用竞争优势的要素划分方法,影响企业物流绩效的外部要素主要就是物流资源、物流产业、物流市场需求、政府四个方面,并由此构建了基本的影响框架(见下图)。物流市场需求包含需求量、需求结构与需求变化趋势所产生的导向信息; 物流资源包含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人才、物流服务管理所决定的运作能力;物流产业的竞争程度、发展能力以及相关产业支持的基础条件;政府相关法规与政策、宏观管理体制与调控能力的制导作用;四者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影响企业物流绩效的外部环境。
对影响企业物流绩效的外部要素需要进行价值评估,进行tfr值分类、竞争权衡,确定优势资源,共享优势资源,创造更大的物流绩效。为此,可以通过价值、吸引力、持久力的评价来完成物流绩效的整体评价。tfr值的评价就是企业物流资源与物流需求匹配的程度和形成的竞争优势; 吸引力是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企业资源力量,包括资源的独特性、传递方式和转移效用;持久力是政府的政策环境与企业优势资源积蓄和提高的速度、等级,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影响企业物流绩效外部要素的不确定性分析
由要素简单与复杂的程度和要素稳定与不稳定程度两个特性组成四种影响状况,形成了一个评估外部要素不确定性的框架。于是,就可以从四种影响状况来评估外部要素的不确定性:简单一稳定状况;复杂一稳定状况;简单一不稳定状况;复杂一不稳定状况。根据罗宾斯在199o年提出的内部战略和外部战略的基本思想进行分析:从内部战略思考,需要重新定位,建立弹性组织,进行外部要素影响监测;从外部战略思考, 需要创立品牌, 强化法律意识,建立产业联盟。
4.企业物流绩效外部要素的评价原则[3]
1.平衡评价原则
首先是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平衡。主要包括外部评价指标和内部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 成果评价指标与行为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 客观评价指标与主观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 直接评价指标与间接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期评价指标与短期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 有形资产评价指标与无形资产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
其次是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组织体系与评价方法体系三者之间的平衡。对物流绩效的评价, 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而且还需要建立与之相互协调的能正确理解和应用指标体系的评价组织体系,也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体系。最后,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多个群体利益的协调、平衡和兼顾。为了建立起企业物流运作体系和各环节各部门各个员212的激励机制, 并建立起企业与供应商、顾客等外部利益群体的利益分享机制, 需要对企业物流绩效进行多角度评价的平衡和有机协调。
2. 战略评价原则
传统的评价系统是由成本和财务模式驱动的, 是围绕财务评价和财务目标建立起来的。对影响企业物流绩效的外部要素进行评价, 必须从企业物流发展战略高度建立物流绩效的评价系统,必须坚持评价的战略原则。
评价系统必须紧紧围绕企业战略需要, 通过战略、任务和决策转化为具体的、系统的、可操作的指标,从而形成集评价和激励、传播和沟通、团结和学习的多功能的战略管理系统。必须根据影响企业物流绩效的外部重要战略要素的变化, 及时调整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注重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组织体系和评价方法体系的战略发展,明确战略重点,实施战略管理,确保物流绩效评价产生战略价值。
3. 目标评价原则
企业根据发展战略需要,围绕有效提升企业物流绩效,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依据具体的目标要求实施物流绩效的管理。企业物流绩效的目标首先表现为追踪现行物流系统绩效并不断与以往物流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就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的要素分析向管理者提供绩效评估报告。其次就是依据物流系统的标准化体系进行实时控制,追踪现行物流系统运作绩效,改进物流运作程序,及时调整运作方式。最后,就是通过物流绩效评估来评价物流组织和物流人员的工作绩效。实现更优化物流运作效率。
5.影响企业物流绩效外部要素评价管理策略[3]
1. 把握评价管理原则
企业物流绩效管理就是通过强化企业物流绩效的行为和行为过程来提升物流绩效,即在物流运作全过程中对物流绩效的产生、形成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企业进行物流绩效管理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1.1 追求物流绩效与满足物流需求的统一
企业物流绩效是在满足物流需求的前提下产生的。物流需求是现代企业从事物流服务的基础,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现代企业的物流绩效。必须通过现代企业的物流服务才能满足双方通过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一种伙伴关系,并实现利益的“双赢”。
1.2 近期物流绩效与远期物流绩效的统一
企业不仅要重视近期的物流绩效。更要重视长远的物流绩效。物流技术设备的采用需要一次投入相当的资源,而作用是渐进的和长期的。另外,现代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的是一种长期的、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伙伴关系, 需要现代企业将近期物流绩效与远期物流绩效的有机地统一。
1.3 物流绩效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现代企业的物流活动,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更要考虑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现代企业在物流活动中,要充分考虑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实现物流绩效与国家法规、产业政策的统一,实现物流绩效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企业物流绩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一个物流绩效及行为的结束, 是另一个物流绩效及行为的开始。企业物流绩效过程管理的核心就在于科学建立绩效计划、绩效组织、绩效评价与绩效激励构成的循环管理体系。
为了准确掌握影响企业物流绩效的外部要素. 需要建立科学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由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系统、物流绩效评价组织系统和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系统三个部分构成。
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系统, 主要包含物流需求评价指标,物流资源评价指标,物流产业发展评价指标和物流政策与政府管理评价指标。
物流绩效评价组织系统主要是评价过程的科学组织,包括评价原则、评价人员、评价时间、评价目标以及评价过程控制等。
3. 采取合理评价方法
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系统就是借助现有数学模型如借助实体驱动模型进行物流绩效评价指标要素的分析并确定各要素对物流绩效的影响力度的排序;借助非差异性网络定价基本模型进行物流绩效评价指标要素的比较和优化研究;借助供应链成本仿真分析模型进行物流成本与物流绩效的综合分析; 或者依据企业跨区域发展物流绩效评价的实际需要重新建立数量分析模型,并结合科学的定性分析方法,形成一个完善的由多个数学模型构成的评价方法系统。主要有:
3.1 金方位绩效看板评价方法
将绩效评价确定为一套完整的管理过程, 把企业的策略目的变成有条理的绩效评价方式。主要有五个步骤:预备、访问记录、研讨会、完成、改进。
3.2 顾客定位、员工驱动、数据为基础的原则绩效评价方法
确定各环节原则、进行设计、质量和工作改进、人力资源整合、控制、能力、市场。
3.3 综合平衡记分卡方法(BSC)
平衡记分法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的教授罗勃特·卡普兰创立。平衡记分法的优点是强调了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的紧密关系, 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指标框架体系。综合平衡记分卡方法包括: 学习与成长性;内部管理性;客户价值;财务。认为四个要素具有内在关系:学习与成长解决企业长期生命力的问题,是提高企业内部战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的基础; 企业通过管理能力的提高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 客户的满意导致企业良好的财务效益。认为财务性指标是结果性指标,而非财务性指标是决定结果性指标的驱动指标,强调指标的确定必须包含财务性和非财务性,强调对非财务性指标的管理。
3.4 标杆瞄准评价方法
确定行业内物流服务绩效的标杆进行评价
3.5 关键业绩指标评价法
关键业绩指标评价法的精髓, 是指出企业服务业绩指标的设置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挂钩, 其关键两字的含义即是指在某一阶段一个企业战略上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则相应地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设计管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