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管理
1.什么是后勤管理
后勤管理是管理者动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手段,通过一系列特定的管理行为和领导活动,使全体成员努力工作,以达到后勤工作目标的过程。
后勤管理是管理的一种形式,是管理的一般本质在后勤管理中的一种表现,由于后勤工作部门是为一个单位的职能活动提供物资保障的机构,它的任务是为职能活动服务的。因此,后勤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动用各种管理手段,通过组织、指挥和协调后勤职工的活动,来创造一个远比每个个人活动力量总和要大的后勤保障力量,以便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完成后勤工作任务,进而保证单位职能工作的顺利开展。后勤管理在一个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常常被人们忽视的管理活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一个单位后勤工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
马克思主义认为,管理具有两重性,即既有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力相互制约的社会属性。后勤管理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后勤工作中财和物的管理水平以及人员素质,这是后勤管理自然属性的表现。另一方面,后勤管理又是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用来调整阶级关系,维护本阶级利益的一种手段,具有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性质,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后勤管理不再体现为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体现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的客观要求,这是后勤管理的社会属性。
2.后勤管理的意义
认识后勤管理的两重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后勤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它的自然科学性,这是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具有的共性的东西,是可以互相借鉴的部分。也就是说,我们在后勤管理中,不仅要总结和运用自己的成功经验,而且应当有原则地学习外国的经验,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后勤管理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了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的后勤管理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体现无产阶级的要求,坚持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贯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这是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
3.后勤管理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后勤管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后勤管理包括财务管理(财务计划管理、预算资金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财务活动分析与财务监督)、财产物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基本建设管理(计划管理、设计管理、施工前准备、施工组织管理、竣工验收与结算)、房产管理及维修(房产产权与档案管理、房屋使用管理、职工住宅分配管理、房屋及附属设备维修管理、经济管理)、水暖电气管理(供用电管理、给水与排水管理、供暖管理、经济管理)、伙食管理(食品质量管理、伙食成本管理、营养与卫生管理、伙食服务管理、伙食经济管理)、汽车运输管理(车辆管理、服务管理、安全管理、经济管理)、医疗卫生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卫生经济管理)、其他服务管理(接待服务管理、生活服务管理、幼儿园管理等)以及后勤服务经营实体管理。
4.后勤管理的职能
后勤管理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职能:既有按本单位职能活动规律组织后勤服务的职能,又有通过管理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职能。正确认识服务与管理两个方面的职能,这对我们全面理解后勤管理的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后勤管理科学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5.后勤管理的特点
后勤管理因其在各单位中履行服务职能,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7个方面的特点。
(1)社会性。后勤管理社会性的特点可以从3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后勤管理的内容。由于社会目前可能提供的后勤服务还不能满足各单位的需要,一个时期内机关办后勤、企事业单位办后勤的状况还无法彻底改变,因此,各单位的后勤服务门类,无所不包。二是后勤管理与社会上的联系。各单位的后勤离不开社会的供给、无论是物资、设备、能源、交通,还是人员、技术、空间、信息,都要由杜会来提供,各单位的后勤要受社会的制约和影响,社会是各单位后勤工作的总后勤。三是后勤管理发展的方向。各单位的后勤服务正在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后勤服务将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步由社会承担,后勤服务社会化迟早要实现。社会性这一特点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充分注意和利用社会上的各种条件为本单位服务,同时又要力所能及地创造条件为社会服务,改变封闭式的后勤管理。
(2)经济性。后勤工作是行政工作,又是经济工作。后勤服务劳动属于商品经济范畴。后勤工作的实质是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和生产(劳务)、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对后勤资源进行高效的配置,而经济核算则是后勤工作的重要内容。
(3)服务性。后勤工作是服务工作。从它的管理对象来看,后勤工作并不直接体现一个单位的职能,而是单位职能活动进行的服务性工作。服务是后勤管理的一个特点,也是后勤管理的全部意义所在。
