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空间
1.什么是储存空间[1]
储存空间是指仓库内的保管空间。
2.储存空间的构成[2]
储存空间包括物理空间、潜在可利用空间、作业空间和无用空间。
储存空间=物理空间+潜在可利用空间+作业空间+无用空间
其中:物理空间指存货实际占有的空间。
潜在可利用空间指储存空间中没有充分利用的空间,一般仓库至少有10%~30%的潜在可利用空间可加以利用。
作业空间指为了作业活动顺利进行所必备的空间,如作业通道、存货之间的安全间隙等。
3.储存空间的规划内容[2]
储存空间规划的内容包括:
1.仓储区域的作业空间规划。
2.分拣区域的作业空间规划。
3.柱子间隔规划。
4.库房高度规划。
5.通道规划。
4.储存空间的规划影响因素[2]
进行储存空间规划时,首先需了解所有影响储存空间规划的要素,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和考核。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1.货品尺寸、数量。
2.托盘尺寸、货架空间。
3.使用的机械设备(型号或式样、尺寸、产能、回转半径)。
4.通道宽度、位置及需求空间。
5.库内柱距。
6.建筑尺寸与形式。
7.进出货及托运位置。
8.补货或服务设施的位置(防火墙、灭火器、排水口)。
9.作业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单元化负载、货品不落地原则、减少托运次数及距离、空间利用原则等。
5.储存空间的规划评估要素[3]
储存空间的评估要素包括:效率、流量、人性、成本、时间。
1.空间效率(效率):储存品特性、储存货物量、出入库设备,梁柱、走道的安排布置。
2.货物流速(流量):进货量、保管量、拣货量、补货量、出货量。
3.作业者感觉(人性):作业方法、作业环境。
4.保管成本(成本):固定保管费用、保管设备费用、其他搬运设备费用。
5.作业时段(时问):出入库时段、出入库时间。
6.储存空间的有效利用[4]
在储存空间中,不管货品是地面直接堆码或是以货架储存,均得占用保管面积,在地价日益昂贵的今天,若能有效利用空间,可以大大降低仓储成本。但要如何有效利用仓储空间,除了要合理地放置柱、梁、通道外,储存空间的充分利用很重要。空间有效利用的方法有三种:
1.向上发展
当合理化设置好梁柱后,在此有限的立体空间中,面积固定,要增加利用空间就是向上发展。或许大家会认为仓库空间的向上发展会影响货品搬运工作的安全与困难程度,以及盘点困难,但在目前科学一日千里,堆高技术日新月异,堆高设备更是不断出新以应所需,且非常普及,因此向上发展的困难已不大。堆高的方法为多利用货架,例如驶出/驶人式货架便可高达lOcm以上,而窄道式货架更可高达15cm左右,利用这些高层货架把重量较轻的货品储存于上层,而把较笨重的货品储存于下层,或使用托盘来多层堆放以提高储物量.增加利用奉阁.
2.平面经济的有效利用
在空间的利用上,如果能争取到二维平面区域的利用,相对的就争取到三度空间的利用,而要如何提升这二维平面经济效用,其要点有四:
(1)非储存空间设置角落:所谓非储存空间就是一些厕所、楼梯、办公室、清扫工具室等设施应尽量设置在储存区域的角落或边缘,以免影响储存空间的整体性,便可增加储存货品的储存空间。
(2)减少通道面积:减少通道面积相对就增加保管面积,但可能会因通道的变窄变少而影响作业车辆的通行及回转,因此在空间利用率与作业影响两条件中由自己需求的权重来取个平衡点,不要因为一时的扩展储存空间而影响了整个作业的方便性。
(3)货架的安装设置应尽量采取方型配置,以减少因货架安置而剩下过多无法使用空间。
(4)储存空间顶上的通风管路及配电线槽,宜安装于最不影响存取作业的角落上方,以减少对于货架的安置干涉。减少安置干涉,相对的就可增加货架数量,而提高保管使用空间。
3.采用自动仓库
自动仓库在空间的使用率上是最高的,但并不表示其就是最适合的,对于自动仓库的选用必须先经过评估,了解自己配送中心的货物特性、量的大小、频率的高低以及单位化的程度再行决定是否适用于自动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