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信息孤岛

百科 > 信息管理术语 > 信息孤岛

1.信息孤岛的概述

所谓的“信息孤岛”,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应当看到,在整个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过程中,企业的IT应用也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前进。但与企业的其它变革明显不同的是,IT应用的变化速度更快,也就是说,企业进行的每一次局部的IT应用都可能与以前的应用不配套,也可能与以后的“更高级”的应用不兼容。因此,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孤岛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

从企业的自身原因分析,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大多缺乏长远与统筹规划,不同阶段只考虑各种局部需求,造成了各种不同应用系统的盲目引进,如其中有上级部门下发推广的,也有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引进的等渠道。由于大多数应用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技术和数据标准,数据不能自动传递,缺乏有效的关联和共享,从而形成一个个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

2.信息孤岛的弊端

信息孤岛的存在所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导致信息的多口采集、重复输入以及多头使用和维护,信息更新的同步性差,从而影响了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并使企业的信息资源拆乱分散和大量冗余,信息使用和管理效率低下,且失去了统一的、准确的依据。其次是由于缺乏业务功能交互与信息共享,致使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脱节,结果造成账账不符、账物不符,不仅难以进行准确的财务核算,而且难以对业务过程及业务标准实施有效监控,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造成计划失控、库存过量、采购与销售环节的暗箱操作等现象,给企业带来无效劳动、资源浪费和效益流失等严重后果。再次是孤立的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地提供跨部门、跨系统的综合性信息,各类数据不能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局部的信息不能提升为管理知识,以致对企业的决策支持只能流于空谈。同时由于企业信息孤岛的存在,还将影响信息化的集团化、行业化应用。

3.信息孤岛的类型

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存在各种类型的信息孤岛。大体可分为数据孤岛、系统孤岛、业务孤岛、管控孤岛四种类型。

(一)数据孤岛

数据孤岛是最普遍的形式,存在于所有需要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的系统之间。随着企业计算机技术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同软件间,尤其是不同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设计、管理、生产的数据不能进行交流,数据出现脱节,即产生信息孤岛,势必给企业的运用带来信息需要重复多次的输入、信息存在很大的冗余、大量的垃圾信息、信息交流的一致性无法保证等困难。

(二)系统孤岛

系统孤岛指在一定范围内,需要集成的系统之间相互孤立的现象。原先各自为政所实施的局部应用使得各系统之间彼此独立,信息不能共享,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有条件的企业投入资金将以前的系统重新升级、设计,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业务可以跨部门按照流程顺序执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有新的系统要上,又发现这些系统所需要的数据不能从现有系统中提取,仍然要从现有系统统计打印出来再输入到新系统中,又出现了信息孤岛。

(三)业务孤岛

业务孤岛表现为企业业务不能通过网络系统完整、顺利的执行和处理。在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和网络环境的建设中,以企业发展为目标的信息化要求日益迫切,企业的业务需要在统一的环境下,在部门之间进行处理。企业里经常遇到的头痛问题是“产供销严重脱节”、“财务账与实物账不同步”,其实质就是生产流程、供应流程、销售流程财务流程都是孤立运行,没有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信息孤岛的要害就是割断了本来是密切相连的业务流程,不能满足企业业务处理的需要。

(四)管控孤岛

管控孤岛指智能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之间脱离的现象,影响控制系统作用的发挥。企业需要向其上级主管部门上报企业的经营情况、接收上级的各种指令和计划,同时管理层也需要通过信息系统了解和掌握现有信息做出明确的决断,然而由于信息孤岛的存在不能满足信息共享需要。信息孤岛的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使企业在进行新一轮投入时,难于决断。

4.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

(一)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欧美等信息化启动比较早的国家来看,信息化的实施和应用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建立起来的。企业信息化有一个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在计算机应用的初级阶段,人们容易从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而围绕一项项业务工作,开发或引进一个个应用系统。这些分散开发或引进的应用系统,一般不会统一考虑数据标准或信息共享问题,追求实用快上的目标而导致信息孤岛不断产生。

