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技术管理
1.什么是车辆技术管理
车辆技术管理是指对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车辆技术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交通、运输、生产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及时、舒适的运输力,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确保车辆使用的良性循环,使运输车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车辆技术管理应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现代化管理方法,建立车辆质量监控体系,推广检测诊断和计算机应用等先进技术,提高车辆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1]
2.车辆技术管理的原则[2]
车辆是道路运输企业从事运输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车辆技术管理是指对车辆进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因此,车辆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努力为运输生产活动提供性能优越、使用可靠、高效低耗的运输能力,不断保持与提高运输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管理的基本原则如下:
(1)安全性原则。加强车辆(汽车和挂车)技术管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证运输生产安全,充分发挥车辆的运输效能,降低运行消耗。
(2)先进性原则。车辆技术管理应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现代化管理方法,建立车辆质量监控体系,推广检测诊断和计算机应用等先进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车辆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3)经济性原则。在车辆技术管理中,既要考虑车辆的购置费用,又要考虑车辆使用过程中维持运转的费用,以最经济的车辆和最低的运行消耗完成运输生产任务,提高运输生产效益。
(4)适用性原则。车辆技术管理应坚持符合企业运输生产的需要的原则,根据企业营运区域范围内的道路、桥梁、渡口、地理环境、气候等条件,燃料、润料配件供应等条件,对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3.车辆技术管理的内容[2]
(1)车辆的择优选配。包括择优选购和合理配置两重涵义,要全面分析,综合评价,力求选配“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维修方便”的营运车辆,使车辆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
所谓技术先进是指车辆的可靠性、安全性、经久耐用性、节能性、环保性以及动力性等技术性能良好,而不是盲目追求“高、大、精、尖、新”。
所谓经济合理就是既要考虑车辆的购置费用低,又要考虑车辆使用过程中维持运转的费用低。即选配寿命周期总费用最低的车辆。所谓生产适用有三层涵义:一是选购的车辆要符合企业生产的需要,选购车辆之前首先要考虑企业具体运输任务和经营要求,避免盲目采购,造成车辆闲置;同时要制定企业车辆发展规划,做到有计划地购置车辆,避免盲目增加运力,保持运力与运量的基本平衡。二是要充分考虑车辆的使用条件,避免购置的车辆“用不了”,或者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三是调整车辆结构,合理选配不同的车辆类型,保持各类车辆(如大型、中型、小型车,高级、豪华车与中档普通车,各种特种车、专用车和通用车)的最佳比例关系。
所谓维修方便应该包括维修操作方便,维修技术简单,维修工作量少,维修费用低,本地区或本企业具有相应的修理能力等多个方面。对于技术最新的车辆或进口车辆,还要特别考虑零配件的供应情况,或者自制零配件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2)车辆的正确使用。首先是充分利用,发挥车辆的最大效能,提高车辆运用效率,减少和避免车辆的无形磨损。第二是合理使用,根据车辆的性能和运行条件,遵守操作规程和使用制度,避免车辆的损坏,减少有形磨损,保证行车安全。第三,加强车辆维护,延长车辆正常磨损时间,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加强技术检测,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第四,要避免严重超载,带病运行,只使用不维修等违背正确使用原则的破坏性使用行为。
(3)车辆的定期检测。主要作用是:①根据车辆类型、新旧程度、使用条件和强度,定期进行综合性能检测,了解和掌握车辆技术状况变化规律;②定期正确判断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技术鉴定,确定车辆是否需要大修、何时需要大修,以便实行视情修理和安排大修计划;③对车辆维修工作,可起到定期抽查和监督维修质量的作用;④结合车辆维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测,可以正确确定维护附加作业的项目。
(4)车辆的强制维护。即定期维护,是指营运车辆必须按照维护保养制度规定的维护保养周期(或作业间隔里程定额),定期进行强制性的维护保养作业。
(5)车辆的视情修理。这是对过去的“计划修理”的发展,是车辆维修制度的一种进步,因为“视情修理”体现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6)车辆的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这是车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运输设备技术素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管理的重点是车辆改造的合理性和更新报废的适时性。
4.车辆技术管理的任务[3]
车辆技术管理的对象是所有运输车辆(汽车和挂车),包括各种隶属关系的从事营运和非营运的车辆。其具体内容有:
(1)制订技术管理制度,贯彻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工艺和操作规程。
(2)采取有效措施,使车辆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3)保证安全行车,减少交通事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4)及时、完整、准确地建立、健全汽车技术档案。
(5)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强技术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
(6)依靠科学进步,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大力开展开源节流,降低使用成本。
(7)加强职工的法制教育、安全文明生产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5.车辆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4]
车辆技术管理的内容需要通过管理组织体系贯彻落实。车辆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应做到上下统一,彼此协调,组织健全,人员精干、配套、技术素质较高。同时,要建立健全车辆技术管理的各级岗位责任制,明确车辆技术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保持技术队伍的相对稳定。
大、中型汽车运输企业,应建立由总工程师负责的车辆技术管理体系;小型汽车运输企业要有一名副经理负责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所属车间和车队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技术管理人员,分别负责车辆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车辆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体系参见图。
6.车辆技术管理的职责范围[1]
交通部归口管理全国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或其授权的所属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本地区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各汽车运输单位负责本单位车辆的技术管理工作。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确定各级机构车辆技术管理的职责,各级机构必须严格履行其职责,保证车辆技术管理落到实处。
1.交通部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
交通部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车辆技术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
(2)依法制定全国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
(3)负责全国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
(4)组织交流和推广车辆技术管理的先进经验和现代化管理方法。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并组织实施;
(2)依法制定本地区有关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定额和措施,组织领导本地区的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各地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遇有重大问题时应向交通部报告;
(3)对本地区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编制本地区行业管理规划;
(4)组织安全、法制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车辆技术管理人员、技工、驾驶员的素质;
(5)推广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先进经验,开展爱车、节油、环保等竞赛活动和各种咨询服务。
交通厅要将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纳入公路运输行业管理范围,充分发挥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在行业管理方面的作用,并督促各级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车辆技术管理机构,加强其技术管理方面的力量。
3.地(市)交通局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
地(市)交通局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车辆技术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本辖区内的各类技术培训及考核工作,会同当地劳动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技术等级评定和发证工作:
(3)推广车辆使用、维护、检测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以及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先进经验,开展各种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4)负责对辖区车辆技术管理部门及车辆检测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的组织、业务领导、协调、监督检查。
4.县级交通局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
县级交通局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车辆技术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对辖区拥有车辆的单位和个人的车辆维修、改装、检测进行管理、指导、监督和协调服务;
(3)推广车辆使用、维护、检测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开展各种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4)对辖区内运输车辆技术状况和车辆维修及改装等质量进行监督和鉴定。
5.运输单位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3]
贯彻执行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和上级发布的有关车辆技术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制订本企业车辆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车辆技术管理的目标和考核指标,并组织实施;建立和管理车辆技术档案,按规定统计、汇总上报各项技术管理方面的报表;制订本企业车辆选型、购置、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建立健全车辆技术管理的各级岗位责任制,明确车辆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处理技术责任事故,开展质量分析活动;正确使用车辆更新改造资金和大修基金;推广现代化管理方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法制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开展爱车、节油、节胎等竞赛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开展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和各种技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