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我国经济在极不平凡之年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GDP同比增长2.3%,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稳中求进,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将从不同维度,深度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内核力量与前进动力。
2020年,面对疫情大考,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中国经济迎来重要里程碑,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5986亿元,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中国经济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并不意味着其继续发展的空间明显缩小、动能明显减弱、潜在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恰恰相反,这一发展成就为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准备好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更为有利的条件。
由高增长转向高质量 我国经济起飞阶段或将持续更长时间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大体上都经历了准备、起飞和成熟三个阶段。
从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看,当前正处于全面改善民生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经济现代化,首先经历了集中力量奠定工业化和现代经济基础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集中资金资源进行生产建设,通过高积累低消费,迅速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制造业体系。在这个发展阶段,不具备全面改善民生的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目标转向改善民生,与此同时也面临生产不能满足消费的问题,存在普遍的产品短缺。在市场调节背景下,出现了物价较快上涨,带动投资迅速增长,与消费相关的生产能力很快提高,最后使生产可以适应和满足消费,完成了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调整。
这一过程也表现为供给数量和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当这一过程大体结束后,随着短缺和供不应求格局的改变,在市场竞争功能不断增强的推动下,经济必然开始由高增长转向高质量,也就是开始进入发展经济,全面改善民生的发展阶段。
基于中国独特的国情,中国经济的起飞阶段持续时间将更长,释放的能量会更为巨大。
从主要矛盾来看 我国经济增速或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看,这一发展阶段将持续很长时间、内在动力非常强大。主要是因为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巨大差距,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和农民,差距更为巨大。
全面消除这些差距,仍然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还需要长期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需要更广泛动员、更充分吸收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来,进而持续提高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同时持续增加更高水平的供给,包括现代水平和更大规模的城市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居于产业链中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等等。
综合考虑全面改善民生阶段的条件和特点,可以认为,虽然经济增速会在较高增长阶段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投资需求潜力巨大 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仍不可低估
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以及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
因此,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潜力切不可低估,对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迈向第二个百年伟大目标所需要的经济增长率切不可低估。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还应以实现充分就业为基本目标,以扩大内需和解决需求不足矛盾为主要抓手,以供给与需求实现高水平动态平衡为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
(作者:张立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和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