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市人大代表魏朗:园区改造不求高大上,分级分类打造特色阵地

来源:网络 2021-01-31

“在对现有创业基地和产业园区进行改造升级时,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经过几年努力,广州市改革综合效应开始释放,但创业性人才政策仍待完善,市人大代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魏朗建议,广州应分级分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创业产业阵地,建立“政策+导师+活动+资源”全方位扶持体系。

广州青年首次创业年龄平均24岁

魏朗表示,经过几年努力,广州市改革综合效应开始释放。然而在建设人才强市,使其成为全球企业投资、国际人才汇聚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的进程中,现有的人才政策尤其是创业性人才政策还有待完善之处。

据统计,广州创业活动的主体是青年,青年首次创业年龄平均为24岁。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业性人才的年龄逐渐降低,向着年轻化迈进。

魏朗说,青年创业性人才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习惯自主独立思考,对外界变化特别是商业机会具有较高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够在有吸引力的行业中快速找到有效位置和增长点。“越来越多的青年创业者在校期间就开始第一次创业,所以无工作经验人员比重较高,创业时间较短,初次创业占多数。”她表示。

建议:拓宽融资渠道,优化产业园区定位

为了有效激励青年创业性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创业征途中,不被资金问题所累,魏朗认为应继续加强专项人才资金扶持,拓宽创业融资渠道,保证创业的可持续性。

她建议拓展青年创业性人才创业融资渠道,如充分发挥市财政创投引导资金的种子基金作用,为有潜力、有市场的初创项目提供起始期的资金支持。并协调和配合商业银行及中小金融机构,探索创业融资的支持方式,扩大对新创企业的贷款。还可以建立政府、街道和企业三方互助金制度,解决青年创业人才的发展后劲问题。

魏朗说,通过继续完善和推广中国青创板——广州U创板,并对在U创板挂牌企业给予更大力度的资金奖励,增加投资人的关注度,可提高U创板的公信力。她相信有了充足的资金投入和多种融资渠道,不但能解决青年创业人才初期资金的困难,还能激发青年创业创新的热情。

“在对现有创业基地和产业园区进行改造升级时,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魏朗建议,应当综合考虑青年创业者的资金、人际关系、创业渠道、个人认知等因素,进行分级分类建设与改造,形成一批对象精准、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的青年创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力争在全市打造各级各类特色鲜明的创业产业阵地。例如,位于城中村较为低端的产业园区,可以改造为适合资金较少、经验不足的初创者的创业孵化地。

她说,也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场地的优势,以资金支持、项目补贴、房租减免等方式,解决初创者资源匮乏的燃眉之急,汇集更多有创业想法和商业创意的青年于广州。并要加快实现各级各类创业基地产业园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不定期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开辟人力资源、技术指导、市场开发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渠道。

魏朗展望,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还能够有效整合财税、法律、金融及政策资源,建立“政策+导师+活动+资源”的全方位扶持体系,增强创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的服务功能和社会影响力,助力青年创业广州、扎根广州、奉献广州。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道岚 王维宣

[展开全部↓]
关键字: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热门游戏
返回 回到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