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军牺牲10天了。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勇于排雷,善除荆棘”,一位网友曾这样评价这位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8月9日下午,杨汉军心脏病突发,倒在办公室。在紧急送往最近的六医院后,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医生宣布:心源性猝死,医护人员奋力抢救,仍无力回天。
55岁,英年早逝,令人痛惜。而一条记录他最后工作行程的微信,仍在朋友圈里不断转发。
坚韧拼命,半夜接机的诚意感动的不只是雷军
4月8日,武汉市委成立招才局,杨汉军兼任局长。他身上这副新担子,开了全国先例。
今后,去哪里找人才,用什么吸引、留住人才,课题都摆到杨汉军面前。他把突破口选在武汉校友这个群体。
陈东升、雷军、汪潮涌……从武汉毕业的企业家,他一一去拜访,请他们做城市的“招才顾问”。
8日当天,杨汉军加班到晚上11点多,他匆匆赶到武汉会议中心,迎候陈东升。
细心的他,叮嘱工作人员在房间准备塑料拖鞋、欢迎卡片,让“招才顾问”有回家的感觉。安顿好陈东升一行,他又马不停蹄赶赴机场迎接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
凌晨两点,雷军乘最晚一班航班抵汉。“怎么是您?这样的待遇,头一次!”组织部部长深夜接机,雷军深深感动。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半夜接机的消息传开,武汉这座城市的招才诚意也迅速在朋友圈刷了屏。
此后,雷军几次来汉,小米武汉总部落户,仅用了5天。
5月26日,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成立,杨汉军出任主席。
3天后,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打响第一枪,500位华中科大校友聚汉,达成总投资约989亿元。这距离招才局成立只有50天。
全球引才,常年披星戴月工作至深夜
拼搏赶超,时不我待。他像陀螺一样连轴转。
基层调研,他曾一天“一口气”带队考察华工科技等7家企业;
全球引才,他曾随代表团10天行程1.8万公里,参加24场公务活动和人才座谈会,为节省时间,坐了3趟红眼航班;
出国引才回汉当天,30多个待批文件夹,垒起两尺多高,同事劝他回家休息,他来不及倒时差,硬是连夜把文件签完。
带着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他常年披星戴月地工作。
如今,他不会回来了。
解放公园路的大楼里,也再也不会有那个不知疲倦的身影了。
心中有民,不打招呼随机暗访政策落实情况
毛冲村,市委组织部的精准扶贫联系点。
一年前,该村还是武汉脱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村集体穷得叮当响。
郭婆婆是杨汉军的包保户。“您身体还好吗?”去年1月28日,杨汉军去看望她。
看灶台、揭锅盖、摸铺盖……他像亲儿子一样握着老人的手,嘘寒问暖。看到土坯房四处漏风,他临走又留下电话,嘱咐有事随时找他。
5个月后,郭婆婆搬进新居。她把杨汉军来家看望的照片,挂在了堂屋墙上。
如今,在组织部帮扶下,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过去的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如果不按我们农村礼数磕头,这辈子都会遗憾。”程纲全说着,眼眶又红了。
杨汉军常说:“官当得再大,终有一天要退下来。回首往事,最令人欣慰的不是当年有多大权力,而是你为党和人民干了几件实事。”
今年,武汉市为留汉大学生提供人才公寓。好政策落实了吗?
7月13日,杨汉军不打招呼,扮成家长,陪4名大学生办理落户、申请人才公寓手续。“武汉体院毕业生李波已申请到沙湖社区人才公寓;中国地大毕业生张淼已落户余家头社区……”8月9日中午,市委工作人员欧阳俊给杨汉军发了一条短信。
他没想到,这竟是发给部长的最后一条短信。
燃尽生命,连轴转了13天后最终倒在办公室
7月28日至8月7日这11天里,杨汉军辗转18000公里,高强度工作,率武汉人才代表团赴波兰、以色列、俄罗斯推介“资智聚汉工程”。
出访归来,“没有片刻休息,他回来即投入工作。”武汉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郑东随同出访,他用“无缝对接”形容杨汉军的工作状态。
8日,杨汉军又是一天连轴转。上午研究工作、签批文件,中午1点半部务会,下午2点半书记办公会,接着是市委常委会。
“常委会后,汉军同志就跟我们商量红色引擎工程如何深化,红色物业如何让老百姓感受到变化,一直谈到很晚,随后他又工作到凌晨才下班。”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余从斌回忆。
9日上午8:15,杨汉军提前到岗。当天,他要主持研究干部工作。
“今年上半年,干部调整频次高,汉军同志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好中选优、宁缺毋滥,努力为市委决策提供科学参考。”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海涛回忆,“大家一直讨论到中午,走出办公室已是12:30。”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江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强偶遇杨汉军,杨汉军提醒他,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正在举办资智回汉活动,作为市属高校,要迅速行动起来。
中午1:16,杨汉军收到市委组织部干部欧阳俊发来的短信,了解了几位大学生办理落户和人才公寓情况。在办公室略做休息后,下午3点左右,他开始批阅文件。
下午5:40左右,被发现晕倒在办公室。
有孝有爱,93岁老父亲还在翘首等待儿子归来
有人说,杨汉军堪称以身许党、以身许国、以身许民的楷模,唯独对不起的就是家人。他的妻子却不这样看。
“他有爱、有情、有义、有担当。”说到丈夫,妻子姜枫泣不成声。
孩子身体一直不好。上世纪90年代初,每天下班后,夫妻俩用自行车推着孩子去坐轮渡,到汉口接受康复治疗。瑟瑟寒风中,杨汉军搓热双手,捂住孩子小脸蛋。
亲戚劝他们再生一个。他拒绝了:“再要一个,对这个孩子的关爱不免减少,对他更不公平了。”
妻子身体也一直不好。“我住院时,无论多晚下班,他都会到病床边,陪我说几句话。”“他常说,即便家里缺少一点健康,但不要缺少快乐。听说好玩的地方,他都会记在心里,想将来自驾带全家去玩。”
老父亲93岁了,只要有时间,杨汉军会下厨为老人煮面条,端到床前。
牺牲当天,他还给妻子打电话,准备下班后早点回去,陪93岁的老父亲喝点酒。
只是,这个约定,再也无法兑现了。这位93岁的老父亲,至今还在翘首等待儿子的归来。
如今,水果湖这个老小区里,再也不会有那个温情的身影了。许党爱民,他把最深沉的爱,留在天地之间!
(综合自《湖北日报》、《长江日报》)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