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创新理念

百科 > 创新管理 > 创新理念

1.什么是创新理念 [1]

创新理念是指企业打破常规,突破现状,敢为人先,敢于挑战未来,谋求新境界的思维定势创新的前提是对现状的不满足,同时,创新是建立在对市场规律和本行业发展前景正确把握的基础上。

2.创新理念的内容

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创新的内容实际包括了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经营创新和结构创新等内容。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体制创新可以使企业的日常运作更有秩序,便于管理,同时也可以摆脱一些旧的体制的弊端,如科层制带来的信息传递不畅通;思想创新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领导者思想创新能够保障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员工思想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3.创新理念的基础 [2]

一、创新理念的现实依据

1.关于企业科学技术研究的现存问题与分析

  这主要是关于问题讨论的背景的研究。目前,在一般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科研队伍发展的不平衡;参与不平衡;队伍建设不足;缺乏全员性,而只有工程师的创新是不够的,不全面的,不正常的;自发为主,极其缺乏自觉,主体自我开发意识淡薄;传统职业技术培训中缺少理念与思维方面的训练,没有专门的教材和教师;没有对企业全员的系统的创新培训教育。实际参与到科学技术研究的人员比例比较小,没有真正形成群众性的全员创新活动形势;配套政策还有一定不足,考核比较单一简单,整体机制还极需改进;相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系统理论研究和实验少得可怜;还有把创新与技能培训对立起来的倾向,其实,技术创新和技能培训两者都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有机构成;创新素质实际上是更深层的素质构成;石油企业有特殊性,但不是借口;而在具体实践中,也说明了职工全员创新的广泛前景;经费投入模式简单、活性化程度低,来源渠道单一,缺乏活力和激励机制;员工创新的组织薄弱;活动及园地缺乏,形式单调、缺乏活力;机制不能完全适应;系统的职工创新培训潜力开发不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的能力比较差;自己独立创新开发少;队伍的等靠要现象严重,惰性大;科技人员及职工全员的基本理论水平不平衡,科研意识比较淡薄,操作能力参差不齐;有相当大比例的科技人员的主体角色意识低。

2.形势、机遇与挑战

  我国加入Wm,在知识产权、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严格;国企改革步步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济需求对科技人员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这样新的严酷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和企业科技人员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可以说,这其实就是生死存亡性的挑战。不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如此。而这一严峻挑战是实力的竞争、管理的竞争、机制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创新水平的竞争。说到底,最为关键的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企业对人才的培训与开发方面,也表现在主体的自我开发方面。

二、创新理念的理论基础

  1.基本理论基础

    A.关于人的本质属性理论的问题

    B.人的潜能无限论理论

    c.人人都可成家的理论

    D.人的潜能主要靠自我开发才能充分实现的理论

  2.关于系统的科学技术学理论问题

  3.关于科学技术研究的思维学理论问题

  4.关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理论问题

  5.关于“人才”理论问题

三、创新理念的管理基础

  管理,是企业运作的软件性行为、是机制性的行为,在企业创新、科研活动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意义和基础作用。包括科研的计划、经费、过程等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全面管理,尤其是对人才及其开发的管理,是企业科研与创新成败的关键。

四、创新理念的法规规范基础

  法规规范基础对于企业创新及其管理具有根本性意义。这里主要包括:国家有关企业创新及其管理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行业或企业自身的有关规范文件,如《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等;另外,还包括具体项目自己的有关实施规则、制度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始终具有根本意义的规范性。是保证我们企业创新及其管理成功的根本的和重要的基础。在实施企业创新及其管理过程中,必须注意时时、事事都要严格按照现有的各级各类有关法规规范执行。这也是具体实施企业创新及其管理过程中,做好各个方面具体工作的根本依据,绝对不能忽视,不能轻视。

4.几种新的创新理念 [2]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树立新的经营观念。

1.全局理念

企业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处理好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关系。要从整体的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使企业的决策具有战略性,而不是个别的零打碎敲的考虑问题,不被眼前的局部利益所迷惑。

理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我们不妨看一下这样的实例:大哲学家罗素一次在一所大学演讲,听众都是大学生、专家、教授,开始之前,罗素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道题:“1+1=?”结果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回答。最后,罗素写出结果:“2”;大家才恍然大悟——观念和意识确实具有巨大的力量。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优秀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有必要加强自身的观念理性的修养。以获得强大的原动力。如下一些基本的理念,是比较关键的。

