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行为主义学派

百科 > 心理学派 > 行为主义学派

1.行为主义学派的简介

  行为主义学派,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是20世纪初崛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也是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之一。现在行为主义学派不像20世纪四、五十年代那样一统天下,但在心理学各个领域的影响依然是十分重大的,很多方面都能看到行为主义学派的影子。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看到的心理学》一文,从而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控制行为的途径。他们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 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尔曼(E.C.Tolman)、赫尔(C.L.Hull)、斯金纳(B.F.Skinner)。新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O—R”。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新行为主义强调客观的实验操作,冲击了内省心理学,促进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和程序教学的开展,但陷入了还原论和机械论的境地。

2.行为主义学派的技巧

  行为主义学派的许多技巧,被咨询治疗界广泛使用、效果也不错,几个常用技术包括:

  1、强化(reinforcement)

  在建立新的行为时,“强化”是一般人常用的,尤其是用连续的“即时强化”(immediate reinforcement)、接着用“间隔强化”(interval reinforcement),对于行为的快速建立效粜不错。强化除了前面所举的两个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的方式,包括一般的“固定比率强化”(f1xcd ratio reinforcement)——像做完几个仰卧起坐,就可以休息5分钟;“不固定比率强化”(varied ratio reinforcement)——像妈妈规定写完5行字就可以看电视,有时是要先写10行才可以有看电视的特权;“定期强化”(fixed interval reinforcement)——像发薪水;“不定期强化”(varied interval reinforcement)——像赌博中奖;“部分强化”(partial reinforcement)——像小孩发脾气要糖吃,父母本来想严守原则不给,后来看孩子可怜就软化了,结果让孩子以为发脾气到最后父母会妥协,这也许是现代父母管教子女的痛。强化物分“初级强化物”(primary reinforce)——像食物、水或糖果;“次级强化物”(secondary reinforce)——像金钱、礼物或代币(token);可以替代或换取初级强化物的,也可以是指所谓的“社会性强化物”(social reinforce)——就是人与人互动中的一些温暖关心的举止,也许是夸奖、一个温暖鼓励的眼神、拍肩、拥抱等等,可以让人觉得自己受到关爱与重视;当然,教育或管教的最后,都希望孩子能够不藉外力或外物酬赏的肯定,而能自己促动自己、自动自肯定白己,就是所谓的“自我强化”(self- reinforcement),像许多人会主动去帮助他人、从事自己喜爱的嗜好,是因为自己想做,而且也在活动中觉得“自我酬赏”(self- rewarding)。

  2、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lization)

  基本上是相信人不可能同时紧张又放松,亦即有冲突性的情绪与行为。这是Jacobson(1938)开创、经由Wolpe(1958)所继续研发出来的(张厚粲,1997),根据古典条件(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原理所研发的治疗法,认为行为是经由条件学习而获得,也可以根据反条件的方式让学习解除。让焦虑的当事人,先学会娴熟放松(re1axation)的动作,然后要当事人把会引起焦虑的情境或事件,依焦虑程度的高低作适当排列(例如从零焦虑——自己在房间唱歌,到100%焦虑 ——在可以300人面前作表演,)最后就要当事人在每次治疗时,先进行放松动作,然后照咨询师指示,依焦虑最低的情境加以想象,如果中途有焦虑情绪产生,当事人表示立即停止,这是配合当事人的个人情况与步调而循序进行的,所以一般说来,“系统减敏法”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3、塑造(shaping)

  是对于达成目标行为的“逐渐形成”的一连串动作的设计。举例来说,初进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可能不太懂得教室常规,要他们乖乖坐下来听课,对于老师来说是一项挑战。老师们常常使用的方法是:小朋友在教室内跑累了,靠近自己座位时,就给予奖励,小朋友可能慢慢学会多“靠近”自己座位几次,然后再把标准拉高,等小朋友坐下来时才给与奖励,接着就要小朋友坐在位子上的时问慢慢加长,最后目标是坐下来专心听课。这一连串的动作,就是所谓的塑造。