(二)认识误区

长期以来,许多机构把现代化建设看作是拥有大量计算机设备即可,经费投资方向自然而然地偏向于计算机基础设备,而忽略信息资源的建设,造成购置的信息基础设施闲置、资源浪费、信息化建设进入重硬轻软的认识误区,导致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现象。

(三)需求不到位

信息资源是为了服务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支持普通员工的业务操作。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一方面缺乏对企业内部员工的信息需求的了解,另一方面企业员工还没有形成主动的信息需求意识,缺乏将自身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的动力。即使提出较明确信息需求,但由于信息共享度差,信息价值低,这种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缺乏信息需求动力是信息孤岛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四)标准不统一

信息化起步早的企业,10年前甚至20年前就开始实施面向业务操作层面的部门业务计算机应用,这些企业的部门主要从部门内部的业务出发,开发满足部门业务操作的管理系统,每建立一个应用系统就单独建立一个数据库,这样不同的应用就拥有不同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可能来自不同的厂商、不同版本,各个数据库自成体系,互相之间没有联系,数据编码和信息标准也不统一。

(五)管理体制问题

若从深层原因看,是管理的条条框框阻碍了信息的畅通。企业的职能部门分管了企业的各项业务,无意中也分隔了企业内的原本应该统一的信息数据。因为管理信息化需求的不同,提交者关心的重点缺乏全局观,企业统一的业务流也未能反映到全部的信息系统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孤岛也是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管理上的“孤岛”的映射。

5.信息孤岛解决对策分析

(一)理顺企业的数据流

信息系统的实施是建立在完善的基础数据之上的,而信息系统的成功运行则是基于对基础数据的科学管理。企业信息化作为一个严密的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是以各业务环节数据的完整和准确为基础的。理顺企业的数据流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信息化建设利用技术的手段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融人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在这个过程中将最终实现对财务、物流、业务流程、成本核算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

因此要明确部门间哪些数据需要共享,哪些数据要上报企业领导,哪些部门需要获取外部的知识或信息,企业的哪些数据需要对外发布和宣传,哪些数据需要保密,子公司要与总公司交换哪些数据等等。当数据流理顺后,相应的业务管理流程也就一目了然,管理流程也就理J颐了。

(二)统一进行信息资源规划

建立信息资源建设统筹协调机构,对信息资源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及统一部署,建立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改变各机构各部门自行其事现象。机构内部的各种资源的配置要从整体优化的角度考虑,资金、设备、技术、人员、信息等要素的投入要达到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的可持续使用。这样有助于解决信息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及开发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有助于管理者通过对系统内外界环境的分析,从全局上把握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向及目标,采用有效手段配置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分布合理,通过制定信息战略目标、重点和策略来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活动,使之形成合力,实现组织高效率运作及长远目标规划

(三)通过集成平台实现系统应用的集成

集成平台是可以适应于不同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的通用工具,就是通过企业应用集成技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公共数据、应用软件、硬件和各种标准联合起来,在不同企业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使它们像一个整体一样进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当在多个企业系统之间进行商务交易的时候,集成平台也可以为不同企业之间实现系统集成。当前随着信息系统的集成技术的发展,由系统集成观带动信息集成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集成范围由企业内部逐步扩展到企业外部。信息系统一般通过分类、归并和汇总等操作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深度集成,数据仓库的数据深度集成技术还包括切片(slice)、钻取(dril1)和旋转(rotate)等,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系列模式分析等都是信息深度集成的高级应用技术。信息的深度集成目的是为了得到对企业管理者和决策有价值的信息。信息集成广度一般可以从集成的时间、地区、职能部门等多个侧面进行描述。对信息适度范围的集成可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信息孤岛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对现存的信息孤岛采用集成的方式,对个别无法集成的旧系统采用替换升级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必要时从规划开始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造。通过统一的信息化规划,保证信息标准的统一和来源的唯一性,在满足目前信息化需求的同时为将来实施新的系统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实施新系统时遵循统一标准实现系统之间的集成和信息共享,避免出现新的信息孤岛。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