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会计
1.商业银行会计概述
商业银行会计作为会计体系中的一个独立分支,也是金融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银行学为理论基础,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财务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分析和考核的一门专业会计。它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三项内容。
2.商业银行会计的特点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主要经营对象,业务广泛、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由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特点和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商业银行会计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行业会计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
1、核算内容的广泛性、社会性
商业银行会计从核算内容上看,它既核算对内业务,又核算对外业务,并以对外业务为核算主体,使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综合性和客观性。
商业银行会计一方面核算商业银行本身的业务活动。核算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变化,对商业银行自身的财务收支以及经营成果也进行综合的反映和监督。同时由于商业银行的大部分业务活动,是由国民经济部门、各企业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会计还要核算、反映和监督各部门各企业各单位的资产活动情况。因此,商业银行会计的核算对象及其广泛,具有综合性、社会性的特征,并且要以宏观经济活动为核算的主体,以发挥商业银行会计固有的对客观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的特殊功能。
2、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的统一性
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货币,各项业务的结果大部分是伙伴资金的增减活动。商业银行会计部门出于活动的第一线,在处理各项业务的同时,必须对业务在会计凭证和账簿上进行核算和反映。这样,即处理了业务,又进行了会计核算,因此,商业银行的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具有统一性。
3、服务的综合性
商业银行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的各项业务活动都延伸到生产和流通的各个领域,与社会再生产有密切的联系。各企业和单位的资金收付与往来都要通过在银行开立的账户进行结算。每个银行虽然只反映某个单位或部门的经济活动情况,但是通过会计报表的逐级汇总,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一个省市乃至全国的经济情况,因而商业银行会计亦可以称之为“社会总会计”。人民银行可以通过个商业银行会计报表汇报的资料了解全社会的总储蓄和总贷款的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从上述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服务具有综合性。
4、提供信息的及时性
商业银行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经济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其业务政策性强。
5、会计核算方法的特殊性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和对象的特殊性,与企业相比,在采用一般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一套特殊的方法。
6、监督职能的社会性
各商业银行作为经营信用和货币业务的特殊企业,它在全国范围组织聚集、分配和运用资金的经营活动,使各银行和其它企业的经济利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就决定了银行会计监督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3.商业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的比较
(一)会计核算对象和内容不同
商业银行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商业银行,核算的内容是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财务活动。不仅核算对内业务,还核算对外业务,并以对外业务为核算主体。其范围不仅涉及银行自身的资金运动,同时也涉及到社会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资金运动,是一定社会范围内的资金运动。而企业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企业,核算的内容是企业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商业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相比,它的核算内容更具有广泛性、社会性和综合性。因为商业银行会计不仅要对商业银行自身的财务收支以及经营成果也进行综合的反映和监督。同时还要核算、反映和监督各部门各企业各单位的资产活动情况。
(二)作用和任务不同
与商业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适应,商业银行会计的任务和作用具有特殊性。相对于企业会计,商业银行会计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宏观决策的作用更为显著。企业会计只能从微观方面反映单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由于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关系密切,这就使商业银行比一般企业更接近国民经济的宏观层次;商业银行作为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执行主体,其业务范围广。对国民经济各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对各行各业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协调都有很大的作用力,且对国家经济决策极为敏感。因此,商业银行会计除了以商业银行的自身利益出发执行一般的反映与控制职能外,还有在微观层次上使国家宏观货币金融政策得以顺利贯彻落实的特殊任务,具有支持、促进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稳定通货、完善金融宏观控制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特殊作用。
4.商业银行会计和企业会计的异同
(一)商业银行会计和企业会计的相同点
1、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基本相同
商业银行是一种自负盈亏,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化金融机构,在会计核算中,应遵循财政部颁布的一般会计核算制度。商业银行会计和企业会计一样,要遵循会计的一般假设: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期问假设和货币计量单位假设。并且遵循《企业会计制度》提出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支出和资本支出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2、各会计要素的划分和命名大体相同
商业银行会计和企业会计都将资产进行了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的分类;都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都将所有者权益划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等,且各会计科目的名称大体一致。尽管利润表中的会计科目有别,但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的划分界限及会计科目使用大体相同。
3、会计报表的名称、格式、内容及其编制方式基本相同商业银行会计和企业会计都统一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并且采用的格式都是左右对应式的资产负债表,多步骤式的利润表和以直接法表现的现金流量表。名称的一致和格式的一致为内容基本一致打下了基础,而内容的一致又是编制方法一致的前提。
4、对相同的会计要素。给出了大体相同的确认、计量标准在商业银行会计和企业会计中,对资产进行确认的范围、时点,对资产的计量方式、方法都基本相同,而对损益的确认步骤,对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计量方式也大体相同。
(二)商业银行会计和企业会计的不同点
