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
1.什么是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是指用于销售蔬菜、瓜果、水产品、禽蛋、肉类及其制品、粮油及其制品、豆制品、熟食、调味品、土特产等各类农产品和食品的以零售经营为主的固定场所。
2.农贸市场的属性和地位
农贸市场与其他商业业态一样具有众多属性和明晰的社会地位,但主要的属性有两个方面,
一是农贸市场物业的拥有者和商品经营者追求租赁和经营收益的最大化,使其具有明显的经济属性;
二是作为城乡居民“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它同时太具有社会性和很强的公益性。
就其社会地位而言,农贸市场与其他商业业态的功能相比,社会价值的取向更能体现政府形象,政府通常将其作为“民生工程”、“再就业工程”、“三农问题”等工作的平台,以此促进城市发展,展示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
3.农贸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1]
农贸市场作为一种传统的商业业态,存在很多制约其健康稳定发展的因素,有硬件的因素,也有软件的因素。这些因素无论在大城市发展成熟的市场还是在中小城镇发展滞后的市场都具有很多共性,主要制约因素如下:
1、市场基础设施陈旧:很多农贸市场建设年限已久,建筑物显得十分陈旧,加上管理不善,致使市场变得“脏乱差”;场内摊档位十分陈旧,有的甚至是临时搭建的台位;市场的水电设施和排污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营的需要,它已经成为影响市场形象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基础设施陈旧、排污能力差、经营和购物环境差,使部分市场的人气和经营效益每况日下。因此改善基础设施成为多数市场实行升级改造的主要措施。
2、市场业种配置和布局不合理:这因素属于制约市场发展的硬件因素。很多市场自从建立以来,其业种配置和布局就很少根据市场消费环境变化而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导致多数市场长期以来的经济效益难以达到质的飞跃,有的市场更是因此显得经营惨淡。
3、市场收益率低:农贸市场带有很大部分公益性质,为实现政府所要求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往往是投入大、收入小,致使市场日渐破败,甚至改造升级后其经济效益不升反降。农贸市场的盈利模式单一是致使市场收益率低的另一重要原因,目前农贸市场的经营收入是以租金收入为主,由于市场租金提升有限,市场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使市场的租金收入长期以来难以得到提升。
4、市场竞争加剧,新型商业业态分走客源:随着城市大型超市、购物广场、连锁专卖店、生鲜超市以及便利店的增加,以及部分农贸市场实行 “农改超”经营模式,它们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质的服务,整洁的环境,齐全的商品吸引着大批经营户和消费群体,这对传统农贸市场,特别是购物环境较差的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
5、人才制约农贸市场行业的发展: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水平。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农贸市场行业是一个“夕阳”行业,对农贸市场的认识是很低层次的行业、工作环境脏乱差、发展前景有限,导致农贸市场长期以来吸引不了专业的人才。没有了一流的人才,一方面使市场的经营缺乏战略性规划,另一方面使市场管理人员难以正确理解落实公司的发展措施,即执行力度不够。
4.农贸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1]
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或城市传统农贸市场将逐步退出市场舞台。目前,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区在城市商业发展规划中已不再规划新的农贸市场,而以其他新型业态取而代之,对已有的农贸市场都要求进行升级改造,比如:新型街市、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改超等等。
在短暂的时间内,农贸市场在城市里仍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而在城镇、市郊等区域发挥主导作用。从长远看,农贸市场升级、转型、甚至退出历史舞台是不可避免的,过去七、八年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已经在新型农贸市场的构建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而这些有益的经验很值得其他市场借鉴。
纵观国内农贸市场的历史演变,总结先进地区品牌市场、创新型市场的做法,农贸市场未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多元化主权主体、复合化混业经营、专业化特色彰显、连锁化品牌扩张、综合化市场服务、电子化交易方式、地区化兼并重组。
5.创新型农贸市场的操作思路[1]
基于以上分析的农贸市场属性、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作为农贸市场的经营者,转变保守、凝固、夕阳的思维,对创建新型农贸市场是十分重要的。但求变时,农贸市场都要符合地方政策、遵守国家法规、适应当地市场环境,更要统筹考虑农贸市场产权人、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关系,量力而行,这一点特别考验经营者的能力和魄力。
综合全国各地在构建创新型农贸市场的一些零散经验,产权结构、经营模式、品牌运营、市场服务创新、商业业态重构、商品业种比重调整等方面都是农贸市场求变的重要思路。下面谈一下几个重点操作思路。
1、商业业态重构
任何一种商业业态要想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比如:传统的百货业近年来向超市、大型购物中心转变中焕发新的生机。农贸市场这种商业业态,尤其是周边市场环境,消费者购买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农贸市场物业,更需要在业态组合上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向复合型转变。比如有的市场处于商业旺地,适时将其打造成复合性物业,包括设置肉菜生活街市、传统百货、专业商场、经济型酒店等业态,其竞争优势和商业价值远不是单一农贸市场物业可以比拟的。
农贸市场作为一种简单的商业业态,要转变为具有很大规模、服务更多目标客户、提供更多的商品,以及在经营方式和服务功能有所创新的新型业态,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资金风险和经营压力。这说明不是任何农贸市场都适合进行业态重构。它必须满足几个条件:一是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二是有成熟的商业经营和消费环境;三是市场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实行业态重构时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显得尤为关键。
