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百科 > 成本会计术语 > 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1.什么是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能力没有被充分利用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改变,而导致固定制造费用产生能量差异。因此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还可进一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又称为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另一部分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又称 “固定性制造费用数量差异”或“固定性制造费用除数差异”是指固定性制造费用按应耗的标准小时数(预定分配率)计算的分配数与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数之间的差额。该项差异是由预计业务量的变动而引起的,所反映的是计划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只有通过对业务量的控制才能控制。

2.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的计算公式

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的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标准小时费用率和实际工时下的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 

3.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的特点

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具有如下特点:

(1)若预计业务量等于应耗的标准小时数,则没有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2)若预计业务量大于应耗的标准小时数,则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不利差异,表示计划生产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3)若预计业务量小于应耗的标准工时数,则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有利差异,说明计划生产能力已得到充分利用。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