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
1.冯仑简介
冯仑,1959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万通地产董事长,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轮值主席,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住宅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曾获西北大学经济学学士、中央党校法学硕士、中国社科院法学博士学位。1984年至1991年曾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海南省改革发展研究所任职。1991年创建万通集团,1993年在北京组建万通地产,曾参与创建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著有《野蛮生长》,个人电子杂志《风马牛》,主编过《中国国情报告》,著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等,译著包括《狂飙突进——马克思的心路历程》。
一个变革的时代,一群过河的人,一种野蛮生长的力量!一部民营企业和创业人生的心灵史、生死书!地产界思想家、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第一次系统梳理出书。著名漫画家聂峻为此书创作插图30余幅。柳传志、王石等强力推荐。
冯仑自言:资本家的工作岗位,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流氓无产阶级的生活习气,士大夫的精神享受;喜欢坐小车,看小报,听小曲;崇尚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
三十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从前公司时代发展到公司时代,21世纪后又进入创富时代,冯仑是一个亲历者,他所创办的万通公司也伴随着其他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也因此,冯仑对民营企业的所谓“原罪”、合伙人制度、管理逻辑以及生死存亡等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民营企业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王石为什么成功?牟其中为什么失败?冯仑通过近距离观察给出了颇具特色的企业家素描。此外,关于幸福、关于金钱、关于伟大、关于女人……冯仑均用他鲜活麻辣的语言进行了解读,书中精辟的语言展现了典型的冯式风格:不麻辣、不深刻、不性情,就不是冯仑。
2.关于冯仑
自1991年开始,领导并参与了万通集团的全过程创建及发展工作。1993年,领导创立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参与创建了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策划并领导了对陕西省证券公司、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东北一间上市公司等企业的收购及重组。
冯仑的公众形象有点紊乱。在冯仑满是线装书的办公室里,冯仑一会儿发出房地产革命的号召,一会儿又大谈新经济如何带来新思想。除丰富多彩的言语外,冯仑还忙着发起“新住宅运动”,构筑“中城房网”。在老部下潘石屹的眼里,冯仑就像个导演,一点没有地产商必备的脚踏实地的气质,在网民们的嘴里,“冯主席是个思想家”,冯仑自己坦承:我是个职业董事长,信奉老庄,不善理财,说话写字比较专业,万通需要我这样具有前瞻性的人。以冯仑的个性及其在万通的作用而论,把冯仑比作房地产思想家倒也恰如其分。当我们捧读“冯仑语录”、“元旦社论”等冯仑著作时,跃然纸上的口号宏论,使房地产思想家冯仑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清晰起来。
冯仑生于1959年,是文革后第二届正式大学生。20岁的时候,冯仑成为中共的一员,接受过正统教育的冯仑,自然深谙正统意识形态及其语言方式。日后他的语言风格、思维方式、决策习惯,虽无刻意模仿的嫌疑,但自觉不自觉地就会露出那个时代的痕迹来冯仑也承认“传统意识形态和宣传对我影响最大”。
从中央党校毕业后,冯仑先是当教师,这也就是他说的“说话写字受过专业训练”的时期。冯仑曾经当着记者的面说:“做生意的人都特别能‘说’,而且你会发现,尤其是创业者,他们会就一件事情不停地说,说过之后,当着你的面还可以重新讲给别人听,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要没有心理障碍地对某一件事情反复地讲,讲到最后连你自己都相信了,然后你才能让别人相信。我原来当过老师,老师就是在不停地讲一些重复的内容。”
到了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吃腻了思想盛宴的国人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一批批思想者下海变成了实业家,冯仑也从纸上谈兵进入前沿阵地。冯仑、王功权、王启富、刘军会合海南体改所的易小迪、潘石屹成立了海南万通。从那时起,冯仑就成了万通的精神领袖,为万通立下了一系列“军规”,什么正派执着啦,有责任感啦,追求理想啦,倡导牺牲精神啦,有点以天下为己任的意思。冯仑说:“你境界高,大家都高,合作空间才大。”
