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中期,随着欧洲人对阿拉伯帝国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十字军远征,欧洲人渐渐收复了被阿拉伯人占领的南部欧洲和地中海岛屿,开始建立起以亚平宁半岛城邦为中心的海上贸易商圈。海上贸易新秩序的建立,也促生了一种全新的海图在地中海航海实践中流行,它就是波托兰海图。“波托兰”一词源自拉丁语“Portolano”,原指用文字编写的航海指南书,由于这类书籍中通常都附有航海图,后来人们逐渐用“波托兰”来表示中世纪航海图。
波托兰航海图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图面绘有罗盘花,或称“指南玫瑰”,葡萄牙水手也称它为“风的玫瑰”,它替代了古地图中作为方向的记号的希腊神话里的各路“风神”。从罗盘放射出恒向线,可以指示的方向多达 32个,沿着其中的方向线航行,可以抵达某个港口。波托兰航海图的另一特色就是对沿海地区港口标注得很仔细,陆地则因无用或无知留有空白,或绘满图案来充填。这种航海图抛弃了以往的宗教地图的世界观,转而面对现实世界,进行真实而实用的描绘和指引。这些航海图形象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航海印迹,其图多是用墨水绘在不超出1平方米的羊皮纸上,少数航海图是由几张羊皮组成。有时,人们还将几张海图合在一起组成一部地图集。
有人认为,亚平宁半岛上的航海家在13世纪中期,率先在欧洲使用罗盘来引领航海。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尚无定论,但人们在亚平宁半岛的西海岸比萨发现的比萨航海图,至少是对此说的一个有力支持。中世纪的波托兰航海图存世不足200幅,这幅比萨航海图被认为是世界现存最早的罗盘航海图,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
这幅航海图出现在比萨,也不偶然。比萨位于意大利中部阿诺河边,距利古里亚海约12公里。13世纪,比萨就已发展成为托斯卡纳大区最大的城市,圆顶大教堂和世界闻名的比萨斜塔都建于这一时期。此时的比萨与中亚的各大港口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是航海势力强大的地中海女王。
比萨航海图,图纵50厘米,横105厘米,大约绘制于1290年,作者不详,绘制地点可能在地中海的航海重镇热那亚。此图上只有沿海地名而无内陆地名,因此可以断定它是用途明确的航海图。需要指出的是比萨航海图上,并没有波托兰航海图上都有的罗盘花。这幅航海图上分别画有两个圆周,并且均被分成16等分,从各等分点引出许多方位线,相当于罗盘引出的恒向线。这些线如蜘蛛网般覆盖了全图,使得方位表示相当明确:其四大方位,即东西南北,是黑线;其1/2方位,即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是绿线;1/4方位,即东北东、北东北等等是红线。仔细阅读地图,可以读出完整的地中海海岸线和黑海海岸线;左边圆的中央是科西嘉和撒丁岛,左下是直布罗陀海峡,右上是亚平宁半岛的“靴子”;右边圆的中央是希腊半岛,下方是北非海岸……此图上部的中央和右侧小圆圈内绘有比例尺。
此图因没有考虑地球的球面,只依实测距离与方位制作而成,因而又被称为“平面航海图”。这种航海图在经、纬度跨度都很小的地中海(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宽约1800公里),并无太大误差,故而很受航海家欢迎。这幅航海图最值得称道的是它的精准性。它也因此被称誉为“最早的真正的地图”,因为欧洲大陆的实测地形图要到16世纪前后才出现。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