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经济文化

百科 > 经济术语 > 经济文化

1.经济文化的概念

  经济文化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念等。广义的经济文化指一个国家或数个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及其相应文化教育活动的总和;狭义的经济文化指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及文化教育、技术培训等活动的总和。

2.经济文化的内涵[1]

  经济文化一般由行为文化、心理文化、物质文化构成,中心内容是心理文化,经济文化主要通过民族文化、企业文化体现出来。经济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很难用精确的定义来阐述。为了进一步了解经济文化的概念内涵,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经济文化是在经济发展中形成并融入经济活动群体之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经济文化是一定范围的人群的主观意识,是改造、适应和控制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文化观念认同;

  (3)经济文化是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交融形成的混合体,是管理者和员工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创造的理念形态(以人脑、书刊、声像制品等为载体的)文化、物质形态(以生产资料产品、劳务等为载体的)文化、制度形态(以人的行为、人际关系等为载体的)文化的复合体;

  (4)经济文化是民族传统的文化在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本民族文化背景和特征的行为规范,其精髓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开发文化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

  (5)经济文化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经济系统观念的总和,包括经营之道、企业精神职业道德企业作风、企业各种要素中的科技文化和企业形象等方面;

  (6)现代经济文化强调重视人的因素,重视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潜能,同时,并不轻视对物的管理和科学管理制度;

  (7)经济文化建设包括讲究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等几方面的内涵;

  (8)经济文化包括企业价值、伦理内涵、领导核心、职业主体、文化战略五大要素,以及由企业质量文化、企业经营文化、企业市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社会文化构成的文化网络。

3.经济文化特征[1]

  经济文化的特征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加以描述:

  (1)社会性。经济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它有鲜明的社会性。不同社会的经济文化,同一社会不同阶段的经济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

  (2)地域性。不同地域有自己的自然、社会、民族、历史的特点,有不同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内涵,经济文化同时又是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具有地域性。

  (3)指导性。经济文化一经形成,便对特定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强烈的指导性,它规范着人们在经济发展中所拥有的观点、观念、价值准则和行为,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

  (4)内聚性。经济文化中的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形象、谋略哲学等,可使群体产生共同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从而起到粘合剂的作用,能消除企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使系统成员互相尊重、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形成向心力和“命运共同体”。

  (5)单元性。完全相同的经济文化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产生、发展的过程,都有自己的民族、社会制度、独特地理区域,因此,经济文化具有各自的特点,即具有单元性。

  (6)连续性。经济文化的产生、形成、传播、发展是一个过程,即经济文化体现着连续性。

  (7)时代性。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经济文化,都亿各自所处的时代表现着自己的时代风貌,即经济文化具有时代性,经济文化的形成、发展总是受到它所处时代的影响,不受时代影响的经济文化是不存在的。

  (8)效益性。一切经济文化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人的自觉能动性,并追求共同价值、共同信念;有利于推行科学化管理,以最小的耗费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效益

  (9)创新性。经济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造、发展,以追求更具效益和社会价值的经济文化。

  (10)综合性。经济文化是特定人群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目标追求、行为准则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各因素的综合。

  (11)可塑性。经济文化要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塑造新的精神文明、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不断摒弃原有经济文化中过时的陈旧的东西。

  (12)特殊性。经济文化具有系统性、层次性,或者说具有区域性。这种特殊性受制于地域、民族、力化经济发展阶段等的影响。

4.经济文化的分类

  经济文化分类有很多种,按国家分,有中国经济文化、美国经济文化、日本经济文化、韩国经济文化等;按区域分,有中华经济文化、原苏联及东欧经济文化、西欧经济文化、非洲经济文化、拉美经济文化等;按社会性质分,有奴隶社会经济文化、封建社会经济文化、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文化、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文化;按经济运行体制分,有计划经济文化、市场经济文化;按部门分,有工业经济文化、商贸经济文化、农业经济文化等;从发展时间分,有传统经济文化、现代经济文化、未来经济文化等等。