在海南,“万通”的全称叫“海南农业高技术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做的是“农业开发”的买卖。其实,1992年时的海南,所谓“农业开发”不过是地产开发的代名词。冯承认这第一单生意是他亲自设计操作的,他说:“我现在不拼刺刀,那是因为我拼过刺刀。”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万通不讲‘第一桶金’的故事?”,冯的答复很巧妙:“我们认为在这个创业过程中有很多事情拿捏得也不准,如果讲得不适当,通过媒体可能会放大我们的错误,如果讲一些创业中折射出来的理性思考,会留下一些思想性的资料。”理性思考的结果,就是冯仑经常念叨的民营企业的“原罪”说,以及从梁山模式到现代商业组织的发展路径。
万通六雄们从海南的农地里刨出了“第一桶金”,1993年,有先智者提醒万通,海南不是久留之地。于是,潘石屹带着一小笔钱到了北京,找到华远,通过运作,拿下了阜城门地铁上盖那块地。潘事后承认自己不太懂房地产,邓智仁是他请的老师,正是潘邓的合作,成就了万通新世界商城的辉煌,揭开了北京房地产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序幕。从万通新世界商城走出了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两大主力:以“万通系”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队伍,和以“利达行”为代表的房地产营销队伍。
在万通完成原始积累,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后,被经济学家张维迎称作“朋友型”企业的万通,一方面极度繁荣,一方面分崩离析,到1995年,万通的触角已伸进房地产、通信、服装、商业、信息咨询、银行、保险、证券等多个领域,地盘广及北京、海南、西安、沈阳、武汉。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时,万通就在美国投资了亚信(1995年退出,据说总收益达80%),这是万通与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就在万通总资产达到70亿元时,万通经历了一次剧变,北京万通的法人代表潘石屹黯然离开万通。之后,万通进入多事之秋,开始收缩,易小迪留在了广西万通,王功权远赴美国从事风险投资,潘石屹还要等三年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冯仑则开始了他称之为“四化”的革命。1997年,万通完成了“资本的革命”,成为股份制公司。
万通沉默了。在此期间,先是潘石屹在现代城一炮打红,接着易小迪又把阳光100做成了楼市新星,加上其他万通人开发的项目,在北京房地产市场上,“万通系”声名鹊起,万通本身竟被笼罩在“万通系”光环的阴影下,市场上开始流行起万通不行了的说法。
如何看待万通的分化和后来者居上的现象?冯仑解释说,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化一开始就走了两个极端,一方面政府垄断,一方面民营企业规模也很大,万通1997年成立股份公司时,定向募集了8亿元资金,“万通系”由此而来。国营企业也走出了不少开发人才,但营销没有万通人做得有声色,因而不被人注意。
冯仑说,“万通系”引人注目,与万通的历史、企业文化大有关系。不同于万科培养了一批职业经理人,万通培养了一批老板。冯仑自豪地说:“万通人有做老板的遗传基因。”
1995年以来,万通一直在吃老本,1999年,尽管有万泉新新家园的热销,尽管冯仑已在董事长报告中宣布:“在完成内部一系列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调整之后,各方面的业务发展持续向好,令人鼓舞”,但万通的每股盈利仅为0.0033元。
万通的出路在哪里?冯仑思前想后得出的结论是,传统房地产拖了万通的后腿,若要轻装前进,非终结传统房地产不可。
明明是北京房地产市场如日中天,冯仑硬说传统房地产没有出路!是冯仑的思想出轨了,还是冯仑对房地产开发失去信心了。看起来,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
冯仑认为,传统房地产业的特点是“五高”,即高负债、高存货、高资产、高风险、高回报。“五高 ”之外,还有几大麻烦:一是高负债来押项目,买地;二是项目周期长,资金回收太慢;三是现金流量不稳定;四是开发的项目值钱,公司不值钱;五是经营本地化,很难跨地区经营。一句话,“这些麻烦在资本市场上都是致命的。”
如果冯仑的眼睛没有盯在资本市场上,冯仑对传统房地产纵有千种烦恼也只能是徒唤奈何,问题是他看到了资本市场,确切地说,他看到了风险资本在网络经济中呼风唤雨的无限风光。
怎么摆脱传统房地产的束缚,在资本市场上再挣一桶金?早在1994年万通就在美国投资亚信,就撒开了中国第一家房地产网———北京房地产联合网。1999年,冯仑又和王石等人鼓捣出另一张网———“中城房网”。起先冯仑很是积极,以为一网不捞鱼、二网总能捞上些虾米来,但不久他就说,中城房网“就像一个假肢装在了一个人的腿上,其他的腿插进来有什么意思?”万通是网络经济的早起者,总不能赶个晚集,眼巴巴地看人家捞上大鱼走人吧!何况,传统房地产有那么多“不愉快因素”。
2000年4月,像所有民营企业的决策者一样,冯仑弄了个“创新业务小组”,在怀柔山区,闭门两个月,“用信息社会的思考模式和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房地产业务的商业模式和组织架构”。
