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浦斯曲线
1.什么是菲利浦斯曲线?
菲利浦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A.W.Phillips)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958年,菲利浦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上图中,横轴U代表失业率,纵轴G代表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PC即为菲利浦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高(d)时通货膨胀率就低(b),当失业率低(c)时通货膨胀率就高(a)。
2.菲利浦斯曲线的重要观点
菲利浦斯曲线提出了如下几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
第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着替代取舍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这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
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u)时通货膨胀率为0。因此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为0时的失业率。
第四,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取舍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3.原始菲利浦斯曲线
原始菲利浦斯曲线关注于名义工资,没有考虑通货膨胀预期。首先,工资变化率决定于实际失业率,失业对工资增长具负面 影响 ;其次,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即:
公式中,代表名义工资变化率,u代表失业率,代表通货膨胀率。如上图所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替代关系。二战前和50、60年代,这种关系在一些国家中相当稳定,并与经验观察高度吻合。
4.预期扩展的菲利浦斯曲线
上面的理论无法解释对雇主和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重要的这样一个事实。工人们关心工资的购买力而不是货币工资本身,雇主也不关心名义工资而关心劳动的真实成本,这使人们对原始菲利浦斯曲线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因为实际工资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名义工资变化率必须用通货膨胀率来纠正。工资变化率部分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部分地由实际失业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减去生产率增长率。即:
只有生产率的增长率才能使这条垂线移动。
这里的长期与短期,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看预期是否正确,通货膨胀预期是否能全部进入工资合同。不是,就是短期;是,就是长期。
5.菲利普斯曲线的恶化
短期内,由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着此消彼涨的交替关系,因此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来说,是沿着短期菲利浦斯曲线的选择,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控制在“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内。如下图:
但是,当菲利普斯曲线突破原有的惯性持续上升时,会使整个菲利浦斯曲线偏出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这时除非临界点也往上提高外,否则就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范围了。如下图:
更进一步的看法(如美国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是,如果政府长期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使市场机制失去作用,那么菲利浦斯曲线还有可能成为一条呈正相关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任何干预都会失灵。如下图:
上图中,由于安全临界点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菲利浦斯曲线NN ,这样在通货膨胀率提高的过程中,失业率也不断提高。这意味着菲利浦斯曲线已经完全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滞涨”局面,这是市场经济中最值得警惕的现象。
菲利浦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或成为垂直线,或变成正相关线,都表明菲利浦斯曲线的恶化,可能引起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方向变动。这种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可称为滞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各西方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停滞膨胀的现象。停滞膨胀意味着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恶化了,即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较高的失业率和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同时存在。
关于停滞膨胀的原因有下述几种看法:
第一种是美国凯恩斯学派的看法。
他们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遇到了一系列的外部冲击。首先,世界农业发生歉收,苏联和亚洲尤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农产品的出口急剧扩大,国内食品供给减少,造成国内食品价格在1973—1974年间上升了35%。其次,世界范围内某战略原材料的短缺进一步加剧,导致美国原材料价格上升,再次,1971—1973年发生了美元贬值,使美国需要支付更多的美元才能购买到同样数量的外国商品,从而造成了进口品价格上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冲击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造成了美国能源价格和一系列石油产品价格上升。这一系列的事件造成了通货膨胀。
他们还认为,由于发生了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实际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减少,失业率趋于上升。另外,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大批青年人和妇女进入劳动市场。他们在劳动力中的比例增大,但是劳动市场对他们的需求是不充分的,因而失业率上升。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国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了。
第二种是美国供给学派的看法。
供给学派同意石油价格上涨是造成美国停滞膨胀的一个原因,但他们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因素。首先,向企业征收的大部分赋税都可以算人企业成本,并通过提高价格转嫁给消费者,所以政府税收本身就具有成本推进的效应。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州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大幅度增加销售税和货物税,联邦政府则大量增加社会保险税。这些税收都提高了企业的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产品的价格。其次,随着政府税收和福利制度的发展,对工作、投资、创新和冒险精神起着消极作用。例如,过高的税率使人们不愿努力工作以增加收入;失业津贴和社会福利使人们既不怕失业也不急于寻找工作;过高的税率造成投资净收益下降,人们不再愿意冒投资的风险。因此,工作热情和生产效率受到损害,供给减少。最后,政府过多管理也降低了社会生产率,这一方面表现在政府的管理保护了一批企业,使他们免除别的企业与之竞争的压力,结果造成这些企业较高的生产成本和较低的效率;另一方面表现在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人劳保等方面规定了诸多的规章制度,结果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价格。所以这一切都造成了生产的停滞和价格水平的上升,带来了停滞膨胀的局面。
第三种是货币学派的看法。
货币学派与供给学派一样,认为市场调节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不应该对经济实行过多的干预。在货币学派看来,美国的停滞膨胀是由于政府长期对经济滥加干预造成的。他们根据长期的菲普斯曲线的分析指出,当政府反复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干预经济时,在短期内会带来降低失业率和提高通货膨胀率的效果。但是,在价格水平上升以后,工会会相应提高工资,因而实际工资率并没有下降,厂商不会增加劳动的雇用量。结果,政府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从长期来看不但没有降低失业率,反而提高了通货膨胀率,使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