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
1.什么是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而且产城融合发展并不是一跳而就,因此全面理解产城融合的内涵,有利于提出更为合理的规划建议。
2.产城融合的人本导向[1]
产城融合的本质是从功能主义导向向人本主义导向的一种回归。从开发区发展历程的梳理及每个时期的发展重点来看,产城融合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反映到空间上的一种表征,是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寻求新的空间生产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进入第三重循环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以下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看,大致可以总结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成型期。
这个阶段是开发区开始设立的时期,秉承“三为主”的发展宗旨,即资金以外资为主、产业以新技术为主、市场以出口为主,形成我国发展新经济的基地和载体,也是资本积累的主要平台。产业以工业为主导,产值年均增长几乎都在50%以上。从空间上看,面积大约几平方千米时,主要是在城市外围地区,与周边城市的关系较为松散。从就业人群看,主要以工人为主,其生活主要依靠工厂宿舍来解决。此时城市规划中大多将开发区作为城市边缘地区或郊区的飞地,功能单一。
第二阶段:成长期。
这个阶段是开发区从单纯的工业区向综合功能区转变的发展阶段。开发区完成初期的资本积累过程,逐渐投人到更大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开始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开发区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完善过程中产生对生产性服务业及消费性服务业的内在需求,也促进了自身产业升级和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从空间上看,这个时期开发区规模扩展到十几个平方公里,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日益密切,并且产生辐射扩散效应。从就业人群上来看,高技术产业人群比例增加,就业人群构成逐渐丰富,收人层次逐渐拉开。各类服务设施逐渐完善,建设了工业邻里、职业学校、人才公寓、酒店、产业服务平台等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设施。这个时期尽管产生了一定的配套服务,但是仍以产业发展为重点。
第三阶段:成熟期。
这个阶段开发区已经由一个产业功能主导区逐渐转变为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城区。开发区的发展由最初依赖政策优势转向依靠自身的体制优势和创新优势。这个时期资本也由追求规模逐渐转变为追求效率,由工业主导转变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从空间上看,这个时期规模扩展到几十平方公里甚至上百平方公里,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城区。从就业人群上来看,结构复杂化,出现各个层次不同功能的需求,城市服务设施逐渐完善,配套能级不断增加。这个时期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点时期,其核心是关注就业人群和居住人群结构的匹配,关注资本需求和空间生产的匹配。
3.产城融合的功能融合[1]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升,以及环境资源问题的出现,我国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种倒逼机制。同时,全球工业发展历程表明,在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制造业是产业主体;在工业发展达到规模效应之后,制造业服务化将成为推动产业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构成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互动的“发展必然”。随着发展阶段的推进,开发区也将由建设之初制造业为主逐渐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并行发展。从产业发展与空间的关系来看,不同产业类型对空间的需求不同。装备制造业等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用地空间需求较大,而且要求用地较为完整;电子信息产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业人群以普通技工为主,收人较低;创新研发类技术密集型产业用地空间较为灵活,就业人群以高素质人群为主,收人较高。
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功能上经历了“纯工业,到工业和配套功能,再到综合新城”的发展历程;空间上经历了“生产空间主导,到生产空间和配套服务空间,再到消费空间主导”的发展历程。产城融合的提出是应对产业功能转型、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城市规划由功能主义导向回归人本主义导向的趋势,由注重功能分区、注重产业结构,转向关注融合发展、关注人的能动性、关注创新发展的转型。
可以看出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联系愈加紧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更需要紧密结合生活空间。产业与城市功能的融合有助于产业升级,有助于催生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因此,产城融合的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需要功能融合、空间融合的统筹发展。
4.产城融合的结构匹配[1]
产城融合发展就其核心来看,是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产业结构决定城市的就业结构,而就业结构是否与城市的居住供给状况相吻合,城市的居住人群又是否与当地的就业需求相匹配,是是否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关键。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密切相关。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对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延伸,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逐步减少,第二、第三产业逐步增加。但是当工业化到达一定阶段以后,第二产业就不可能大量吸收更多劳动力,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从上海市1990年、2000年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也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密切相关。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就业弹性系数,以万元产值吸纳的就业人口计算。对就业贡献较大的是第三产业和轻工业,其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高,单位产值吸纳劳动力数量最多。
就业结构与社会服务需求密切相关。城市的发展不仅与人口总量相关,质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城市配套服务设施的供给。人口的职业构成决定居民工资收人水平,收人水平的差异又使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层次性。能否形成产城融合的重点是就业结构与新城的服务相匹配。从上海郊区新城的发展来看,就业结构与居住结构不匹配是产城分离的重要原因。从上海青浦新城来看,青浦工业园区从业人员约1万人,其中约9万为外来务工人员,占从业人员的82%。而外来务工人员大多处于温饱阶段,恩格尔系数相对较高。因此大多租借附近农民住房和企业职工宿舍。再看青浦新城,目前商品房的房价单价在1万元耐左右,由此导致青浦工业区与青浦新城的就业人群与居住人群结构的不匹配。
因此,产城融合发展的核心是就业结构与人口结构的匹配。只有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相互匹配,才能促进真正的产城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