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附庸
1.什么是经济附庸
经济附庸是指经济上从属于帝国主义的地区和国家,它们的经济命脉操纵在帝国主义手中,被迫从事单一生产。其中专门从事粮食生产以及某种或某几种经济作物的生产者,为农业附庸,如专门生产甘蔗、橡胶或咖啡的国家等。伴随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而产生。由于生产畸形发展,经济上陷于附庸地位,因而,在政治上也为帝国主义所控制。广义上指在经济上一国或地区附属于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
2.经济附庸的相关案例
案例一
春秋初期以前,楚君对周天子具有经济附庸关系,楚国的土地从名义上说为周天子所有,楚人则只是占用土地。
《史记·楚世家》记:“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以为武王。”熊通称王后,整军经武,锐意扩张,以所灭之国为己有。楚王把所得之地拿出一些来封赏给大臣,从春秋初期到战国中期,楚国的土地所有制走的是一条国君所有制与里社占有制、领主占有制、自耕农占有制相结合的道路。
《左传·昭公七年》记载楚芋尹申无宇同楚灵王议论楚国土地制度时,说过这么一段话:“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由此可见,楚国土地所有制在根本上仍保留了西周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案例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撒哈拉以北非洲各国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侵略下变成宗主国的经济附庸的历史过程。
英、法、意的侵略和北非沦为殖民地 英、法、意入侵前,北非除摩洛哥为独立国外,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均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下具有一定独立地位的属地。由于地理位置异常重要,在奥斯曼帝国衰落后,北非便成为欧洲殖民列强竞相侵夺的重要目标。
19世纪初期,它们的海军又被西欧侵略者摧毁或被迫解散,为殖民者入侵提供了方便条件。1830年,法国拒绝偿还积欠阿尔及利亚的大量债款,并制造事端,发动侵阿战争,占领阿尔及利亚,使阿成为法国殖民地。
在突尼斯,法国、意大利、英国自19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经济侵略,取得在突购地权,法国还取得水利邮电建设特权,英国取得了铁路建筑特权。1863年和1865年,法国通过两次大贷款,使突尼斯债务达到1.25亿法郎,单付息一项即占去突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大半,致使突尼斯发生财政危机。1869年,法、英、意合组“国际财政调查团”,宣布突财政破产,接管了突尼斯财政,突尼斯成为半殖民地。1881年,法国发动军事侵略,占领突尼斯,使突沦为殖民地。1883年,法国宣布突为法保护国。
意大利自1902年开始对利比亚进行经济渗透。1911年,又发动侵略战争,占领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沿海据点,1912年迫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放弃对利比亚的主权,利比亚遂沦为意大利殖民地。
案例三
拉丁美洲各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中叶,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停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人民的生活水平偏低。工业发展情况,虽各有不同,但仍是比较落后,他们大都是属于发展中或低度发展的国家。拉美这种低度发展、半殖民地现象,其成因包括帝国主义操纵各国主要经济命脉:从殖民时期开始,拉美地区就成为欧洲帝国主义者,廉价原料的来源,并尽情掠夺当地的金银珠宝。在十九世纪初这些殖民地纷纷脱离西班牙或葡萄牙独立,但是却又立刻成为当时欧洲工业强权英国的经济附庸,也是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及原料重要来源。直到二十世纪初,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拉美各国经济的垄断者。美国资本掌控智利的铜、委内瑞拉的石油、玻利维亚的锡及中美洲的香蕉等,因此拉美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沦为美国的经济附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