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企业工程

百科 > 管理术语 > 企业工程

1.什么是企业工程

工程指的是人们应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手段,对客观对象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实施、制造或运行、评价的实践活动。

这里说的企业工程,不是“属于企业的工程项目”,而是将建立、维护企业看作一种“工程”。

顾名思义,企业工程是对企业进行的工程活动。一种学术化的定义是:企业工程是通过运用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以一组特定的工程学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设计、维护并连续改善企业系统的功能和组织运行状态的过程或行为的集合。

企业工程的概念具有时间意义上的全过程性和空间意义上的全方位性,但其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企业系统的集成不是任意想象的,也不是随意就能实现的。为了使实现集成的设计目标,必须建立必要的支持结构以实现异构部件的插接和功能耦合。

2.企业工程的定义与特征

企业工程 (EE) 的定义:企业工程是关于如何设计、建设、维护企业的综合学科。

与以往已有的种种关于企业组织、形态、管理或建设的理论或方法相比,现在提出的企业工程,至少应有以下基本特征:

  • 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不仅提供了构造企业实体的基本材料、手段、方法,还提供了逻辑地精确描绘企业蓝图的方法和工具。
  • 不以静态的构造为目标,企业建造的基本要求,就是将企业建造成为具有高度目标与环境适应性的自组织系统。
  • 具有工程学的全部特征,有实验与测量手段,精确的设计语言,和新的结构原理。
  • 着眼于对企业实体的整体,而不是诸如生产车间或流水装配线、品质或财务控制等局部的功能。
  • 从人的共性出发考虑人的因素,而不必涉及到任何一个参与其中的具体的人。
  • 企业的设计与实施者,和企业的直接受益者、目标制定者、管理者、基本功能的作业者区分,他们通常不是经营、管理人员,而是典型的职业技术人员——工程师,他们可以完全不隶属于这个企业。

3.从 IE 到企业工程

这里第一个 IE,是 Information Engineering,信息工程

当将 IT 引进企业,以求改进现状时,信息工程就是“企业信息化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将 IT 作为创建新型企业的基础方法和工具时,这个信息工程首先就变成了“创建企业的工程”。

具体地说,所谓的“信息系统的逻辑设计”,可以把它看作对现实系统的一种“映射”,这就是通常的信息工程:辨认和确定实体,明确它们的属性和关系,用 E-R 图及一系列结构化的数据来加以记述,然后在定义发生在这种模型上的操作与规则。但如果现实的系统尚不存在,或需要大幅地修改,就有了本质的不同,需要先创造出期望的系统图景,逻辑地构建它,并用精确的“蓝图”表述的逻辑设计结果,最终实施设计,建立起实在的系统。

这样,自然而然地,由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延伸到了企业的规划设计。实际上,BPR 正是由这个思路上发展出来的。作为“信息工程之父”的Clive Finkelstein与 James Martin,都是这个领域先驱和倡导者。

IT 与 EE ,还有更深刻的内在关系。工程技术的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就是“工程制图学”这种结构描述方法。对企业系统,我们可以用什么?信息技术和其中的信息系统规划技术,并且正在被应用的唯一能够“精确、再现地”表达企业这样系统的手段。这里不仅有工具,还直接提供了方法学以及和基于数学可操作的逻辑语言与符号体系的蓝本。

这里的第二个 IE,是 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业工程

IE 始于本世纪初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开创性实践研究和他的经典名著《科学管理原理》。虽然具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极其丰富的实践和方法学,但 IE 在学科范围上,似乎并不象建筑学、机械工程等那么清晰。从发展历程上看,IE 是从实实在在“细节”着手的。它的出发点,是一种思想方法,也就是“用科学的,工程学的方法去研究企业中的人和工作方法”。沿着这个基本路线,它的实践内容不断地充实,所运用的科学学科也不断地丰富,并扩大到了企业的几乎所有领域。

现代人们越发认识到工业工程的每一项研究,都应当是为企业的总体目标而服务的,都是和企业中的其他要素相关的,而许多方法和原理,并不只对工业工程传统的领域——产业有效。基于这种认识,现代的工业工程的发展,至少有如下两种倾向:

  • 从局部到整体,引入系统的观念和原理
  • 扩大 Industrial的范围——对处于这个学科理论前沿的学者来说,这个词的传统含义似乎是一种限制。

从某种意义上来将,EE 也可以说就是一种广义的 IE ,或者说是其发展的顶峰。然而,二者是否“殊途同归”,应合二为一呢?这个问题或许会有广泛长期的讨论。笔者觉得,有几点是比较明确的:

