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国际化
1.经济国际化的概述
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国界,与别国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的经济发展过程。经济国际化是动态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就出现了初级阶段的经济国际化。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阶段,资本和商品的国际流动更加扩大,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济国际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商品国际化、到资本国际化、再到生产国际化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国际化潮流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高涨,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取得全新的突破,知识信息网络化,全球贸易自由化,金融资本国际化,生产体系跨国化和运行机制趋同化等方面趋势都有了空前的加强,经济国际化进程迈向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表现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国际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其核心内容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主要包括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政策、体制和技术标准的国际化等方面。企业经营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基础,经济国际化发展受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制约,良好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必然会推进一国经济国际化进程,反之,则会制约经济国际化进程。另外,经济国际化也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外向型发展战略和自由贸易体制,有利于促进经济国际化发展;而内向型发展战略和保护型贸易体制,则会延缓经济国际化的发展。经济国际化表现为一国不断开放其国内市场和国内经济逐步融入国际经济的过程。是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互动的结果。在国内经济承受力允许的范围内,开放的程度越高,经济国际化进度就愈快。
2.经济国际化的内涵
1.产业国际化
当代国际分工早已从产业之间的分工深化到产业内的分工, 即同一产业不同商品生产上的分工;近年来,进一步出现了同一商品不同零部件生产上的分工、甚至出现了同一零部件不同生产工序上的分工。这样,一个地区不必具备整个产业的某种优势,只要具备该产业某种商品、某种零部件、甚至某种工序生产上的优势,就可以参与国际竞争。同时,由于各生产环节和生产地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跨国公司在利益驱动下,产业的跨国转移不断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地区可以从某种工序、某种零部件、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去承接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生产,通过开发区的设立和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进一步形成国际产业的集聚之地。
传统分工的国别边界已经明显弱化,企业而不是国家成为分工的主体,跨国公司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微观基础与主导力量:大型跨国公司日益倾向于更加狭隘的专业化, 集中在知识密集、非有形的产品设计、研究和开发、管理服务及营销和品牌管理等增值环节,而将更多的生产性环节分包给世界各地的合同制造商,甚至完全退出生产。
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产业转移的加快缘自技术进步的加快。当代制造业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的零部件和生产阶段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可分性,加工链或者价值链也就越拉越长。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同一产品可以同时分布在十几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生产,使得每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发挥其技术、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最终产品最终也就成为一种各国协作生产的“国际性 产品”。可见,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国际分工已经从19世纪追求资源效益为目的的国际分工,发展到二战后以规模效效益为核心的专业化分工,又进一步在当代形成了一种以价值链为纽带的新的国际分工。而通讯、运输费用的降低,进一步改写了产业的地理配置。
2.贸易国际化
据联合国的统计,在不断快速增长的每年近10万亿美元的世界贸易中,有三分之二是跨国公司参与的,其中三分之一是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另外三分之一在跨国公司与非跨国公司之间发生 以跨国公司为主的这种国际贸易既跨越了国界,又有很大一部分,例如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是在公司内部进行的:跨国公司是如此强大,《财富》500强排名靠前的通用、福特等汽车公司.它们的资产在6000亿美元以上,折算成人民币,这两家跨国公司的资产就相当于我国一年的GDP。如此实力强大又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布点的跨国公司,早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宰。它们非但控制着某些原材料、商品和零部件的流向流量,而且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避免市场失灵,把一部分世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置于公司内部或者公司可以控制的范围里进行。
这样,跨国公司充分发挥了其内部化的优势. 以最大限度地节省交易成本和回避风险。当代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包括它们的子公司在内共有38万家,绝不只是500强 但是,我们也应当头脑清楚地意识到,要不失时机地把浅加工发展到深加工,把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双低型”加工贸易及时推进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双高型”加工贸易.并进而在引进技术吸收技术甚至创新技术的同时, 发展有自己知识产权有自己品牌的一般贸易出口。也就是说.目前阶段我们要抓住跨国公司为我们带来的契机,借跨国公司之船出海。当我们熟悉了国际市场的销售情况积累了贸易经验以后,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发展我们有自己品牌有自己技术的跨国公司。只有这样,才能从借船出海提升到造船出海。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0)的成立,标志着一个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市场的形成:要发展国际贸易,就不得不遵循WT0的许多规则。2004年12月11日起,中国从人世后三年的过渡期进入到后过渡期,其它WTO的成员方对我们是不是遵守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的出口可能会遭受更多的“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干扰,同时我们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开放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在贸易国际化的过程中,要更加严格的按照WTO的规则办事。
3.资本国际化
