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配置标识

百科 > 软件项目管理 > 配置标识

1.什么是配置标识[1]

配置标识是定义各类配置项、建立各种基线、描述相关软件配置及其文档的过程。

2.配置标识的原则[2]

配置标识是指为了方便对软件配置的各个片段进行管理,必须对每一个配置项进行标识。其原则为:

(1)用易于理解和推测的方式定义文件的标识

(2)当需要修改时,提供进行修改和跟踪它们的方法;

(3)为了便于控制与管理,要隐含如下内容:配置项内容、版本、完成时间等。

3.配置标识的内容[3]

配置标识是配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配置管理的前提。配置标识是确定哪些内容应该进入配置管理形成配置项,并确定配置项如何命名,用哪些信息来描述该配置项。

1.确定配置项

信息系统项目中形成的技术性文档和管理性文档,除一些临时性的文档外一般都应该进行配置管理。一般来讲,判定一个文档是否进行配置管理的标准应该是此文档是否有多个人需要使用,这些文档往往在项目的进程中不断地修正和扩展,要保证每个使用者都使用同一版本的文档,就必须将这些文档纳入配置管理,成为受控的配置项。

(1)识别配置项。可能成为配置项组成部分的主要工作产品有过程描述、需求、设计、测试计划和规程、测试结果、代码/模块、工具(如编辑器)、接口描述等。在软件工程方面,Roger S.Pressman认为至少以下所列的文档应该成为配置项:系统规格说明书、项目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用户手册、设计规格说明、源代码、测试规格说明、操作和安装手册、可执行程序、数据库描述、联机用户手册、维护文档、软件工程标准和规程。

(2)配置项命名。确定了配置项后,还需要对配置项进行合理、科学的命名。配置项的命名绝不能随意为之,必须满足唯一性和可追溯性。一个典型的实例是采用层次式的命名规则来反映树型结构,树型结构上节点之问存在着层次的继承关系。

(3)配置项的描述。由于配置项除了名称外还有一些其他属性和与其他配置项的关系,因此它可以采用描述对象的方式来进行描述。每个配置项用一组特征信息(名字、描述、一组资源、实现)唯一地标识。配置项间的关系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层次关系,也有关联关系。配置项问的关系可以用MIL(Module Interconnection Language)表示。MIL描述的是配置项问的相互依赖关系,可自动构造系统的任何版本。

(4)识别配置项的步骤。识别配置项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识别配置项。

②为每个配置项指定唯一性的标识代号。

③确定每个配置项的重要特征。配置项的特征主要包括作者、文档类型、代码文档的程序设计语言。

④确定配置项进入配置管理的时间。

⑤确定每个配置项的拥有者及责任

⑥填写配置管理表。

⑦审批配置管理表。CCB审查配置管理表是否符合配置管理计划和项目计划文档的规定,审批配置管理表。

2.基线

基线(baseline)是项目生存期各开发阶段末尾的特定点,也称为里程碑(milestone),在这些特定点上,阶段工作已结束,并且已经形成了正式的阶段产品。

建立基线的概念是为了把各开发阶段的工作划分得更加明确,使得本来连续开展的开发工作在这些点上被分割开,从而更加有利于检验和肯定阶段工作的成果,同时有利于进行变更控制。有了基线的规定就可以禁止跨越里程碑去修改另一开发阶段的工作成果,并且认为建立了里程碑,有些完成的阶段成果已被冻结。

作为阶段工作的正式产品,基线应该是稳定的,如作为设计基线的设计规格说明应该是通过评审的。如果还只是设计草稿,就不能作为基线,不能被冻结。

如果把软件看做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下三种基线最受人们关注: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

(1)功能基线。功能基线是指在系统分析与软件定义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系统设计规格说明书中对待开发系统的规格说明;或是指经过项目委托单位和项目承办单位双方签字同意的协议书或合同中所规定的对待开发软件系统的规格说明;或是由下级申请经上级同意或直接由上级下达的项目任务书中所规定的对待开发软件系统的规格说明。功能基线是最初批准的功能配置标志。

(2)分配基线(指派基线)。分配基线是指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软件需求的规格说明。指派基线是最初批准的指派配置标志。

