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福利社会学

百科 > 管理学科 > 福利社会学

1.什么是福利社会学

福利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福利问题的专门学科,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畴。福利社会学的理论来源是近现代社会学家和社会福利思想家的有关论述。主要研究福利思想、福利对象、福利制度、福利政策、福利供给、福利实现方式、福利组织等社会福利发展中的基本问题,以及蕴涵在这些问题中的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发展与社会权利等深层议题。

2.福利社会学的性质和内容

福利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畴。它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社会福利的基本问题,包括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产生的缘由、社会福利对象、社会福利供给、社会福利的实现方式、社会福利组织、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等等。

从学科的特性来看,与福利社会学比较接近的学科有社会福利学、福利经济学等。这三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比较接近或相似,但学科边界还是比较明显的。

首先,三者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不同。社会福利学是研究社会福利现象和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交叉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的应用社会科学。福利经济学是从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两方面来研究市场经济国家实现社会福利所需具备的条件,以及为增进社会福利所需采取的政策措施的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其次,三者的学科归属和研究方法不同。福利社会学归属于社会学,运用的是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强调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分析社会福利,认为社会福利达致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整合。社会福利学属于综合的社会科学学科,运用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认为社会福利的目标体系、项目体系、资金和服务提供体系是其主要研究内容。福利经济学则归属于经济学学科,应用的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认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增进社会福利的基本途径。

3.福利社会学与社会福利思想之间的关系

社会福利思想是伴随着人类的社会福利实践而不断发展的。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不同的福利制度,也形成了不同的福利思想。所谓社会福利思想就是关于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的思想理论表述。在一个社会中,虽然社会福利不是由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决定的,但是人们所持的道德信念和政治观点,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哲学价值观,对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的实践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社会福利思想也可以看做是对各种社会福利现象和问题的哲学观点,它提供给人们思考和解释社会福利现象的理论和方法,帮助人们形成对待社会福利需求的立场和态度,确立解决社会福利问题的政治道德原则等等。

4.福利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指导原则、逻辑基础、研究模式、操作程序、调查技术和手段等的总称,由方法论、研究法和技术手段三个层次构成。福利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在社会学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福利社会学的研究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运用某一或若干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建构自己的框架体系;二是同时运用各种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分析社会福利问题和社会福利实践的发展。

大多数学者倾向于第二种,因为社会福利问题纷繁复杂,很难用一种理论和方法来统领,没有哪一种能够作为对福利进行社会学分析的统一而连贯的原则架构。

可作为福利社会学分析架构的方法很多:

1、制度主义——可用于揭示和解释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原因、分析比较不同社会福利制度类型和说明社会福利制度的变迁;

2、结构功能方法——可用于解释社会福利的社会建构功能等;

3、社会网络和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可用于社会福利供给的网络建构和分析,以及社会福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分析等。

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福利社会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实践性,不能离开这两点来讨论福利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福利社会学在研究方法上重视社会福利实践过程的研究。要将实践形态的社会现象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面向实践的社会学”所强调的是,要将实践形态的社会现象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实践形态是社会因素的实际运作课程。

社会福利问题是处于社会结构中的现实,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展现和实现它的全部功能,因而具有实践性和实践的动态性特征。

第二,福利社会学强调日常生活的视角和对底层社会的关注。孙立平曾经从方法论上概括了三种社会研究模式,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日常生活”。自上而下的模式强调整体性、外部性的研究;自下而上强调从研究对象自身出发,并认为研究对象自身是完全自主的;日常生活模式将个人或群体的生活状况看作是个人或群体与外部环境、外部因素互动的展现。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