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城市国际化

百科 > 区域经济 > 城市国际化

1.什么是城市国际化

城市国际化是指城市在人、财、物、信息及整体文化等方面进行跨国界的相互往来与交流活动不断增加,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影响到国外的过程以及国际性城市的形成过程。[1]

2.城市国际化战略的内涵[2]

1.金融国际化。即在金融行业无差别非歧视性原则诱导下,按金融国际惯例和基本程序实施公平竞争,达到金融机构和业务中心集聚并向外发展、开拓和延伸。同时使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同步发展,并使银行资本流动与汇兑业务自由化,形成金融大系统的良性循环。

2.贸易国际化。在与国际市场密切协调相联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统一大市场。其中中介贸易在贸易总量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多边复式贸易日益增加,无形贸易(如信息、专利、技术、商标)不断开拓,比重日趋提高。同时,具有国际影响的商交会、博览会、招商会、洽谈会定期召开。

3.生产国际化。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基础上实施社会化大生产,并使其产品市场向多元化、全天候、国际化方向发展,同时,使生产流程与质量、技术标准走向国际化,或至少采用能被国际社会认可的标准,从而使产业的至少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并在世界经济大系统中产生一定影响。

4.信息国际化。即在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信息资源独立成网并与国际计算机网络并网运作前提下,使地域网和空间网相融合,有线网与无线网互补,实现信息资源的存储、转换、加工、反馈的现代化和迅捷化。并使信息资源商品化,作为生产要素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

5.科技国际化。首先是科技成果完全商品化,使科技生命力在商品化过程中体现其社会性和实用性价值。其次是使科学技术有专利而无国界,使知识产权得到法律保障和社会尊重。第三是实现科学技术的国际水平分工和合作开发,实现共同科技进步。

6.产业国际化第三产业的高度化使国际性城市的金融、保险、商贸、会计广告、法律、信息等行业比较发达,交通、运输、通讯、网络咨询等设施齐全,各种服务行业都能提供高效,准确、便捷、舒适的服务。同时具有与国际交往相匹配的行政构架及管理体制,从而保障物资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顺畅。

7.开放国际化。国际性城市的社会经济对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开放,对外贸易和资本国际往来在城市GDP中占较大比重,国际交往人员往来频繁,出入境手续简便,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国际经济体系兼容,是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活动的优选场所。

3.城市国际化战略的特征[2]

城市国际化战略着眼于跨国社会经济联系的建立,寻求在国际合作中获得发展。它具有以下特征:

  1.全局联结性。国际化城市经济高度发达,拥有雄厚经济实力,一般是制造业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交通中心、通讯中心、信息中心和管理中心等,对世界各城市的进化起着强烈的示范效应国际化战略就要着眼于其诸多城市中心功能的综合,从而表现出全局联结性的特征。

2.国际指向性。国际化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与国内市场与世界大市场高度关联,是世界市场链条体系的中心环节。它们接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来安排生产、经营,从而成为连接国内外经济的桥梁和枢纽。城市国际化战略就要表现出国际指向性特征,注重城市在国内外经济中的结合点,突现其集散牵头功能。

3.实施策略性。国际化城市是全方位开放的城市,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为此,城市国际化战略在实施中要体现其策略性,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

4.城市国际化建设案例

一、深圳的城市国际化[3]

1.深圳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城市竞争的战略举措。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期,核心城市间的竞争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体现。从全球来看,许多都会城市都在制定未来30—50年的发展战略。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正处于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以加快国际化城市建设为契机,在更高起点上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是深圳经济特区引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国家为深圳确立了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的战略目标,深圳要围绕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始终坚持“四个先行先试”: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头作用的体制创新先行先试;对国家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的重要事项先行先试。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引领未来,争取将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进而引领新一轮改革开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探索新路。

(三)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是建设科学发展新特区的有效途径。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土地有限、资源短缺、人口不堪重负、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等制约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以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创新发展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和谐发展建设民生幸福城市、以协调发展加快经济特区一体化进程、以低碳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深圳质量”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2.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目标

根据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战略目标,深圳要以国际的视野和战略的思维,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城市发展质量,逐步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较高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管理水平的和谐城市、鲜明的城市特征又兼容多元文化的开放城市、健全创新体系和要素集聚的创新城市。在未来十年,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明星城市,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到2050年,深圳与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共同发展,形成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比肩的国际化城市群。

第一阶段(2011—2020年):以香港、新加坡、首尔等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创新金融、高新技术、国际物流、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功能成熟完备,自主创新能力国际领先,高效低耗的现代产业更加完善,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城市国际化,城市建设质量和人居环境良好,城市治理和公共文明水平较高。国际往来频繁,要素流动水平较高,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明星城市,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第二阶段(2021—2050年):以纽约、伦敦等先进的国际化城市为目标,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深圳与香港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携手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之一、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地、世界文化、创意、时尚的重要来源地和导引地。深港两地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城市功能互补、城市管理等重要方面开展广领域、深层次、高水平的紧密合作,进而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共同发展成为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比肩的国际化城市群。在这个阶段,将深圳建设为具有超群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城市,成为生产要素的国际配置中心、经营决策的国际管理中心、知识技术的国际创新中心、信息资源的国际交流中心、生态多元的国际宜居中心,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全方位与国际接轨,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