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率
1.什么是负债率
负债率是一国的外债余额与经济总规模(GNP或GDP)的比率,用于测度一国经济增长对外债的依赖程度,或一国外债的整体风险。国际公认的标准是负债率应该控制在2O%以下,即2O%是所谓的“警戒线水平”。
2.测算负债率的作用
因为负债率是将外债与经济总规模结合起来分析外债状况,所以,利用负债率测算一国经济对外债的依赖程度,确实是一个较好的指标,但用它来测度一国的外债风险、外债负担和外债偿付能力却不可靠,其原因在于GDP是用本币测度的总产出,它不是一国的对外货币性债权,而外债必须用外汇偿还,所以GDP与偿付能力没有直接关系。不过,GDP能够影响一国的国际信誉和外债的国际评级,并进而影响一国的举债能力,因此,负债率指标十分重要。
3.我国负债率的测算
在测度我国的负债率时,首先要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一是我国对国民经济总量的计量进行过重大调整,l998年以前,我国计算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1998年以后,我国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前年份数据均按《中国统计提要l998》中公布数据进行了调整;二是我国外债的统计口径也进行过重大调整,比如1987年和2001年都对外债进行了重新界定,统计口径进行了一些调整,国家外汇管理局对数据做了一些处理,本文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调整后的数据为准;三是计价货币不统一,GDP以人民币计值而外债余额按照国际惯例以美元计值,本文已按当年年平均CNY/USD汇率将按人民币计值的GDP换算成以美元计值的GDP,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
在处理了上述技术问题后,对1985-2005年我国的年度负债率分别进行测算,结果如图所示。
图:1985~2005年我国的负债率(%)变动轨迹
从图我们可以看出,1985年以来我国负债率的运行存在以下特点:l、虽然各年的负债率数据不一致,但整体而言均运行在安全线之内。1985年的负债率最低,只有5.2O% ,仅为国际公认安全标准的四分之一,1994年我国负债率最高,达到l7.1O%,离国际公认的安全标准仍有3个百分点的差距,从负债率衡量,我国政府对外债的管理是适度的有效的;2、增幅差异较大且有所反复。不像外债余额的趋势线呈现直线,负债率的最佳拟合趋势线是一条二次多项式盐线,方程式为Y = − 0.0639t2 + 1.6903t + 4.3016,明显地先扬后抑,尽管没有改变整体趋势,但有两次反复;3、波动性较大,负债率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三倍多,即使最佳模拟趋势线的判定系数R 也只有0.8751,整体而言负债率的波动性较大;4、我国对外债的依赖程度近几年一直在降低。1994年我国的负债率达到峰值后,便是长期的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只有12.59%,它表明现在我国经济增长对外债的依赖性在降低,当然也表明外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下降。
4.影响负债率的因素
影响负债率的基本因素有三个:外债余额、人民币GDP和CNY/USD汇率水平。1994年以前,人民币汇率虽然进行过一些调整,但真正大幅度的改革只有1994年一次,此后就基本固定了下来,因此汇率因素对我国负债率的影响甚小。导致我国负债率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外债余额与GDP的变动,在这一意义上说,负债率是外债余额与GDP相对变动的比率。在外债余额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近几年我国负债率的下降的解释变量是GDP的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