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祖河与厉河在此汇合,历史与现代在此交融。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在当时的会宁城,历尽艰辛的战士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肯松开。
红军的海洋,红色的铁流,凝聚成一条红飘带。如今,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一座名为《地球上的红飘带》雕塑巍然矗立,标注着革命昂扬向上的姿态。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如今,我们心系红飘带,踏上新时代的长征路。
接过旗帜,传承红色基因
在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件革命文物——红军宣传队遗留在会宁的三弦琴。
这把三弦琴的主人,是一位红军老战士,红四方面军宣传队队员赵文有。当年,部队经通渭穿越西兰大道时,遭到敌机轰炸,赵文有身负重伤,不得不留在会宁养伤,这把琴也随他留了下来。有空时,赵文有都会给乡亲们弹唱革命歌曲。
三弦琴奏响革命的旋律,传递信仰的力量。有了信仰,才能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传承。会宁大地的山山水水,至今还传诵着红军将士和会宁百姓共同生活的故事,也有很多人自发传承前辈遗志、弘扬长征精神,王东良、王琳夫妇就是其中的代表。
王东良的高祖王瀚,曾经筹粮捐钱,支援驻扎在红堡子村的红军,留下“开门迎红军”的佳话。受祖上红色家风和善行义举的熏陶,王东良自1996年开始收集红军遗物,再现“红色记忆”,传承延绵不绝的红色精神。
从会宁县城驱车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郭城驿镇红堡子村,王东良、王琳夫妇自筹资金建设的会州博物馆便坐落于此。这座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会州博物馆,从一器一物攒起、从一砖一瓦建起,如今藏品已达1万余件(套)、图书杂志10万余册,成为一座集农家书屋、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中华传统文化讲习堂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文化大院。
自2010年成立以来,会州博物馆免费向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开放,年参观人数达到5万多人次,2016年底被列入甘肃省首批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示范性博物馆之一。“未来有机会我们还打算扩大规模,把这里打造成老百姓的‘精神家园’。”会州博物馆馆长王琳说。
丰富形式,讲好红色故事
欢声笑语,掌声阵阵,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一处主题为“会宁会师联欢会”的实景呈现,让人身临其境。
“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11省险阻与山河,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得伟大的会合。”透过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红军三大主力会合歌被反复高唱。听,那是胜利的欢悦、精神的节拍,也是穿越时空的召唤。
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创新多样的传播方式,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机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开通“会宁大会师”“圣地之花”快手、抖音账号,入驻头条号等平台,与“会宁大会师”微信公众号同步运营。线下有序组织观展,线上突破时空限制,科技让历史再次活现,让会师故事、长征故事传播得既生动又久远。
一位名为王彦婧的参观者在参观结束后留言:“祖国今日的繁荣景象,离不开这些英雄的奋力拼搏。感谢你们无私的壮举让祖国更加美好,我们会将你们铭记于心,时刻提醒自己砥砺前行。”
为了推动红色故事进校园,2017年,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18年开始,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依托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和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三个基地,推出重走一次长征路、瞻仰一次会师圣地、学唱一首红色歌曲等“十个一”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充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创新、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让过去的历史成为今天的课堂,教育人、熏陶人、鼓舞人。2020年,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十个一”活动209场次,接受教育人数达25697人。同时,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研发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全景图拼图、《长征组歌》《七律·长征》等主题的水写布、毛笔等10类教具1100件,体验教具学生人数达1100余人。
文物见证了辉煌的历史,也折射着精神的光芒。精选文物,编写故事,传承信仰。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馆长李俊丰说,“我们准备把文物作为第一人称来讲故事,告诉人们‘我从哪里来’‘我怎样见证’,以丰富的讲解形式,拓展传播渠道。”
团结向前,鼓舞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回望过去,长征经过地多是艰、险、贫、困之地。战胜贫困的会宁会师地,而今迈步从头越。
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的一处“农家书屋”里,挂着一幅书法作品:“黄渠浩荡蜿蜒,大川绿树村边。人民巨手改河山,水到渠成粮增产。沧海变桑田。全国同庆升平,四化宏图展现。河水逆流上高原,不愁衣食住行难。旧貌换新颜。”这首题为《破阵子·黄渠颂》的词作,生动再现了人民群众以伟大的长征精神为引领,用勤劳与智慧发展生产的幸福感。
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长征精神的砥砺。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才能使之成为我们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人们从长征中汲取的精神有很多,一是继续奋斗,永远不能丢掉奋斗拼搏精神;二是不断创新,长征路上不断遇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都是创新的过程;三是脚踏实地,只盯着目标不行,要始于足下,把每件事情做好。”在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荣珍看来,绘就新蓝图,开启新征程,离不开奋斗、创新与实干。
《人民日报》( 2021年02月01日06版)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