自1994年以来,全球跨国并购大幅度升级.成为当今国际直接投资最重要的方式,2000年的跨国公司并购总值占到了FDI流入总量的90%。国际问的直接投资以前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互相投资,或者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80年代,所有外国投资的95%都是从 发达国家流出,然后又由它们吸收75%的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仅有25%。这种趋势在近些年发生了逆转。一方面流向发 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在增加,1996年已达到占整个投资的37% ;另一方面,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向工业发达国家投资和发展中国家互相投资的现象。从1990 年到1995年,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增长幅度已经达到35% 。而对跨国并购而言,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经济实体的跨国并购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尝试借助跨国并购引进外来直接投资,而且积极鼓励本国企业通过并购外国企业实现其全球化战略。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1年至2001年,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每年只有12亿美元,仅占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3.4%。2003年我国以并购方式吸引外资的比例仅为5%左右, 大大低于国际上80% 的平均水平,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全球游资充裕,这为外资并购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逐步结束和中国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外国资本进入中国的领域和范围将更宽广,政策将更宽松,这也将为外资并购创造更好的环境。中国外资并购市场未来将展现出良好的市场活力。实际上,中国在吸收外资方面已经创造出各种形式的外资并购模式,如资产打包出售、债权转让股权、偿债式并购等等。投资领域的自由化和国际化,并不是指单纯地引进外资而是实现资本的双向流动,使得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渐趋平衡。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我国累计海外投资额只相当于日本的1%,美国的0.5%,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0.15%,这既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相称,也与我国每年引进外资的规模不平衡。据统计,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发达国家为1:1.14,发展中国家为1:0.13, 而我国仅为1:0.09。此外,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并且境外并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3年,我国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对外投资8.34亿美元, 占当年中方协议投资额的四成。通过收购销售网络和技术专利,建立研发中心和工业园区等,海尔、TCL、春兰等优秀企业,已经具备了跨国公司的雏形。
4.人才国际化
人才国际化的内含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人才国际化;二是人才素质国际化;三是人才活动空间国际化:在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中,人才流动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争.地区概念,国界概念已越来越模糊:在世界经济竞争中,人才处于关键地位,谁拥有数量多、质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谁就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各国各地区为开拓国际市场都需要有国际素质的人才,需要一大批通晓国际规则、具备文化沟通能力和战略思维及世界眼光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掌握现代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具备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民主、科学的决策能力,从而获得优良的管理效益。经济国际化不仅改变全球资本和技术配置的格局,也为 人才的国际化流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人才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将更加便利,优秀人才施展才能的机会大量增加,人才竞争也更加激烈,这就极大地促进了全球人才的流动。
在引进优秀人才的竞争中, 发达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美国2000年5月公布人才引进计划,科技人才引进名额由现在每年l1.5万人增加到20万人, 同时取消了外国技术人员到美国必须签证的限制。
3.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种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和深入地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从而出现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间高度依赖和融合的表现。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在科技和生产力达到更高水平,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首先从世界经济联系的范围和广度来看,世界经济全球化囊括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其次,在经济的国际化中,参与者多是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一般都是被迫卷入的。而冷战结束后,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大潮;而全球市场规则的建设,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又为市场力量和市场经济制度的扩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经济全球化才可能成为现实。最后,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相互渗透呈现全方位的发展状态,一国经济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大国经济的变化,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渡及影啊他国,乃至全世界。再用经济国际化显然己不能准确概括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的状态。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十分广泛,技术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经济全球化的范畴。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在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直接投资等各领域的全球化。而这些领域的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整体全球化的各个侧面,它们各有其特点。新科技成果在全球的广泛扩散和全球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也是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以来推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阶段的重要动力,或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因素。这些因素是世界经济发展到全球化阶段的必然表现。