2、业种配置和布局重新调整
农贸市场现行的经营创新中,无论是商业业态重构、转变经营模式,还是经营权出售、物业招投标等不是对每个地区、每一地段都可以推行使用的,但对每个市场的业种配置和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却适合每个市场的经营创新,这种思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成本低、风险低,而且可以通过持续调整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业种配置调整就是调整业种数量的比例,即对市场需求大、盈利能力强、能够带动其他业种需求的业种适当增加经营规模;反之,市场需求低、影响市场形象的业种适当减少经营规模。一般农贸市场的核心业种为肉类、水产、水果和干货等四大类,其他辅助业种包括杂货、粮油、水果、鲜花和熟食等若干类。地处市郊、偏远城镇或农村等地的农贸市场,由于购物没有市中心方便、多选择,往往一个农贸市场就是该地区的购物中心,因此这类农贸市场的业种配置要齐全,而且适当增加一些特殊的业种,比如农村的市场可配置农资销售的业种。
地处城市中心的农贸市场,由于其他新型商业业态的竞争,农贸市场的作用和地位不再那么突出,因此这类农贸市场的业种配置主要突出消费者对新鲜农产品的需求,同时结合市民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可增加一些特殊业种,比如绿色食品、鲜花、包点、报亭以及墟日街市等等。
布局调整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核心业种与非核心业种相互搭配,这两种类型业种相互搭配可带旺整个市场的人气,避免市场出现死角;二是业种位置摆放,合理的位置摆放有利于释放核心业种的最大市场价值,也有利于突出非核心业种应有的市场价值,总体上有利于提高市场的形象。
作为市场物业的经营管理公司必须随时掌握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取向以及农贸市场内各种业种的赢利能力,适时指导推出每个市场业种所占物业比例的规划,引进市场潜力大的新业种,不断挖潜农贸更多的市场价值。
3、低成本市场扩张
很多农贸市场经营者通过产权改革、资本重组和兼并重组等形式,成立农贸市场开发、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逐步打造农贸市场经营品牌,为实现快速的市场扩建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深圳民润农产品配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通过一系列重组兼并、整合和多种连锁经营模式,形成了“民润”的连锁品牌,这为以后向珠三角、全省的扩展和辐射全国奠定了基础。民润的市场扩张是不是低成本的扩张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传统的农贸市场的发展要达到一个新的台阶,民润的扩张模式是值得借鉴的,但是要注意扩张成本,这就涉及到低成本扩张。
那么,什么是低成本市场扩张呢?即以公司品牌为依托,输出成熟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通过托管、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对公司外的农贸市场物业的经营管理的目标。这种方法,公司不需大的投入,只要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调研评估,如果经济回报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再选派合适的经营管理人员进驻,即可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通过低成本扩张的办法托管别的市场可以不限地区,不限市场物业的所有制形式,值得农贸市场经营者尝试。
4、增加配送功能
当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交易日趋活跃,城乡居民对鲜活农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对绿色食品、无公害农副产品、放心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消费者更青睐到知名品牌商家以期得到安全、放心的食品并享受到快捷、便利的增值服务。可以预测,作为传统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要想在商品经济的市场中获得较高的成长性,拥有自己的品牌,走连锁经营的发展之路,显然也是创新中求成长的重要之路。
农贸市场要想实施农产品专卖品牌之路,首先要拥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市场公司近期已引进物流陪送的专业人员,正在为在果菜批发市场成立自营的陪送中心做前期的规划和准备,同时也在积极寻找拥有上、下游产业键的合适战略合作伙伴,公司希望通过这一向相关产业延伸的举措,为未来发展以及获得较高的成长性奠定基础。
总之,市场公司在构建创新型农贸市场中只是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具体的实施还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还需要市政府、集团公司以及相关各方的支持、理解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司通过构建创新型农贸市场获得更好的经营管理效果。
5、连锁化品牌经营
目前,在多数发达国家,无论何种业态,基本上都采用连锁经营方式;在国内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零售业连锁品牌化经营正处快速发展期,并逐渐扩展到各种零售业包括农贸市场。连锁化经营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有利于形成规范统一的市场形象,打造知名的市场经营品牌,通过对市场的统一管理,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市场信息、资源和管理经验快速有效的传递和共享。基于此,连锁化品牌经营将是农贸市场转变传统经营模式的重要趋势。
6、集群化和地区化兼并重组
目前农贸市场的运营模式有两种:一是集群化运营,即通过成立农贸市场专营公司来经营管理多个农贸市场;二是个体化运营,即不是以公司形式进行经营管理,经营者或产权者仅运营1到2个农贸市场。随着政府对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进一步规范优化,以及各种农产品零售业竞争的加剧,个体化运营的农贸市场由于分散、形式多样、管理混乱,难以保证农产品流通安全,与集群化经营的农贸市场相比,其竞争优势较小。因此,通过集群化经营优化市场布局、扩大经营规模、增强服务功能已成为农贸市场新的发展趋势。
要实现农贸市场集群化经营,地区化兼并重组是一条重要途径,主要方式有托管、并购和合作经营等。一方面有利于对分散的农贸市场实行统一管理,保证农产品流通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公司化运营,实行规范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农贸市场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