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企业要做巡回式校招? Jerryer 2016年07月22日 跟帖 | 0条内容 添加图片 发布 天下依然在 2016年07月22日 百度的,说的挺好 http://hr.bjx.com.cn/html/20160719/404929.shtml 回复 11 王司嘭 2016年07月22日 首先,企业进行巡回式校招是出于企业人才供给的真实需要。985院校就那么30几所,加上专业对口的过滤条件,每年输出的应届毕业生几乎是定数。然而随着毕业生的选择越来越多:考研出国考公务员的,响应国家号召自主创业的,世界那么大Ta去看看的......优质对口的专业人才供给愈发紧俏。、其次,除了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有些大型企业也开始注重人才配备的多样性。如同大学里特意把天南海北的学生安排在同寝室,企业也希望吸纳不同背景的学生,通过碰撞带动创新。如果不走到每个学校,不站在学生面前,怎能在帮企业争取更多的更丰富的新鲜血液!如果不是宣讲之后马上面试发offer,怎能在同行企业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抢先一步把优质人才拥在怀里!最后,巡回式校招其实也是企业的一次“秀”。在如今供需关系倾斜于应聘者的人才市场,招聘就是一场营销。大张旗鼓的全国巡回,不只为了“招到你”,更为了“让你看到我”。展示实力、彰显“高大上”形象变得特别重要,因为观众不仅仅是应届毕业生、还有他们来年毕业的学弟学妹,和对口专业的老师。此外,这场大秀往往涉及到跨区域多部门的合作,是难得的“对内营销”的机会。 回复 1 13 天下依然在 2016年07月22日 谢谢你将我百度的复制过来 回复 0 二刺波 2016年07月22日 公司各个业务线每年都要去学校捞人,因为从中长期来看,校招比社招更加有价值。1、校招能够招揽大批年轻人才储备,作为人才预备队,高潜力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很多从这些校招的储备人才转过来——比如说很多企业的管理培训生。2、校招的人才,从最初阶段开始学习上岗,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进取心,忠诚度也比社招的员工普遍要高。3、使得整体上充满活力,团队年轻化,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优化整体的人才结构。为什么要巡回,是因为一两次很难找到很好的人才,需要不断挖掘,从中筛选最合适的毕业生。 回复 66 天下依然在 2016年07月23日 补充一点,除了为了公司宣传和储备人才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人才垄断,高新把优秀人才(尤其是技术类)都招聘到自己麾下,让竞争对手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储备。等一年后,再把当年工作不好的应届生淘汰掉,竞争对手只能捡剩下的。 回复 43 肖邦 2016年07月23日 我的校招经验是,985和211名校毕业的尖子生反而很难适配,尤其是在一些基础岗位上,但是毕业生又必须经历那一个阶段。所以总体上留下来的很少,大批回流考研。相反,二线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智商不差,勤勉度和敬业度都很好,关键是态度勤恳,对自我的认知没有太超越自己实际能力,因此最后留下来的可能性很大,目前很多部门的一把手都是这种非顶级母校的毕业生。 回复 43
首先,企业进行巡回式校招是出于企业人才供给的真实需要。985院校就那么30几所,加上专业对口的过滤条件,每年输出的应届毕业生几乎是定数。然而随着毕业生的选择越来越多:考研出国考公务员的,响应国家号召自主创业的,世界那么大Ta去看看的......优质对口的专业人才供给愈发紧俏。、
其次,除了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有些大型企业也开始注重人才配备的多样性。如同大学里特意把天南海北的学生安排在同寝室,企业也希望吸纳不同背景的学生,通过碰撞带动创新。如果不走到每个学校,不站在学生面前,怎能在帮企业争取更多的更丰富的新鲜血液!如果不是宣讲之后马上面试发offer,怎能在同行企业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抢先一步把优质人才拥在怀里!
最后,巡回式校招其实也是企业的一次“秀”。在如今供需关系倾斜于应聘者的人才市场,招聘就是一场营销。大张旗鼓的全国巡回,不只为了“招到你”,更为了“让你看到我”。展示实力、彰显“高大上”形象变得特别重要,因为观众不仅仅是应届毕业生、还有他们来年毕业的学弟学妹,和对口专业的老师。此外,这场大秀往往涉及到跨区域多部门的合作,是难得的“对内营销”的机会。
公司各个业务线每年都要去学校捞人,因为从中长期来看,校招比社招更加有价值。
1、校招能够招揽大批年轻人才储备,作为人才预备队,高潜力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很多从这些校招的储备人才转过来——比如说很多企业的管理培训生。
2、校招的人才,从最初阶段开始学习上岗,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进取心,忠诚度也比社招的员工普遍要高。
3、使得整体上充满活力,团队年轻化,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优化整体的人才结构。
为什么要巡回,是因为一两次很难找到很好的人才,需要不断挖掘,从中筛选最合适的毕业生。
我的校招经验是,985和211名校毕业的尖子生反而很难适配,尤其是在一些基础岗位上,但是毕业生又必须经历那一个阶段。所以总体上留下来的很少,大批回流考研。相反,二线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智商不差,勤勉度和敬业度都很好,关键是态度勤恳,对自我的认知没有太超越自己实际能力,因此最后留下来的可能性很大,目前很多部门的一把手都是这种非顶级母校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