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经济
1.什么是礼品经济
礼品经济指的是提供商品或服务者并没有明确的预期回馈对象,也没有预期回馈的内容,有许多分享行为出自于非制式的习惯。同时,礼物的施与受之间已转换成一种未明确规定的义务,形成送礼者与收礼者之间的隐晦关系。礼物经济也被认为是一种债务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交易者的目标是尽可能获得最多的礼物债务人,而不像在商品经济中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
礼品经济也称礼物经济,属于经济学的一支,此概念的提出是为驳斥计划经济(planned economy)、物物交换经济(barter economy)和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中,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经过理性计算考量。
2.礼品经济的要义
首先,从人的需求来讲,大多数人处在追求物质满足的阶段,这也是商品经济占主导的基本原因。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的需求达到了更高层次,更希望受人尊重。比如发达国家很多人从事慈善事业,比如很多科学家对物质的东西并不是很关心。这部分人的这部分需求的存在,是礼品经济的基础。
其次,礼品经济的基础是商品经济。礼品经济只能在局部存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越充分,礼品经济的空间也就越大。
第三,礼品经济的参与者尽管不能直接获益,但是可以获得很多其他的利益,来支撑他的商品经济的实力。比如他可以借此扩展自己的影响力,比如他可以通过交流获得很多新的思想,比如他可以交到一些朋友等等。学校的很多学术交流活动与此类似。尽管没有直接利益,但从长远来讲意义十分巨大。以前这种经济形式长期存在,但是很少有人总结和注意到。
3.礼品经济在中国
中国社会是一个重人情关系的社会,愿意和舍得在人情关系上花钱。企业应借礼品在国人生活中的分量,拉动产品的大量销售。在中国这个传统的礼仪之邦,“礼”在中国人的社交往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古谚就是很好的证明。如今的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平日里走动少了,就更注重传统佳节与亲朋的会面。自然,少不了一份精心挑选的礼物。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人们的送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保健品所内涵的“送礼送健康”的主题,既符合现代社会的特征,也满足了大众的情感需求。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礼品消费是“温饱型”,人们走亲访友,总会送一些奶粉、麦乳精、点心什么的。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许多家庭已经达到温饱水平,送礼开始讲究面子,讲究档次。这时候,像飞鸽自行车、海鸥牌手表等,都成为人们推崇的礼品。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为缺衣少食而犯愁,相反,却要为如何科学地饮食、如何提高体质而费脑筋。在人们的这一需求趋势下,各种滋补品、保健品逐渐成为礼品。在满足了物质基本需要之后,具有时尚、新颖、个性等流行元素的礼品,如手机、电脑以及各种数码产品开始成为人们礼品消费的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