  4、行为改变技术(behavior modification)

  行为改变技术是结合了“强化”的运用,在具体明确的行为目标之下,研拟适当可行的改变行为的策略(强化次数、强化物、可能的阻碍、可用资源的考虑等等),然后一步步执行。特别要注意的是,强化物的设计与使用要吻合当事人的“动机”与“喜爱”(不是吸引当事人的强化物,根本不能引起行动的动力,而同一强化物用久了,可能也让当事人失去兴趣),并要小心强化物不要成了下一个需要改变的行为目标(例如使用喜爱的香鸡排作强化物,改变了自己做作业拖沓的习仪,却发现后来体重增加太多,要减肥了)。行为改变技术的另一形态是可以和当事人拟定一契约,由当事人自己去执行、评价、也作记录,然后由咨询师与当事人一起讨论进行的情形、遭遇的困难,与思考解决的方式,这也叫做“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方案。

  5、模仿与预演(imitation and rehearsal)

  观察、模仿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学习方式,咨询师的示范、或是典范人物的演出、甚至是利用录像带呈现的方式,让当事人可观察、依循,并可以慢慢学会一些渴望的行为。而“预演”则是咨询师在当事人将在咨询情境中所学的技巧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之前,可以让当事人与咨询师在治疗时间先作一些练习,使当事人熟悉即将使用的技巧,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之道,以减少当事人在接触实际世界及真正行动时的失败机会。

  6、代币制(token system)

  “代币制”是学校系统很喜欢运用的行为主义的技巧之一,像“乖宝宝”贴纸,同学们集满多少张可以获得一个“特权”或“礼物”,是一种象征性的东西。现在许多商店为了鼓励顾客光临,也用“盖章”或“集点”的方式,可以在盖满或集满之后换得折扣或赠品。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代币制的延伸,像发奖状、考奖学金、休假等等制度的运用。

3.华生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 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建人。1878年1月9日出生于美国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城外的一个农庄,16岁时进入格林维尔的福尔满大学学习哲学,21岁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00年入芝加哥大学研究哲学与心理学,师从教育哲学家J·杜威、心理学家J·R·安吉尔、神经生理学家H·H 唐纳尔森和生物学家J·洛布。1903年以题为《动物的教育》的论文获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随之出任芝加哥大学讲师和心理实验室主任,1908年受聘为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1913年《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文章发表,行为主义正式诞生1914年《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出版。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8年获福尔满大学名誉博士。1919年《行为主义心理学》出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美国军事航空服务社少校。1920年因主持一项有关性行为实验研究,引起家庭纠纷与妻子离婚而被迫辞职并离开学术界,改行从商,经营广告行业,1958年9月25日逝世。

  他的行为主义又被称作"S-R"心理学,即刺激-反应心理学。在华生看来,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而且必须成为一门纯生物学或纯生理学的自然科学。

  华生于1913年发表的论文《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诞生的标志。行为主义学派的产生在哲学思想上曾受到的影响。在反对内省方法和重视环境对机体的作用方面,它接受了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并表现得更为极端。动物心理学的发展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方法,对华生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行为主义的重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和实际应用价值。它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象物理、化学一样的纯客观的实验科学,而主观意识是难以用通常的科学方法加以研究的,所以它极力排斥把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它不仅把各种、看成是对刺激的各种不同反应,而且认为思维就是不显现的全身肌肉、特别是喉头肌肉的反应活动,情绪主要是内脏和腺体对刺激作用产生的一种变化,等等。这个学派侧重于研究学习行为, 认为学习是理解人类行为发展的关键所在,从而否认本能和遗传因素的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曾对的建立、程序教学的研究等有过积极作用。但它把人看作可控制的机器,地把意识和行为割裂开来,或者否认意识的存在,或者否认意识的可知性,孤立地研究不受意识调节的行为,这是一种机械论的观点,而且完全违背客观事实。50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的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虽受过行为主义的影响,但它们主要是以克服行为主义否认意识这一根本缺陷的姿态出现的。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