1、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的具有特殊性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方法是反映和控制商业银行会计对象,完成商业银行会计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手段。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方法分为基本核算方法和业务核算手续两大部分。基本核算方法是各项业务核算处理的基础,是对各项业务核算手续的概括;业务核算手续则是基本核算方法在各项业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是对银行会计对象反映和控制的实现或完成。总体而言,商业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法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会计核算方法是类似的,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及编制会计报表。然而,这些基本核算方法的具体运用则存在较大的差异。体现了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的特殊性。
此外,商业银行会计将业务核算手续纳入银行会计核算方法之列。体现了商业银行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在会计核算方法上最大的不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并不是没有或不需要业务核算手续,而是因为这些部门的业务处理与会计核算通常是相互分离的。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则与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处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具有同步性。
2、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的与企业会计不同
商业银行会计科目按其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表内科目是指与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相关联。用以反映和控制银行资金运动的科目;表外科目是指与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无关联,用以记载不涉及资金运动的重要业务事项的科目。例如:“抵押贷款”、“活期存款”、“联行往来账”、“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科目均为表内科目;“重要空白凭证”、“代保管抵押品”、“银行承兑汇票”等科目均为表外科目。表外科目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管理的需要自行设置的,一般没有全国统一的表外科目。
3、商业银行会计记账方法与企业会计不同
商业银行会计表内科目所反映的资金增减变化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表外科目所反映的不涉及资金运动的重要业务事项采用单式收付记账法记账。即以“收入”和“付出”作为记账符号,当表外科目涉及的重要业务事项发生时。记“收入”;注销或冲减时记“付出”。余额表示尚未结清的重要业务事项。各科目仅单方面反映其自身的增减变动,不涉及其他科目。也不存在着科目问的对应关系。可见,商业银行会计既采用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即为复式记账法的一种)。也采用单式记账法。但是并不是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都同时需要进行复式记账和单式记账。只是对于某些业务事项不经过账内核算但又必须记载反映的。则需要通过表外科目进行核算。
4、商业银行会计的会计凭证设置和填制具有特殊性
商业银行会计既有通用的基本凭证。又有专用的特定凭证;既有单式凭证,也有复式凭证;既有表内科目凭证,也有表外科目凭证。因而,商业银行会计凭证的设置和填制亦有其自身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具有统一性和社会通用性的特征。这是因为商业银行会计凭证。不仅要供银行内部管理使用。而且要供对外营运业务使用。是银行以外的有关企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依据。其次。商业银行会计广泛采用由客户填写的原始凭证来取代记账凭证。
5、商业银行会计账簿与企业会计也不同
商业银行会计账簿按其提供会计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分为总账、日记账、分户账、余额表和登记簿。分户账按其账页格式的不同分为甲种账、乙种账、丙种账和丁种账四种。余额表是分户账据以计算利息的工具,也是核对分户账余额与总账余额是否相符的工具。登记簿是适应某些业务需要而设置的,用来登记主要账簿未能或不必记录而又需要查考的业务事项,也可以用来统驭卡片账和控制重要凭证、有价单证和实物等。登记的方式可区分不同对象立户登记,也可不分账户而按业务发生顺序逐笔记载。登记的格式视业务需要而定,除特定的专用格式外。一般采用通用的收、付、余三栏式,并在各栏中增设数量栏。登记簿无论用于何种业务,均应及时登记、及时销账。分户账、余额表、登记簿共同构成明细核算。体现了商业银行会计账簿设置和登记的特性。
6、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形式与企业会计也存在不同点
商业银行会计联系面广、影响力大、政策性强,为此商业银行应以特定的会计核算形式保证核算资料的真实准确及报送的及时有效。这种特定的会计核算形式,就是要求商业银行按日提供会计报表,做到当日业务当日核算完毕。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会计部门应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开始。通过科目分类。采用特定方法。进行账簿登记与核对,直NSL平账务。最终编制当日会计报表。以准确及时地反映当日的业务活动及由此产生的财务收支状况。日计表既是当日的试算平衡表,又是银行决策者了解资金动态、掌握当日经营状况的日报表。
5.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难点
1、商业银行会计参与决策的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商业银行会计参与决策管理的职能未得到充分重视,受传统观念束缚和惯性思维的影响,银行会计工作仍定位于反映和监督,会计工作主要限于操作性的账务处理,很少参与银行的经营管理。其次,在商业银行内部重存款、重贷款的观念较为浓厚。缺乏对会计资料进行动态考查和分析。会计资料的重要性未被充分认识。最后。由于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和分工方式的局限。使会计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2、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首先。由于会计经营机构的相对分散。点多线长。对会计信息的集中处理相对迟缓,造成时效性不高。其次。由于会计应用系统对会计科目只能在二级科目基础上进行分类。从而无法对会计信息在监督、控制、预测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加工。难以满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
3、商业银行会计内控机制不健全
首先。内部控制不严。国有资产流失。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监督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其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在会计内部控制方面突出表现为重业务拓展。轻内部管理;重制度制定。轻制度执行:使会计控制和财务监督的有些环节处于失控状态。
(二)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对策
1、建立银行经营预测系统
健全商业银行的会计机构,加强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会计职能的转变。为商业银行会计参与银行管理提供组织保证。转变商业银行会计职能,深化会计作用,建立银行经营预测系统。作为以效益为中心的商业银行。其经营成果最终要反映在财务状况上。会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行的经营资料,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利润、成本、资产结构、收入等进行预测分析,确定切合实际的利润、成本、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经营目标。
2、加强商业银行会计的信息披露
首先。对上市商业银行和非上市商业银行制定不同的披露标准:上市商业银行应按照证监会关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和时间进行详细披露;其他商业银行应根据经营规模大小、业务特点和不同的监管要求按照“侧重披露总量指标,谨慎披露结构指标,暂不披露机密指标”的指导思想进行披露。其次,加强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的披露。制定有关资产质量、或有事项与衍生金融产品等方面信息披露的标准以及有关风险控制方面信息披露的标准。同时,明确报表附注必须披露的内容。加强附注披露的管理。
3、完善商业银行会计的内控机制
首先,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为加强会计内控服务。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会计内控,具有执行和监督同时发挥作用的功能,并转变观念,改变一些原会计制度的基本规定。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先进设施等减少操作程序和相应制度规定。其次,加强外部监督。目前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监管较多,但是对各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和会计内控检查和监督的比较少。今后人民银行作为管理机构应负起监督商业银行会计业务的职责,监管的重点也应从单纯的查错查违规转向评价和帮助改进会计内控机制。同时对商业银行的会计业务监督也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由外部独立的机构评价内控机制的有效性及缺陷。使其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