(4)时间性。各个单位的职能活动是一个有严密组织、严格程序的过程。为职能活动服务的后勤工作也必须按照这些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每项服务工作都因职能活动的需要面有确定的时间要求,这就决定了后勤管理具有很强时间性的特点。这是其一。其二,时间性还体现在“后勤先行”方面。任何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物资条件做保证,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的前提,后勤工作就是提供基础和前提的工作。其三,时间性还表现在很多后勤工作受到季节的影响和制约,违背了季节的要求,就会出现失误,造成损失。
(5)复杂性。后勤管理工作繁重,任务多,是复杂性的主要特性。诸如人事、财务、物资、设备、基建、房屋、伙食、交通、医疗、卫生、园林、环保、计划生育、幼儿教育以及其他各项综合服务工作,都由后勤部门管理。政策性强是其复杂性的又一个特性。财经纪律、基建法规、车辆配置原则、工资调整及发放等,后勤管理部门都必须按照党和国家既定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办事,决不能随意而行。涉及面广,内外关系多,是后勤管理复杂性的第三个特性。在目前社会这个大“后勤”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要完成这种全面的主体服务,各单位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大而全”的后勤服务体系,后勤机构庞大,服务项目齐全,把职工的衣、食、住、行、生、老、病、退、死等事宜几乎全部包下来。而要完成这诸多的服务内容,后勤既要与单位的每个职工打交道,又要与社会的有关部门保持经常性的密切联系,不仅有纵向联系,还有横向联系,不仅涉及到人,而且涉及到财、物、时间和空间。
(6)群众性。后勤管理的大量工作与群众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的关系。它必须天天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检验。为了搞好后勤管理,还必须坚持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这是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做好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
(7)知识多科性。后勤管理需要有广泛的知识作为基础,在社会科学领域涉及到管理学、会计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在自然科学领域涉及到的学科则更为广泛。在后勤工作中知识多科性又表现在专业技术种类繁多,每个人都有一种或几种专业。这就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必须有广泛的知识和多种专业的常识,进行科学管理,使各项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6.后勤管理的作用
后勤管理的作用是由后勤管理的基本职能所决定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职能活动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一个单位的职能活动要想正常进行,后勤部门就必须事先安排搞好工作的必需的条件设施,提供后勤服务,这是职能活动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强后勤管理,才能使这些基本的物质条件得到可靠的保证。后勤管理的保证作用是其基本职能决定的,而这一作用是后勤管理的基本职能决定的,所以这一作用是后勤管理的基本作用。
(2)可以提高对人、财、物的利用率,从而促进职能工作效率的提高。如果只是有了充足的物质保障,而不去科学地组织管理,工作的效益是不会提高的。搞好后勤管理,可以使人、财、物似最佳方式结合,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进而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做到“财尽其力”;充分发挥物资设备的潜力,做到“物尽其用”。所有这些正是职能工作高效进行的必要条件。一切管理的作用都在于提高效益,否则就没有管理的必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作用是后勤管理的主要作用。
(3)可以体现党对群众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职工积极性的发挥。后勤工作与职工的生活密切相关,牵涉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党的许多方针政策、党对群众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往往是通过后勤管理工作来体现。后勤管理工作做得好,必然会使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把党对群众的关怀及时送到群众心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职工就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后勤工作搞好了,可以为职工提供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和实际困难,职工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以极大的热情一心扑在工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积极性,完成本职工作。
(4)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后勤工作是服务工作,服务工作多是单位的“窗口”,搞好后勤管理把住这些“窗口”,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后勤“窗口”的文明服务,礼貌待人,去陶治人、教育人、培养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通过后勤“窗口”的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反对腐败,端正党风,加强廉政建设;通过后勤“窗口”发掘共产主义协作精神,与兄弟单位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总之,通过后勤的“窗口”作用可以大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稳定职工队伍和生活秩序。搞好后勤管理工作是稳定职工队伍和生活秩序,确保安定团结的重要条件。搞好衣、食、住、行、生、老、病、退等工作,是后勤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后勤管理工作搞好了,可以使领导省心,职工们放心,大家都不担心。因此,职工队伍可以稳定,生活秩序可以安定,从而可以确保安定团结的局面。
正确认识后勤管理的作用,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后勤管理工作,重视后勤职工的劳动,使全体职工都来关心后勤管理工作;同时,能够引导后勤职工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树立正确的服务思想,为单位职能活动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