2.人的本质属性理念

我们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系统而自觉的创造思维及其自我开发”。这是我们确立企业创新及企业科研与管理的根本性的观念基础。不但具有深层的人本主义意义,而且具有实际的操作价值。

3.人的创造潜能无限理念

从现代科学技术的现有研究与认识成果所提供的认识表明,由于人的大脑的特性所决定的,人的思维能量是无比巨大的,甚至可以说人的思维创造力及其潜在能力是无限的。这是我们确定科研主体的素质与人才开发的深层依据之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提出:人脑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开发的资源。

4.市场观理念

市场是企业活动的舞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须十分重视市场的作用。企业应该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和市场状况,坚持以销促产,同时还要积极开拓潜在的市场,调动消费者积极性,把市场作为动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5.竞争理念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现象,也是企业发展的外在压力。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克服各种惰性,树立比较强的竞争意识,敢于摘取本行业发展的“桂冠”,并不断提高产品服务质量,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

6.技术理念

科学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特别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冲击下,为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提供了良好时机。对此,企业必须有一种紧迫感,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保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这是企业发展和在竞争中争取胜利的物质基础。

7.人才理念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中新的价值观念。起用一个人而搞活一个企业的事例是不少见的。没有人才什么事也办不成,因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应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观念。

8.信息理念

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人类共同的财产。奈斯比特说:“在现阶段,新的力量源泉,不是少数人手中的金钱,而是多数人手中的信息。”

9.法制理念

法制使管理有一种自动调节的功能。运用法律手段,不仅可以保证稳定的管理呈现活力,而且,可以有效调整各种管理因素的关系,促进管理系统改善。具体如知识产权、转化开发等方面,几乎科研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法律法规方面的保证。离开了法律法规的保证,企业的一切活动将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法制观念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保证性的理念之一。

10.风险理念

任何决策都会有失败的可能性。但不能为此就不去决策和行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风险之中就包含有成功。企业要敢于承担风险,这也是现代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在常人眼中,往往风险越大的事情,成功后的收获也就越大。风险性迫使企业“背水一战”,往往又可以变被动为主动,遂使企业获得意外的成功。当然,树立风险的观念不是主张盲目冒险,它同样需要以科学的预测可行性研究为前提。

11.名牌理念

国内外著名企业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创造并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有的企业或其领袖人物本身就是著名晶牌,因此而创造了更加无限的价值和效益。如松下幸之助及其创办的松下帝国;国内的青岛海尔及张瑞敏……只有创名牌的观念,才会有出名牌的可能。名牌观念,可以称为企业的原动力之一。名牌就是效益、就是发展、就是财富、企业创新就应大胆地抓住创名牌不放。而总是只学名牌,跟别人后边走是永远不行的。

12.名家理念

或可称为“大师观”,或称为企业创新的“元帅观”。其实人人都能够成为发明家,也必须成为发明家,这样的观念,是取得好科技成果的原动力之一。

13.文化理念

企业行为实质上,乃是人的文化行为的集中表现。企业创新尤其应是其突出表现。因此,具有文化观的创新理念,是企业的重要而深层次的理念之一。创新开发不但不影响生产,反而会成倍的提高生产率;发展生产力,其实就是创造物质文明,同时也是创造精神文明。文化,即发展,即超前。

14.效益理念

创新素质和潜能及其开发也是生产力,而且是更深层次的、更可靠的、后劲更大的生产力。

15.方法理念

我们认为任何工作的成功都是有捷径的,其实,良好的方法就是成功的捷径。特别是科学技术研究和企业创新活动,因其本身性质决定了需要科学方法论素质水平的参与。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方法论观念。以获得成功的捷径,当然,这也是一种品格修养问题。

