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美国人痴迷于种族,就像文盲痴迷于迷信”

来源:网络 2021-02-01

一、名家点评

威尔克森以极其细腻的笔触讲述着当代美国社会中一个个不平等的故事,并在这些故事当中建构起一个重大的、必然极具争议性却是正在揭示美国本质的发现:这个长期标榜自己的国度始终存在着严重的“种姓制度”……

这本《美国不平等的起源》控诉美国社会中令人无法实现所谓“阶层迁徙”的隐形却固化的制度顽疾,发人深思。

——刁大明(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二、书籍概要

1-“种姓制度能够恒久存在,是因为它往往被正当化,被认为是神明的意志,被认为源于神圣的文本或所谓的自然法则,从而在整体文化中得到加强,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纵观人类历史,有三个种姓制度极为突出。纳粹德国的种姓制度,延续千年的印度种姓制度,最后是美国变化多端、不言自明、以种族为基础的种姓金字塔。它们每一个都依赖于给所谓的“劣等人”打上烙印,合理化对其的非人压迫。

2-“眼下我们面对的并不是我们先辈时代的经典种族主义,这套软件已经适应了操作系统的更新需求。”

在美国,一个人可以拒绝租房给有色人种,可以肆意逮捕棕色皮肤的移民,可以公开展示南方邦联旗帜,但他或她除非自己承认或被逮住使用歧视性符号或语言,否则就不会被“认证”为种族主义者。

我们骗自己相信我们能通过强迫别人的承认来根除不公,可这并不现实。而且,将焦点置于个人而不是制度身上,可能为种族主义者提供了掩护,使得他们能因为抢先指责他人而把自己“打扮”得尚且毫无偏见,从而确保了等级制度的完好无损。

3-“种姓制度最大的威胁并不来自低种姓者的失败一在种姓制度中,人们期望看到低种姓者的失败,甚至寄希望于他们的失败,而不是他们的成功。”

一战时期,一个非洲裔美国士兵——伯顿.霍姆斯在战场牺牲,军队想授予他荣誉勋章。

但当时是种族主义优生学流行的巅峰时期,将黑人视为低等人种是美国文化的惯例。美国政府拒绝授予勋章。本该授予霍姆斯的那枚勋章被降级为其他奖项。

4-“一名非洲裔美国人担任了这片土地上的最高职位,这是与美国种姓制度剧本最大的背离。历史已经表明,这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会带来严重后果,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研究发现,在奥巴马的第一个任期内,美国国内反黑人的情绪和种族成见增加了,而不是像一些人可能希望的那样减少了。公开表示出反黑人态度的美国人比例从2008年的48%上升到2012年的51%,而对黑人存在隐性偏见的美国人比例从49%上升到了56%。

随着仇恨情绪的上升,社会对非洲裔美国人的攻击不仅没有减弱,在社会等级制度史无前例的逆转下反而有所加剧,这也就不足为奇了。2015年,在奥巴马第二任期,警察杀害手无寸铁的非洲裔美国人的比例是他们杀死白人数量的 5 倍。

5-“种姓制度是竞争、不信任与对同伴缺乏同理心的温床。其结果是美国虽然富裕且创新能力强,但衡量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却都落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

利昂·莱德曼是美国物理学家,他在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粒子方面取得了创造性成就,因而荣获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几十年后,在他90岁出头时,他开始丧失一些记忆,需要特殊的护理。

2015年,他以76.5万美元的价格拍卖自己的诺贝尔奖奖牌,以支付不断增加的医疗费用。2018年,他在一家养老院去世,而他的诺贝尔奖奖牌已落到别人手中。

三、总结

美国社会的深层分裂自特朗普当选之初便愈发引起各界的关注,那个高喊着“伟大”的国度在各种状况中慢慢剥落了华丽的外衣。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日益弥深的分裂是前人种下的因,而后人则继承了果,要想了解裂缝的成因,必不能忽视的就是美国的历史。

书中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观点,美国现在的局面,不仅仅有支配种姓的责任,被支配种姓也无形中为种姓制度的巩固添砖加瓦……

作者在结尾表示,只有正视完整的历史,才能深刻体会到现代美国人为种姓制度付出的代价,承认问题的存在,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展开全部↓]
关键字: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热门游戏
返回 回到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