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预防
1.什么是损失预防
损失预防是指事先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以减少损失频率。损失预防在风险管理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保险只是分摊和补偿损失,它本身并不减少损失,但保险公司可通过保险条款和费率来促进防损工作,并向保户提供防损服务。
2.损失预防的措施[1]
在可行的情况下,必须从企业的具体问题和风险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但不外乎以下三方面:改变风险因素、改变风险因素所处的环境、改变风险因素与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
(1)改变风险因素。比如,为减少交通事故,对驾驶员进行驾驶技术考核,颁布安全条例和定期对车辆进行检修等;对于列车上吸烟可能引起火灾的风险因素,可以规定车厢内严禁吸烟,划定车厢的连接部位为特定吸烟区域;对于污染的风险因素,可以加强治污水平,就废物处理和利用达成协议;对于放射性物质的风险因素,应该修建合适的容器或隔离物等。
(2)改变风险因素所处的环境。比如,对于容易发生火灾的建筑物,可以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针对冬天路面由于结冰太滑的情况,可以给车辆加防滑链;对于不熟悉操作规范和技术的员工,可以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来降低风险;对于高速公路的风险,可以通过安装护栏、指示灯、指示牌、路标灯降低车祸概率,等等。
(3)改变风险因素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比如,通过明示安全特征来降低消费者使用危险产品的风险;利用双层燃料箱降低地下储存箱发生燃料渗漏的概率;安装降温系统来防止加热过程导致周围设备过热的可能,等等。
3.损失预防的方法[1]
损失预防的方法主要有工程物理法、人们行为法和规章程序法。
一、工程物理法
损失预防的措施如果侧重于风险单位的物质因素,则称为工程物理法。例如,防火结构的设计、防盗系统的设置、机器的安全检查等都属于工程物理法。
按照工程物理法的理论,损失预防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预防风险因素的产生。例如,造纸厂在堆草垛时,应该严格按照有关方面的规定,使每一草垛的重量、体积及草垛之间的间隔距离等都能够满足风险防范的要求,防止某一草垛燃烧,引起所有草垛的损失。
(2)减少已经存在的风险因素。例如,用新的电线替换已经老化、破损的旧电线,可以减少已经存在的风险因素,达到降低损失的目的。又如,通过限制生产车间易燃、易爆物质的存放量等措施,可以减少发生火灾的风险因素,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
(3)防止已经存在的风险因素释放能量。例如,保持汽车刹车系统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其功能不致失控,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又如,在建筑工程中,限制工人登高的人数,可以预防工人摔伤的风险。
(4)改善风险因素的空间分布和限制能量释放的速度。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安装防护栏,可以防止登高工人摔下来。又如,使用限制能量释放速度的缓冲装置,能量一旦释放出来,就能够采取通风、排气等措施,使能量无法积累到引发风险事故发生的能量下限。
(5)在时间、空间上将风险因素与可能遭受损害的人、财、物隔离。例如,用道路护栏、过街天桥分离行人和机动车辆,可以避免机动车撞人的风险。又如,遇到大雾天气关闭机场和高速公路等,可以将风险因素与可能遭受损失的人、财、物分离。
(6)借助物质障碍将风险因素与人、财、物隔离。例如,利用防火墙将两栋紧挨的房子分开,其中一栋房子发生火灾时,防火墙可以起到阻止火势蔓延、减少损失的作用;而对于未遭受火灾的房屋而言,防火墙可以起到损失预防的作用。
(7)改变风险因素的基本性质。例如,在容易产生静电的绝缘材料中,加入少量抗静电的添加剂,以增强材料的吸湿性,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又如,在有爆炸性粉尘飞扬的空间,使空间通风、减低浓度可以减少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8)加强风险单位(或个人)的防护能力。例如,为了防止粉尘危害职工身体健康,要求作业工人佩戴防尘口罩、防尘衣、防尘面罩等,可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又如,为了防止雷电危害,建筑物安装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等,可以减少建筑物遭遇雷击的风险。
(9)救护被损害的风险单位。救护被损害的物质、人员等,可以降低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例如,火灾发生后,抢救受损物资、受伤人员等措施,可以降低风险事故带来的损失。
(10)修理或者复原被损害的风险单位。例如,受伤人员的康复、被损害物品的维修等,都属于修理或者复原风险单位,修理或者复原风险单位可以减少损失。
二、人们行为法
如果损失预防的措施侧重于人员的行为教育,则称为人们行为法。例如,实施职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等都属于人们行为法。
人们行为法是以人们的过失行为为预防损失的出发点,通过风险管理知识教育、操作规程培训等控制损失的方法。人们行为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法制教育。为了保证人身和财产免遭损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法令和标准,进行安全法制教育。例如,为了保障企业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政府颁布了许多劳动安全行政法规,要求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文件,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劳动卫生等各个方面,对企业生产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法律约束,其目的在于防范人们行为过失造成的重大损失。
(2)安全技能教育。企业风险管理知识教育主要是指对职工进行三级教育、特种作业安全教育、继续教育、经常性教育及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下面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安全教育方法。