16.整体系统理念

任何企业,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系统。而企业的科学技术研究、企业创新及其管理,实质上就是企业整体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最有活力的、乃至是灵魂的组成部分。每个具体的科研与技术创新及其管理项目活动,也是整体系统,这样的系统,既有自身内部关系、结构与层次问题,又有与外部环境、对象等的相互关系问题,既有近期目标,又有远期目标问题,既有项目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也有各个环节的关系处理问题。系统理论观点告诉我们:每一项目活动,都必须站在整体系统的角度来看问题,想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部科学技术研究和企业创新及其管理活动,都是系统的整体活动,包括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各样的条件等,都有机统一于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因此,必须站在整体系统上来认识科研活动,来参与科研活动,来评价科研活动。整体系统观念,在科研与创新中,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另一方面,是强调每个人要把自己参与的科研项目活动与企业、与国家、与职工本人多方面作为整体利益相关者来考虑。才能站得高,看得远。这也当然属于整体系统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

17.超前理念

具体地说,所谓超前理念,就是指站在当前,大幅度地对发展和进步方向,进行设想、设计,敢于打破常规、打破传统。例如,我们是否应从依靠自然资源发展企业的一些规律性方面加以深入思考,来超前进入到未来企业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的憧憬中,这样,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如林业之类行业目前所遇到的窘迫而很难摆脱的困境。打破传统是其他各种创新的前提,从单一的经营观念中突破出来,寻找企业的多维发展,特别是关于人的深层开发的根本途径。

18.自我理念

这里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包括主体必须树立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我们称之为“主体我”;以企业为家;主人翁观念。这是全部观念的基础和核心。另一方面包括主体必须坚持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注重搞好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其中,尤其关键的是主体的“自我开发”,“为自己发展而开发”,为企业发展而开发。企业创新需要系统培训开发;创新素质是人的和企业的综合素质的最直接和最集中的表现;人的创造性是无限的,所以,得有“核心必修课”,来建设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有效的培训开发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有效的培训开发,需要成功的模式。

19.核心必修课理念

企业及其员工,要通过系统的素质品格的培训教育与自我修养来达到先进理念的形成,据此,我们提出,企业创新必须强化,全员都要坚持终身性的实践“核心必修课的理念”。

《学习·思维与创新的自我开发》,这是一门新的课程。这门新课程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是一门自己找答案、自己总结知识、自我训练、自我开发的课程,并在自己找答案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创新素质,形成自己的创新品格和能力。而以往的全部课程,都没有摆脱现成的知识,现成的教材,现成的规范答案,现成的固定不变的模式的教学,现成的学习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吸收别人的现成东西,虽然有益,但主要还是基础性的,即是形成自己素质的基础。在学习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思维思路,形成自己的思考与创新素质与品格,把所学及时运用于实践,在学习的同时就加强自己的自我开发。这门课程的宗旨在于,把学习——思维训练——强化自身素质——实现创新品格和能力这三者,有机联系成一个系统,在逻辑上,帮助人的深层的开发。

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具体的,也是高层次的:通过学习和自我训练,达到获得创新大赛奖励——队级、厂级、局级、省级,直至全行业的大奖;获得国家专利甚至自己开发;核心是一个“新”字!任何事情,都直接与我们的思维密切相关。所以,要有效地训练我们的思维,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就应首先直接面对实际现实,从实际事例中,分析、判断、综合、提炼,从而不断使自己的头脑灵活起来,发达起来,聪明起来。最后,实现思维素质的质的飞跃。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具有无限的潜能,都有待于更深层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大脑的自我开发利用。一般的学习,现在还主要是知识的学习,是吸收别人已有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而最终的目的,则完全在于:在学习之后,能够自如地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素质,为自己的思维创新打下可靠的基础。

在具体的学习中,每一次,每一个阶段,都首先有具体的目标,但最关键的是,学会学习与应用的方法,并获得思维的训练。而创新开发课的学习过程中,也必须有具体的目标——出新。这样提出问题最关键的依据是——人,是能够充分自我开发的高级动物。我们新的观点——必须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不但在概念上,而且在实质上,进行本质的区分。基本思路:人就是人,而不是动物,至少不是一般动物,即便称之为“高级动物”,也是不适当的,就是说,高级与低级只是相对的比较,一般的比较,仍未把人与其他动物在本质上区分开。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人+动物+植物+菌+……=生物,人应是相对独立的群体或生物类种,与动物类属是并列的。而传统之见则把人是作为动物的一个子类来看待的,是把人降低;我们暂时不妨这样划分:“人我”、“物他”、“自我”,甚至可以把人与生物等同起来。其实质就在于人能够自觉地自我开发。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