从以上对经济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内涵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经济国际化” 指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过程,它反映的是一个相对封闭或有限开放的国民经济走向高度开放的途径和结果。“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成一个统一的、紧密联系的经济运行体的过程,是一个更大规模和更紧密合作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两者联系主要表现为: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奏,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国际化发展和延伸到全球范围,是全球范围的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高级阶段,是经济国际化发展到新的高度的表现,也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都是反映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过程,二者均是指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一种客观状态。
4.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
(1)经济国际化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全球化则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经济国际化时期,各国之间主要以商品和资本流动,尤其是资本输出作为经济交往的纽带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互补关系。以垂直型的国际劳动分工为基础;而经济全球化阶段,在商品贸易、资本输出成倍增长的同时,国外直接投资、服务贸易、科技转让、信息传播、人员交流都迅猛发展,以水平型国际分工为基础,形成发达的世界市场经济。
(2)经济国际化时期,国家经济之间为线型联结方式是双边的经济交往。国际经济强调国家主权,国际经济联系的主体主要为国家,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实质是国家层面的关系。各个国家的市场仍然受到主权国家的保护和调节,公司受国家严格的对外经济管制政策的约束,对外经济交往主要在两国的公司之间进行,体现的是公司的外部联系和交换关系。
与此同时,无论就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言,还是从跨国经营的企业来看,国际经济活动及其国籍归属都是比较明确的,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划分也是比较清晰的。各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仍处于分立状态,只能通过国家间的贸易关系进入别国的国内市场;而经济全球化阶段,国家经济之间为全方位的联结方式是多边的经济交融。国家主权受到削弱,各国之间经济交往的纽带或渠道越来越多。这种联系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各个国家的市场虽然受到国家主权的保护和词节,但各国的经济决策权要受到某种制约和限制,要遵守共同的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国家之外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等非国家经济主体成为重要的经济主体形式,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已成世界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的是企业内部的交融关系,是企业层面的经济关系。各国的国内市场有双重属性,它既是本国的,又是国际的,以同时作为世界市场的一个直接组成部分存在为重要特征,即通常所说的国内市场的国际化。
(3)经济国际化现象在国家与地区问经常出现。经济国际化是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角度出发,研究一国或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过程和程度。而经济全球化囊括了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全球化是从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角度出发,研究全球性经济同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比以往任何时期都离不开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而独立发展。
5.经济国际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或称全球经济一体化,它指各国国民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取消歧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狭义的经济一体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或称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间不断消除或降低彼此间经济政策与体制的差异,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经济的过程。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拓展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由于在现阶段甚至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各主体间的经济利益也大不相同,社会制度也有差别,国家民族观念仍根深蒂固,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经济一体化。因此只能先在区域实现一体化。只要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继续存在,区域集团化就会存在,它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并不相背离。区域集团的发展推动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世界经济一体化可以将区域集团化的成果作为更广泛、更普遍的全球制度的基础。两者在发展方向上是一致的,差别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空间上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局部实践,在时间上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阶段性探索。因此,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欧盟一体化的成功对世界经济发展在现阶段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和方向起了巨大的示范效果和推动作用,它可以视为是一体化在特定地区的缩影。
从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来看,它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生产方式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它是比邻国家间或有较为特别关系的国家与地区间为了共同的发展,积极协调彼此间的经贸政策,加快货物、资本、服务等的自由流动的结果。经济国际化具有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国都在扩大对外开放,相互贸易、相互投资蓬勃发展,国际分工越来越细,相互协作日益增强,相互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越来越密切,都争取与世界经济接轨与融合。经济国际化中的超越国界向外延伸,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并不等于经济一体化中的经济联合或结合为一体;紧密联系、互相依赖也不一定都建立经济联合体。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总有排他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但是,所有区域性经济集团都不愿闭关自守,都要进入其他区域,又都无一例外地实行对外开放,走向世界。就连经济一体化的典型代表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也在逐步消除壁垒,向世界开放。
