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项目
1.公益性项目概述
公益性项目是指那些非赢利性和具有社会效益性的项目。
公益性项目是以谋求社会效应为目的,具有一般规模大,投资多,受益面宽,服务年限长,影响深远等特点的投资项目。
现阶段关于公益性项目的解释有两种,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公益性项目是指为社会大众或社会中某些人口群体的利益而实施的项目,即包括政府部门发起实施的农业、环保、水利、教育、交通等项目,也包括民间组织发起实施的扶贫、妇女儿童发展等项目。
狭义的公益性项目是有民间组织发起的,他利用民间资源为某些群体谋求利益,创造社会效应。
2.公益性项目的评价
公益性项目评价,是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为目标,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采用效益费用等分析方法,考察公益性项目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效益是否大于项目投入的费用,为公益性项目的选优决策提供依据。
3.公益性投资项目分析[1]
根据公益性投资项目自身的特点,我们一般采取费用效用分析法对其经济进行评价。
费用效益分析也称成本-效益分析和代价利得分析。费用效应分析时,一般将项目的投入与产出划分为费用和效益两大类。费用包括为建造和经营这个项目而必须付出的直接费用、产生间接效益时的间接费用、项目的投资经营主体所承担的内部费用、项目以外的外部费用以及有形和无形费用。效益包括直接间接效益、内部外部效益以及有形无形效益。我们在进行分析时,把项目的费用和效益量化后,通过指标的计算、分析和判断,全面权衡项目的可取性。中间一般穿插各种的分析方法,比如说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费用效益分析法按是否可用货币衡量分为收入成本分析法和成本效用分析法。收入成本分析法的主要判别标准是看项目向社会提供的效益与其所消耗的社会劳动的比较情况。若项目货币化后的收入与成本比大于1,项目可以接受,反之就不能接受。成本效用分析法将投资项目的效用与成本进行比较,用成本效用比率来评价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目的是评价公益性投资项目那部分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效益,也就是对社会所提供的使用价值及有用效益。
成本效益评价一般有三种方法:
(1)效用固定法:当效用相同时选择成本低的方案为优;
(2)成本固定法:当成本相同时,选择效用高的方案为优;
(3)当存在追加成本和增用效用时,选择增量效用的单位追加成本最低的方案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