①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招收或者调入的职工、新进厂的临时工、合同工、培训和实习人员等,在分配到车间或工作地点以前,进行的厂级、车间级和岗位级的安全教育。
②特种作业安全教育。特种作业安全教育主要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是指对操作者本人,尤其是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安全教育的目的是防止重大风险事故的发生。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被称为特种作业人员。例如,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规定,特种作业的范围主要包括12大类:电工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起重机械作业、爆破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煤矿井下瓦斯检查、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建筑登高架设作业及符合标准的其他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安全技术培训,由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发证后,才能独立上岗作业。
③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指对已经受过大专院校教育,并已经在工程技术岗位上工作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及企业领导者,进行安全知识和劳动保护的最新知识教育。这一层次的教育主要是针对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干部、技术人员和领导进行的,通过职业安全技术培训,发给考核合格者相应的证书,持证者才有资格指挥生产。
④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是针对工作岗位的特点,对干部和职工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例如,班前布置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等制度化的管理;对重点设备的大修、检修;对重大危险性作业前的安全教育;对违章及重大事故责任者的离岗安全教育等。
⑤其他教育形式。随着安全生产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入,安全生产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日益丰富。例如,安全活动日、安全活动周、安全宣传等教育,可以提高职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
(3)安全态度教育。安全态度教育是企业职工树立风险意识的重要方面。加强安全态度教育,可以减少人为风险因素所造成的损失,可以控制运用物理工程法无法控制的风险事故。
三、规章制度法
如果损失预防侧重于建立规章制度、操作手册、值班条例等,则属于规章制度法。规章制度法是指国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风险管理单位在国家规章制度的范围内进行经济和社会活动,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例如,为了防止商业银行倒闭而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有些风险预防措施侧重于物理工程法,有些措施侧重于人们行为法,还有一些措施侧重于规章制度程序法来进行损失的控制。其实,对于某一具体风险事故来说,可能采取了这3方面的措施,很难说明属于哪一种损失预防办法。例如,为了防止职工工伤事故的发生,工厂修建了防止工伤事故发生的安全设施,就属于物理工程法;企业对于工人安全操作的培训、教育,就属于人们行为法;国家为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出台法律加强管理,就属于规章制度法。下表是一些改变风险因素的损失预防措施,了解这些损失预防的措施,有助于加强对于风险管理的认识。
4.损失预防与风险规避、损失抑制[2]
损失预防与风险避免的区别在于,损失预防不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而风险避免则使损失发生的概率为零。损失预防与损失抑制亦有区别:损失抑制的重点在于减少损失发生的程度而不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事实上,一个风险管理的计划往往将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两者加以结合。如在经营实践中,对客户资信进行调查,并设定资信限度。它既可以减少因客户资信差而发生坏账的风险,又可以在客户资信发生危险后,减少货款损失的程度。
区分风险避免、损失预防、损失抑制十分重要。风险避免能消除所有发生损失的可能,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能被成功地加以运用。当风险避免完全消除了所有损失的可能性以后,不再需要其他风险处理技术,因此,称其为自足型风险处理技术。而在风险处理中还需要其他一些风险处理计划,甚至更进一步的风险处理技术来减少损失的可能性,因为有些风险是无法避免的。
分清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之间的区别是提高风险管理效果的关键。因为损失预防的目的在于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损失抑制的目的在于减少损失程度,因此对二者的选用要视具体的风险管理目的而定。如果管理的目的在于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则应采取损失预防措施;如果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减少损失程度,则应采取损失抑制措施。在更多的情况下,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措施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往往同时使用。一个风险管理计划往往既是损失预防计划,也是损失抑制计划,如在客户关系管理中,对客户资信的调查评价、信用限度的确定及对客户的合同进行公证或担保等。诸多损失预防措施都是与引发损失发生的因素联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