在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地区、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和联系不断加强,必然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合创造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从而产生一些区域性经济集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不但会加深成员国之间的密切关系,推动区域内的国际化,而且会对区域外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辐射作用,促使区域范围的扩大,对区域外各国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引起联锁反应,促进更大范围内的经济国际化迅猛发展。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可以看出,经济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它们既有区别而相对独立,又有联系而关系密切,既非简单趋同又非完全对立。实质上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对外开放和经济国际化,就没有经济一体化;没有经济一体化,经济国际化也很难全面、快速发展。经济国际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的国际化。
6.我国应对经济国际化的策略
第一,因应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实行“参与”和“承接”并举互补对策。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一是以跨国兼并和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巩固和扩大垄断地位。二是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突破传统的国家和产业边界向产品生产“价值链”层面的深化,通过产权性和非产权性联系,把发展中国家那些具有突出比较优势和竞争潜力企业和生产环节整合进其全球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主要是以“强强联合”的产业整合和产品与服务“价值链”的分拆“外包”这两种形式推进的。沿海地区是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发达地区,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乏技术先进、有相当实力和竞争力的公司和企业集团。这类企业凭借自身实力,依托大国市场和发展潜力优势,是有条件因应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实行“参与整合”和承接转移并举和互补的对策。通过与跨国公司的战略结盟,加快崛起,填补我国在世界500强中制造业企业的“空白”。一旦实现“零的突破”,崛起为世界量级的集团企业,就能为我国本土中小企业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环境。如“宝钢”、“扬子—巴斯夫”等国际级企业集团,就是世界500强的近期“候补者”。中小型企业也要抓住机遇,承接转移,加快发展。沙钢集团利用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布局调整,整体拆迁购买该公司的炼钢设备,迅速提高了技术层次和市场竞争力。“参与”和“承接”并举互补,加快静态比较优势改造成动态比较优势,就能逐步解脱在国际产业链低附加值环节的锁定。
第二,加快自主技术创新的基础和能力建设。外向发展对跨国公司的依附和低附加值输出,根源在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出口产品本地品牌少。目前,我国一般贸易多为“贴牌生产”,加工贸易用的是外国品牌。高档产品主要依赖国外核心技术引进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加工组装。加强自主技术创新的基础和能力建设,关键要加大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技能培训的投入以及R&D投入,不但要重视培养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创意、设计、研发的尖端人才,还要重视训练出数量更多的精于操作的技能型人才。要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职称、唯身份”的狭隘人才观,建立起不拘一格、选贤用能的机制,形成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和氛围。要加快人力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的转变、科技和教育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人力资本和人才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变,把这“三大转变”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和基础。
第三,以资源集约、产出效益和环境效应为标准,从“引资”转向“选资”。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趋大,资源瓶颈约束趋紧。经济技术开发区本来是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有效载体,太多太滥就失去了它原来应有的作用。去年的清理整顿切断了开发区泛滥,相互攀比,恶性竞争的根基,创造了回归其作为“成长核”原点环境,从而保证了国家级和省级以上重点开发区能够以尽量用最少的土地占有、最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用尽量高新的技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发展。许多城市和地区以这一次宏观调控为契机,积极探索“零土地”招商引资途径,开始从“引资”向“选资”的转变。招商考核办法也进行了修改,从原先注重资金到位率,增加了对项目质量的评价,项目甄别增加了成长性、投入产出率、资源消耗、污染等标准,充分发挥人力、人才和人文资源优势吸引外商投资,发展资源消耗低、投入产出比高、环境污染小的集约型工业和环保型产业,成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导向。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走出去”建立国际战略资源供应基地。外电报道,中国和印度这两个经济崛起的大国加入了与美、欧、日的全球石油争夺战,中国正积极开展“资源外交”等等。我国加入WTO的“后效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合作机制,为我国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比以前更加有利的国际制度环境。中东、中亚、西非、俄罗斯等石油富集和拉美、大洋洲等矿产资源富集的区域,是我国“走出去”的重点目标区。我国不必讳言“走出去”建立国际战略资源供应基地的目标,因为中国的经济崛起,奉行尊重别国主权的和平外交方针,坚持互利互惠、共同开发、利益共享、实现双赢的经济技术合作原则,愿意让其他国家合理分享中国崛起的利益。这完全不同于历史和现实的霸权国家的强取豪夺,以损害资源国的发展谋求自己的垄断发展。建立国际战略资源供应基地,是提高我国“走出去”水平的战略举措,也是“走出去”的战略重点和难点。国家发展战略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协调,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要形成合力,国家级企业集团要“走出去”,地方级企业也要努力“走出去”,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第五,工业化形态与景观形态的关系。新型工业化产业形态是明晰的,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兼有规模、效益、品牌和国际竞争力,形成园林化国土与集聚化产业协调和谐的空间结构和景观形态。农业和农村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作为不可或缺的景观和生态平衡空间升华到极其重要的高度。在人口密集,土地和水等资源和环境支撑力不足、承受力脆弱,尤其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坚定不移、始终不懈地努力使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能给后人留下赞叹,而不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