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大都市连绵带

百科 > 区域经济模式 > 大都市连绵带

1.什么是大都市连绵带

大都市连绵带主要是强调多个大城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共享、合作、分工、交流为主导,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分享要素和经济成果,形成巨型的城市复合体(UrbanComplex)。相比城市群的概念而言,megalopolis更突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调城市间的合作发展,体现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念。

大都市连绵带的概念最初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Gottmann)提出的,称为Megolopolis。据最初的提法,大都市连绵带(megalopolis)建立在这样的机制下:以大平原为基础,有河流与港口分布,人口密集且经济规模庞大彼此分离的多个人口密集型大城市,因扩散作用向郊区的延伸和“爬行”而逐步联成一片,形成一个巨型的城市复合体(Urban Complex)。

1957年,戈特曼把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域用原意为巨大城邦的希腊语Megolopolis来命名,说明这一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由纽约、纽黑文、费城、巴尔的摩等一系列大城市组成的功能性地域。城市沿主要交通干线连绵分布,形成主轴长600英里,人口3000多万的大城市连绵分布带。

从全球范围看,在美国,有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丝堡等大都市连绵带,英国有伦敦——利物浦等大都市连绵带,德国有莱因——鲁尔大都市连绵带,日本有东京——大坂大都市连绵带,这些国家的大都市连绵带无不对国民和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大都市连绵带的空间结构特征

(1)大都市连绵带呈多核心结构,核心地区人口高度集聚,人口密度远远高出其它地区。

(2)大都市连绵带由大都市区组合而成,各个大都市区在城市连绵带内承担不同的功能。

(3)大都市连绵带在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枢纽作用,是国家乃至世界经济、文化、金融、贸易、通讯、信息的汇集和辐射核心,具有发展国际间联系的最佳区位优势,是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大都市连绵带形成于世界上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其发展轴线都直接与海岸连接,主要海港成为联接国内、国际两个运输网的节点。

(4)大都市连绵带空间结构大多沿交通轴线呈带状发展,但并非是城市首尾相连的密实建筑地带,其间不断有农林空地间隔。

(5)大都市连绵带具有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等等。

3.大都市连绵带的意义

大都市连绵带其所以能够被广泛推崇,乃因其为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大都市连绵带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地域组织方式:由于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各个城市能够共享经济之间联系的成果;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要素能够跨越区域流动与重组;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使人口和产业由大城市核心区向边缘区迅速扩散成为可能。在市场化制度背景下,网络状经济联系的伸展,中间型经济组织的发育、纵向的以行政命令方式组织经济功能的弱化与横向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联系的加强,都使得“谁也不服谁”、“谁也不理谁”、“谁也不让谁”的状况大为减少,以共享、合作、分工、交流为主导,大都市连绵带的地位随着经济要素的市场化而得到增强。

与所谓的都市圈不同,大都市连绵带不是围绕单个城市圈层自核心向外扩展,不体现一种环形扩散结构;大都市连绵带也不是一个边缘封闭型的圈层式经济结构,而是开放型的通道式系统,向外扩散要素也接受外界要素的进入;大都市连绵带虽由多个城市组成,具有以市场为基础的扁平化结构,经济运行效率较高,可以避免单个城市过于依赖少数产业而出现大起大落的风险;大都市连绵带是城市群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之间没有明显的断裂,建筑群体绵延不绝,表现城市的群体结构和集合竞争力,而不像都市圈过于强调个别城市的功能。尤其是,大都市连绵带不受一个单一的城市中心的支配,城市之间没有高下尊卑之分,不必区分龙头老大和跟班兄弟,各种平等而独立的城市政府或者企业相互结合与联系。小的城市在与大城市开展分工与合作的同时,也建立起各自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产业优势,而不必对大城市、特大城市俯首称臣。

4.中国的大都市连绵带

根据中国的情况,中国的大都市连绵带有几个特征:都市总计人口规模至少2000万以上;拥有至少两个全国意义的区域中心城市,拥有综合交通设施系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功能。

我国存在和规划的大都市连绵带,有现状京津大都市连绵带、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带和珠三角大都市连绵带,正在形成的有辽中南地区、山东半岛地区和闽东南地区。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