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1.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简介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Group)Company )是国家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总部设在北京。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1996年分设的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及1999年成立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下设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及保险职业学院、成都保险学校等多家公司和机构。其任务,除了通过所属公司经营发展、不断强化寿险和资产管理等主营业务外,还着力进行资本运作,不断拓展新的业务,致力于建设成为一家资源配置合理、综合优势明显,主业特强、适度多元,备受社会与业界尊重的内含价值高、核心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足的国际金融保险集团。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2005年,寿险保费收入达到1898.53亿元,境内业务占寿险市场份额的 51.02%;总资产达到7247.47亿元,约占全国保险业总资产的47%;可运用资金超过6600亿元,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已连续四年入选《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2003年,中国人寿在《欧洲货币》杂志对亚洲企业的评选中,被评为亚洲最好的保险公司。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共同组织评选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中国人寿已连续三年成为中国十大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目前已高达486.67亿元。在世界权威品牌评审机构“超级品牌组织”首度在中国举办的超级品牌评选中,中国人寿同时获得“超级品牌”荣誉奖和“行业特别奖”、“本土品牌成就奖”三项殊荣。所属寿险股份公司2003年12月在纽约、香港两地同步上市,成为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寿险公司和第一家在境外两地同步上市的中国金融企业,并创下当年全球最大融资规模纪录。
2009年全球《财富》500强排行榜中由于金融危机的重创,在国际上很多金融机构市值惨遭缩水、品牌价值一落千丈的情况下,2009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排名仍较2008年度提升26位,位列133位,“中国人寿”品牌价值由2008年的668.72亿元人民币上升至824.37亿元人民币。截至2009年9月22日,中国人寿市值达到1203亿美元、8220亿元人民币,居2009年《金融时报》全球市值500强企业第31位,为全球寿险公司之首。[1]
2.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秉承“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遵循“诚信为本、稳健经营”的企业宗旨,恪守“创新、拼搏、务实、奉献”的企业精神,把“与客户同忧乐”作为企业价值观,以“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精神,努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型现代金融保险集团,致力于造福社会大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
3.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成员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包括: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
- [中国人寿财产管理有限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Limited)
- 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Overseas Co., Lit)
-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fe 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 Co.,Ltd)
-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fe Pension Company Limited)
4.中国人寿公司文化内涵
- “成”是指“成就”、“成功”、“实现”和“完善”。
- “达”是指“通达”、“达到”。“达”字用在这里也有“成就”、“完善”的含义。
- “为”指“成全”、“维护”、“关爱”、“帮助”。
- “己”指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及其全体成员。
- “人”泛指与“己”有联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的集体或个人。
“成己为人”一方面是说,不断完善和壮大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客户和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是说,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壮大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客户和社会服务。就内部关系而言,“成己为人”强调公司和公司成员的共同发展进步;要求每个成员加强学习,增长才干,共同把公司建设好;要求公司注意调动和保持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努力做到公司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协调统一。就公司与客户和社会的关系而言,“成己为人”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寿的社会责任感,强调公司发展壮大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完善的人寿保险服务,反映了公司的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人寿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切实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客户需求。
就公司与其竞争对手的关系而言,“成己为人”主要意味着中国人寿将竞争对手看作共同发展中国寿险业的伙伴,意味着中国人寿将以身作则,遵循公平竞争原则,规范自己,完善自己,勇于进取,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以促进整个行业经营水平的提高。
“成人达己”是说,只有成就和帮助他人,才能发展和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标。
就企业内部个体之间的关系而言,“成人达己”强调造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就企业内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而言,“成人达己” 意指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才能把公司建设好;只有齐心协力把公司建设好了,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就公司与客户及社会的关系而言,“成人达己”指只有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寿险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寿险需求,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这一点充分反映了自身的成就对客户、对社会的依赖关系,强调自身的成就建立在成就他人的基础之上,符合寿险业的服务性特点。 就公司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来说,“成人达己”意味着中国人寿愿意在公平竞争的规则之下与对方携手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双成”理念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双成”是一个动态标准
“双成”理念是中国人寿处理企业内外事务的根本标准。 “成”是一个动态的标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知识的不断更新,寿险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中国人寿“成”的标准将不断提高。不管是“成人”还是“成己”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与时俱进。
2.“双成”是一种发展境界
“双成”是中国人寿追求的最高境界。它强调突破一己之限制,把发展和提高自己作为帮助他人的前提条件,通过成就他人来发展自己的事业。由于超越了自我,企业和个人必然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双成”即“互相成就”、“共同发展”。对中国人寿来说,“双成”境界表达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就是衷心希望并永远致力于中国人寿内部与外部、他人与自己互相成就、共同发展。这种海纳百川、宽厚包容、以天下为己任的态度表现了中国人寿作为一个大型现代化寿险企业的非凡气度和广阔胸怀。
3.“双成”是一个努力方向
“双成”理念强调既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二者相辅相成,这是中国人寿努力的方向,是全体员工奋斗的目标。依据“双成”理念,中国人寿在处理社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企业与客户、他人与自己等关系时,决不能只单独强调一方,双方的利益必须都能得到保证。
4.“双成” 是一种道德规范
“双成”理念源自中国传统儒家道德观,源自孔子的“仁”学。孔子“仁”学的精髓就是“爱人”之道。中国人寿以“双成”理念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则,即是取其“爱人”之意。依据“双成”理念处理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突出体现了中国人寿对客户、员工的支持和关爱以及对他人价值的尊重,表现出中国人寿高尚的道德操守和价值取向。
5.“双成” 是一种现代视野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竞争将更加激烈复杂,如何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竞争和适应竞争是企业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双成”理念提倡一种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新的竞争精神,深刻反映了未来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符合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对企业的要求。以“双成”理念作为企业基本的行为准则,能够赋予中国人寿一种现代视野。这种视野能够使中国人寿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迅速进行自我调整,顺应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势,从容应对未来的挑战。
6.“双成”是一系列关系的整合
“双成”理念集中反映了以下四种基本关系: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关系、企业与内部成员的关系。如何协调这些复杂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中国人寿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双成”理念明确了各种关系中主、客体各自的地位,规定了处理各种关系的内在要求。以“双成”理念为统领,企业的各项关系就能够得到厘清和整合,中国人寿的事业也才能够健康、有序、长久地发展。
5.中国人寿公司LOGO内涵
1. 它是一种理念
C形圆环代表中国人寿(中国人寿英文名称的首字母是C),圆球代表客户,圆环细心呵护、高高托起圆球,表明了中国人寿“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崇高境界和“客户至上、一言九鼎”的庄严承诺,体现了“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文化理念。
2. 它是一种胸怀
圆环向上敞开,圆球象征地球,展现出中国人寿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放眼全球的广阔视野。
3.它是一种本色
银灰色是成熟、稳健的象征,草绿色是生机、活力的体现,彰显出中国人寿“诚信为本、稳健经营、值得信赖”的本色风格,预示着中国人寿的事业不断发展、蓬勃向上、充满不竭的生命力。
本条目仅是MBA智库百科对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介绍。若您需要与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联系,请访问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