两个月后,冯仑开门宣布:要做房地产业的戴尔,在网上攒房。“我不花钱圈地了,土地只是我在网上按需建房的集成要素。”冯仑把自己定位为网上房屋集成商,万通将通过网络,实现全球采购,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独立住宅,为此,他在网上给未来的客户筑了一个巢,希望以此引来无数的金凤凰。
为了证实他的思想并不虚妄,冯仑把万通的业务方向调整到“为富人服务”,同时,又请清华大学做全球房地产模式分析报告,为他的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冯仑为万通筑巢网定下了5年后100亿的销售目标,到目前为止,万通方面宣称已有10亿元的订单。10亿元也许不假,但有多少是通过网上定制卖出去的独立住宅恐怕只有冯仑清楚。
在这场被业界称为“知识分子的美好想象”的革命中,冯仑至少达到了一个目的:确有不少地主找上门来,要万通去做房地产开发。冯仑对网络前景的信心不容置疑,通过网络实现与资本亲密接触的计划还要托付给遥远的未来。他兜了个大圈子,最终又回到了房地产开发这一令他不愉快的事业中。
其实,如果冯仑真的像他所说,不再圈地,只做独立住宅供应商,冯仑就把自己从全能的房地产开发商变成了纯粹的木匠泥瓦匠(建筑商兼材料供应商),万通的利润未必比现在有地有房时更高。
因此,冯仑所说的房地产商业模式革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革命是嘴上说的,圈钱是心里想的,只不过晚了一步。
借用“冯式语言”,我们忍不住要说:“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这场迟早要来的房地产革命还看不到开始的日子,万通注定还要在传统房地产的地里刨食。”
3.评论冯仑
冯言冯语,有情有性,无忌无讳,见仁见智。——柳传志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冯仑这个人,聪明绝顶,侠义肝肠。嬉笑色骂皆文章,百计千心万成通。 ——王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仑用他独特的经历、视角和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企业和社会的众生相,很值得现代人回味,更值得后来人研究。——宁高宁 中粮集团董事长
大作读毕,是我看过读物中最好的! ——周其仁 著名经济学家
能用诙谐、幽默、感性的语言表达深邃思想的人不多,冯仑可以说炉火纯青。这本书就是例证!它不仅好读,而且读后启发你思考。“商界思想家”这个头衔,冯仑当之无愧!——张维迎 著名经济学家
有品、有格、有境界。《野蛮生长》背后的源动力,与其说是一个商业思想家纵横捭阖直言无忌的滔滔才情,不如说是大转型时代文人企业家对社会历史的深沉责任。——秦朔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冯仑先生是中国企业界的“段子派”掌门,该派坚信所有的商业真相和管理智慧都在“段子”里。读冯仑的文字,总是能从那些生动、古怪或好笑的“段子”里悟出一个两个道理来。——吴晓波 著名财经作家
4.冯仑语录
- 人到底能走多远?其实自己并不知道,谁知道呢?心知道,脚知道。
- 人之所以受限制,是因为内心太小,行走、阅读、交往…能增长内心,内心大了,才能坦然、通泰、豁达。
- 人不能成为神,但可以努力成为在神隔壁的人;人很难成为伟人,但至少可以努力去成为伟人的朋友。
- 四十岁前,多研究多学;四十岁后,多经历困难,去体会各种未知,去实现年青时的梦想。
- 能坚持一个信念几十年,时间本身就是一种业绩、一种成功,那时结果就已经不重要了。
- 我们的理想就是靠时间来折腾。
- 牺牲一个人,让一群人受益。
- 在中国做事,根本就不可能抛弃传统。
- 生活的偶然性,实际上并没有太多高深的东西,就像你偶然嫁给了谁,一生就跟了谁,这就是命运。
- 人的差别不在于他经历不经历很多事情,关键在于他的坚强和意志力,所以为什么说伟大是熬出来的,伟大从来就不是设计出来的。
- 必须要志向非常远大,毅力才会顽强.过去常讲”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 一个伟大的人一生选择一次,一个平凡的人每天都在选择.记得毛主席曾说过:”错误到头了,真理就出现了.”所以,有时你不仅是要坚持正确的,也要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但别人认为是错误的东西。
- 人的事业是个马拉松,在一个弯道处,前后的次序都会有所变化,但最终跑到底的是最有毅力的人,而不是某一段跑得最快的人,最后的胜利正是发球跑得最有毅力而又不跑错方向的人。
- 一件事,一个公司,其价值往往并不取决于它本身,而是取决于它所存在的时间,生命力越久就越有价值。例如有人去夜总会找小姐,当时给钱是嫖,一星期给是礼品,一个月给是友谊,一年后还给是爱情,一辈子都给那就叫婚姻。显然,时间不同,不仅算账的方式不同,道德评价的尺度也完全不同。所以,一个伟大的人或者杰出的企业家,你要想拥有未来的事业,首先要对准备付出的时间在内心有一个承诺:一生一世,还是半辈子、三五年。
- 历史就是要委屈一些人,它让你死,你就死了,这就是历史的代价。对于历史的进步来说,个人不能有公平不公平的情节,如果牺牲你,就牺牲你了,对于历史的 进步来说,这是太小的一件事。如果剩下来了,也不是个人的能力,而是大时代的选择,所以要惜福感恩。
- 人一生有四个必修课(大家不一定要去做),一是做牢一年无罪释放,千万别埋怨政府,这一年让你想清楚了是非;二是癌症误诊,知生死;三是离异无子女,知 爱恨;四是SARS误诊,知人心不古,世态炎凉。人必须要有特别的经历才明白道理,才不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