(3)产品基线。产品基线是指在软件组装与系统测试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批准的有关所开发软件产品的全部配置项的规格说明。产品基线是最初批准的产品配置标志。

另外,交付给外部顾客的基线一般称为发行基线,内部使用的基线称为构造基线。释放是指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结束时,由该阶段向下一阶段提交该阶段产品的过程。它也指将系统集成与系统测试阶段结束时所获得的最终产品向用户提交的过程。后面这个过程也称为交付。

3.建立配置管理系统

在配置管理中,要建立并维护配置管理系统和变更管理系统。建立配置管理系统的主要步骤如下。

(1)建立适用于多控制等级配置管理的管理机制。在生存周期中不同时间所需的控制等级不同,不同的系统类型所需的控制等级不同,以满足专属性和安全性。

(2)存储和检索配置项。

(3)共享和转换配置项。

(4)存储和复原配置项的归档版本。

(5)存储、更新和检索配置管理记录。

(6)创建配置管理报告。

(7)保护配置管理系统的内容。配置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文档的备份与恢复、文档的建档、从配置管理的差错状态下复原。

(8)权限分配。CMO的权限最高,一般项目成员可拥有添加、检入/检出、下载的权限,但是不能有删除的权限。

4.创建基线或发行基线

创建基线或发行基线的步骤如下。

(1)获得CCB的授权。CMO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或项目组的要求和基线计划规定,提出创建基线的书面请求,提请CCB授权。

(2)创建构造基线或发行基线。

(3)形成文件。

(4)使基线可用。

4.配置标识的活动[4]

配置标识的活动包括:

(1)选择配置项。配置项是配置管理的最小单元,一般由一个或多个文件组成。组织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选择配置项。

(2)制定配置项标识方案。选择好配置项后就要为其选择适当的标识方案。配置项的标识使配置项被唯一识别,并且标识方案可以显示软件演进的层次结构和可追溯性。

(3)制定存取方案。组织需要建立软件配置库,存放软件配置。这个配置库应使软件项目组的所有成员都可根据权限存取其中的配置项,同时必须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使每个成员所能执行的权限不超过其应有的范围。

5.配置标识的对象[4]

配置标识的对象包括:

(1)各种功能规格说明和技术规格说明,以及软件项目的特殊功能和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方法。

(2)所有受到功能和技术规格影响的开发工具。这些工具不仅包括用于创建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而且还包括对比、调试和图形化工具。

(3)所有与其他软件项目和硬件的接口。

(4)所有与软件项目相关的文档和计算机文件,如文本文件、源程序、文档和图形,以及任意的二进制文件。

标识软件项不仅需要处理程序项和需求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讲,还需使用多种方式标识软件项,以及软件项同软件产品之间的关联。

6.配置标识的形式[5]

配置标识的任务是为项目要控制的众多配置项和它们的版本(基线)确定惟一的标识(一组字符串)。为此,应制定一个标识的表达方案。

软件配置标识的一般形式是:XXX—YYY—Z—RL—NNN。其中:XXX:指明了某软件课题的组成标识;YYY:指明了某课题的课题标识;Z:是配置分类标识,例如Z可以是P(计划)、R(需求说明)、D(设计资料)、S(源程序清单)、T(测试资料)、U(用户手册)、I(安装指南)、M(维护手册);RL:表示修改更改的次数;NNN:是属性码,用以表达配置的属性,如日期等。

7.配置标识实例[4]

实例1:

表示方法为“项目名称—所属阶段产品名称—版本号”。

其中版本号的约定如下:以V开头,版本号可分3个小节,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和内部版本号,每小节以“.”间隔。

例如,“教务管理系统—软件设计—详细设计说明书—V2.2.1”。

如果项目名称或所属阶段用汉字表示,会使配置标识过长,可采用简写的数字或拼音代码。如教务管理系统用EMS表示。

实例2:

表示方法如图1所示。公司名称可用简称;项目名称可用简称,也可用编号代替;标识编号一般用定长数字表示,如6位;版本号以V开头,可分为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和内部版本号3节。
Image:配置标识实例.jpg

配置标识是配置管理的基础,唯一地标识软件配置项和各种文档,使它们可用某种方式访问。配置标的目标是在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标识系统的组件,提供软件和软件相关产品之间的追踪能力。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