5.经济文化的作用

  经济文化的作用就是经济文化对经济发展在人类的精神世界方面进行导向、约束、凝聚、交流、激励、辐射。具体而言,经济文化的作用包括:第一,围绕经济发展目标,形成共谋经济发展的文化合力定势;第二,形成一定特色的经济文化规范体系,以约束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第三,培养人们对自己所处经济系统的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以形成强大的向心力;第四,树立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体现集体的精神和力量;第五,激励人们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共同为经济系统的共同目标、共同理想作出贡献;第六,跨越企业、行业、部门、地区、国家进行纵横的传播。

6.经济文化的建设原则和程序[1]

  建设经济文化应把握以下原则:从本国实际出发,发挥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总结、归纳、设计、塑造经济文化;要符合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求;要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相互协调发展;要有利于提高痉济管理水平;要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具有一定特色;要吸取外来经济文化的精华等。

  建设经济文化是实践、总结、设计和再实践的循环过程,其程序是:首先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发展经济的传统作风、行为模式、精神风貌,并加以收集、归纳、分析和研究。其次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用确切的文字语言表达经济文化的内涵,以形成制度、口号、规范、观念的东西,然后将设计的经济文化通过宣传、学习、运用,在经济实践中进行检验、补充、丰富和提高。

  作为经济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第一,在本民族优秀文化影响下坚持在实践中培育具有企业特色的,能激励和鼓舞职工的企业精神。

  第二,加强职工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心理素养、人际关系等.提高职工整体化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三,贯彻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原则,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企业的文化建设要与企业管理进步相协调,共同发展。

  第五,积极地批判地吸收一切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成果。

  第六,企业家要积极倡导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具体而言,企业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形成凝聚力,主要做法是善于用人,即充分了解员工个性,用人之长,选拔人才以内部为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向心力;实行“重担子主义”,增强员工的自豪感、优越感和成熟感,对员工的成绩进行表扬;大众参与、民主管理,如职代会、工厂管理委员会、三结合、合理化建议等,经济上公平、生活上关心;做好培养人的工作,如职前培训岗位培训;二是培养群体意识,主要做法是确定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塑造自然形成的群众领袖人物;提倡团结互助;培养持之以恒的信念;三是树立服务社会、顾客至上的观念;四是刁二断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精神;五是自力自强、艰苦创业的拼博精神;六是培养勤俭节约、注重实效的作风;七是物竞天择、力主竞争。

  作为经济文化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包括:

  (1)企业经营哲学建设。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主客观世界的基本看法,是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人格化的基础,是形成企业独立人格的源泉,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的理论基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经营哲学应坚持四条原则,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的客观要求办事;坚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解决经营中的问题,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坚持树立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思想,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管理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企业经营哲学还应包括九个观念即系统观念、物质观念、动态观念、效率效益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人才观念市场观念信息观念等。

  (2)企业精神建设。企业精神是企业职工共同的心理、价值取向,是企业及职工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精神具体包括独立精神,即企业的独立人格、企业的特点、企业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即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方针经营决策、人才政策、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创新意识;民族精神,即企业职工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感、民族使命感、民族奋斗精神等;务实精神,即实事求是、扎实工作等。

  (3)企业目标建设。企业目标企业行为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是全体职工奋斗的期望值和努力的精神力量。企业目标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有技术目标质量目标产品开发目标生产目标市场目标利润目标发展目标等。

  (4)企业民主建设。企业民主是启发和促使职工热爱企业、关心企业、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企业制度的一种形式,是调动和发挥职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企业民主包括民主意识、民主权利和民主义务等。

  (5)企业道德建设企业道德是从理论上调整企业内外关系的行为规范。企业道德以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几对道德范畴的标准,评价并调整企业职工的行为及关系,它具有积极示范作用和强烈的感染力广是企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企业道德的建设主要靠舆论、教育。

  (6)企业制度建设企业制度是带有强制性的义务并保障一定权利的规定。企业制度能使职工的行为单纯化,便于和谐和统一并通过权利和义务,确定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角色。企业制度包括企业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标准等。

  (7)企业形象建设。企业形象是企业产品、服务、公共关系和经营作风在社会上所产生的总的印象,是得到社会认可的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企业形象包括职工愿望、趣味、情感、传统、习惯等心理和道德的表现,产品质量、外观性能、价格水平、服务水平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