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经营计划

百科 > 经营管理 > 经营计划

1.什么是经营计划

经营计划是指根据经营战略决策方案有关目标的要求,对方案实施所需的各种资源,从时间和空间上所作出的统筹安排。

2.经营计划的特点

1.经营计划具有决策性。它是以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前提,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实力制定和编制的,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经营计划具有外向性。它与社会、市场和用户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基本目的就是实现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3.经营计划具有综合性。它的基本内容既包括市场调查预测生产销售,也包括技术、财务和后勤,是指导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纲领。

4.经营计划具有激励性。它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职工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能激励企业全体职工为之而奋斗。

3.经营计划的种类

1.按计划的重要程度分类

战略计划

战术计划

2.按计划的层次范围分类

⑴高层计划

⑵中层计划

⑶基层计划

3.按计划的内容分类

⑴专项计划

综合计划

4.按计划的期限分类

长期计划:(“目标”计划)5年以上

中期计划:(“发展”计划)1年以上5年以下

短期计划:(“实施”计划)1年以内

4.经营计划的任务

1.把经营目标具体化;

2.分配各种资源;

3.协调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

4.提高经济效益

5.经营计划的编制、执行和调整

1、经营计划的编制

⑴调查研究、确定编制计划的前提;

目的在于摸清市场,特别是要掌握计划的限制条件,如能源、原材料供应、销售市场、资金、厂房面积、设备能力,对不肯定的找出它的几率。

⑵统筹安排,确定目标;

确定计划目标是计划编制的关键步骤。

⑶拟定方案,评价选择;

⑷综合平衡,编制计划。

①平衡的内容;

②平衡的粗细;

③平衡的标准。

2、经营计划的执行

方针展开、目标管理

3、经营计划的调整

滚动计划法

①特点:近细远粗;保持各期计划的灵活性;保持各期计划之间的连续性。

②适用于品种比较稳定情况下的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的调整。

⑵起用备用计划法

①正在执行的计划方案因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已不能继续实施。

②适用于品种发展计划、企业改造计划、筹措资金计划。

③判断启用时机依据先行指标显示来判断。

先行指标即某些经济状况将要出现,某些变动将要发生时的先兆。

6.经营计划工作的原理

1.限定因素原理

管理人员越是能够了解掌握限制目标实现的因素,就越能够有针对性地、有效地拟定各种行动方案。

2.许诺原理

计划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实现的时间就越长,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3.灵活性原理

计划的灵活性越大,由于未来风险引起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

4.改变航道原理

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现目标的进程(即航道)可以因情况的变化随时改变。

7.经营计划的要求

1.重视协调性

计划既要注意内部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又要注意企业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充分协调。协调计划的根本目的是使企业的目标得以实现。每种计划的指标都存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协调计划的最终结果应能使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效益。

2.加强灵活性

首先,计划指标要留有余地。

一要积极:经过努力可以办到的事,要尽量安排,努力争取办到。

二要可靠:计划指标,要以资源条件做保证,通过努力能够实现。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相结合,使计划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科学性。

其次,要有应变措施。

第三,要有备选方案

如美国的米德公司有3套(A、B、C)短期计划。A计划是“激进的”,B计划是“基本的”,C计划是“保守的”。

3.消除计划隔阂

“计划隔阂”是指存在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个人之间的有关期望、目标和基本观念的分歧。各个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出发点不同,他们对于计划的目标、步骤等的理解也会不同这也会导致计划隔阂的产生。

4.填补计划空隙

“计划空隙”是指在企业内部由于缺乏充分的信息沟通而造成某些管理层次对总目标,计划的前提、策略、政策,上下级的计划等方面的不了解。

首先,计划信息应当尽可能具体和详尽。

其次,上级主管人员应向下级阐明并解释计划。

第三,尽可能地给下级参与计划的机会。 让计划工作人员和主要下级人员一起制定计划、建立计划工作委员会、成立管理俱乐部。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