  • EE 更有一般性,不宜用 IE 来代替。
  • 从既有的实践和发展历程上看,IE 是自下而上,由局部到整体的;EE 从一开始,就是自上而下,由整体视图着眼的。
  • 从技术发展上看,EE 的出现,首先是建立在 IT 这个核心技术基础上的,而 IE 则由传统的作业研究开始,逐渐扩展到包括各个传统的工程学基础学科及人类工程学、心理学等等的一个广泛而“扁平”的基础之上。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可能有多种思路,无论结果如何,EE 这个概念的出现,将使“企业建设”相关领域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使企业的“性能”获得空前的提高。

4.从SE到企业工程

系统工程,System Engineering,SE ,或系统学作为一种观念,已是“家喻户晓”,以至与系统工程拉上关系成为学术界的一种时髦,但在 EE 这个领域,“系统”却是不可或缺的主角。

从“系统”观念来看,企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开放系统。相比之下,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等的基本对象,是较为简单的或在系统生态中,比较“低级”的系统。系统工程学,作为传统工程学早已成熟发展和应用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学科,首要意义就是它新的世界观,但这两种路线并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

由此,系统原理应当是企业工程学的基础原理,企业工程学是系统工程学一个独特的应用领域。

5.从 CIE 到企业工程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这个概念,是从自动化延伸而来的,它基本是局限于企业的内部;计算机集成企业(CIE)这个概念,则将范围延伸到了整个企业的外部关系,包括供应商、客户乃至客户的客户。

事实上,美国德州的 ARRI/UTA 企业工程研究小组的研究基础之一,正是传统上 CIM/CIE 领域的成果。 为什么是现在

EE 是在现代企业生存环境的变革,和相关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出现的。

在 Michael Hammer 和Janmse Champy的《重规划企业》一书中,指出“三个 C”代表了驱动现代企业三种基本力量,它们的全新内涵。这里概括如下:

  • 顾客,Customers:他们已经“反客为主”,成为控制市场的中心力量(回顾一下当年“制造大众汽车市场”的福特。须知“资本家”们喊出“顾客第一”不是良心发现,不如说是逼于无奈)。
  • 竞争,Competition:在全球经济的环境下,竞争是空前强烈和多样化的,竞争的“层次”也水涨船高,比如高新技术,标准控制,市场策略,战略同盟等等。
  • 变化,Change:科技的空前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革命,以及高度的竞争,使这个世界进入持续变化的状态。这迫使企业不断地改变自己,不是为了打破什么才要变革,生存过程本身就将是不断的变革。

这3C,要求企业必须能够快速、精确、有效地建立和不断地改变。这种来自企业本身的需要,是 EE 出现的基本背景。

从技术性的层面来看,将企业的建设作为工程科学,需要具备一些具体的条件,包括基础学科和技术手段,例如:

  • 精确地描述“企业系统”架构的方法与工具;
  • 系统规划的技术与工具;
  • 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 适应当今企业生存环境科学企业原理;
  • 综合掌握上述技术的“跨领域”实践家与理论家;

信息技术极其应用的渐趋成熟,为 EE 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基础。

6.企业工程与企业管理

这里提出一个区分“企业工程”与“企业管理”的原则:企业工程是关于企业实体的,企业管理是关于这个企业实体的运用的。二者最为密不可分的地方,或许是“变化管理”(Change Management)。

企业工程的出现,将使的传统的“决策管理”者的一些人为性很强的工作,转变为技术人员的,精密的工作,也使“管理”的体系,要重新思考:“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个传统匡架,是不是要被“重规划”呢?

虽然企业作为一个系统,通常是“成长”,而不是装配出来的,但它仍是不折不扣的人造物。建造它,和管理它,纵然交织在一起,仍有经纬之别,或者说是成长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现代企业由于其复杂性、规模性和迅速改变(还有迅速兴建),及其物理与逻辑实体的巨大和复杂,使“规划建造”不能总是躲藏在“管理”之后,由顶层决策者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企业建设是企业成长的使动语态,对旧有的企业架构或业务不时需要进行重规划;对新的企业和业务,要进行精密迅速的规划,这些正是企业工程的课题。 企业工程师

7.企业工程的意义

EE 的出现,是企业这种人造系统进化的一个里程碑。

它的基本任务,也就是它的基本意义,是高效率地建设适应现代生存环境的新型企业,“戏剧性”地提高和保持企业的性能,最终,造成人类生产力一次新的大跃进。

所谓的新型企业,就是电脑化的企业,这是无须怀疑的,因为信息技术的革命,改变了人的沟通和互动的方式,而这正是任何企业内部与外部关系的基础。

已有的实践已经证明了新型企业的威力。不管现在建立它有多难,将来所有的企业,必将迈上这条革命之路,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