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bte365官网在线投:如何延续“大家写小书”的好传统~

来源:网络 2021-02-06

图书市场上华丽花哨的“大部头”越来越多,小开本尤其是名家大家撰写的“小书”越来越少,有媒体调查一番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曾经盛行的“大家小书”怎么不在了?

何谓“大家小书”?袁行霈先生在北京出版社推出的同名丛书序言中,曾作出这样的解释:“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小小的册子,往往不过数万字,却深入浅出、明白晓畅,浓缩着名家大家的精深学问。这样的书“小而可贵”,“营养价值”很高,能够让普通读者在短时间内密集汲取精华,也容易消化领会。《乡土中国》透视传统秩序,《诗词格律概要》普及平仄韵律,《谈美书简》提升美学素养,一本本“精瘦”的小书其貌不扬,精神内容相当丰厚,可以说都是“朴素的经典”。

然而,近些年,“大家小书”在市场上似乎难以寻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巨著”或“水书”:页码是厚了、重量也沉了、价格上去了,能量密度却不高。究其原因,还是“利”字当头的资本逻辑主导了图书市场。不少出版社为了在“一锤子买卖”中追求“高码洋”,在精美装帧上做文章,以图书厚度论分量,随着此风愈演愈烈,市场渐有“劣币驱逐良币”之势。这些年,虽然也有一些文化人身体力行“提倡小书”,但效果不彰。比如,同样是历史类图书,摆在书架显眼位置的,是不知何人所编、全无一段原文的40万字《史记故事》,而史学家顾颉刚不足10万字的经典著作《中国史学入门》,却悄然立于一角。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向来被认为是涵养国民精神、传承民族文脉的重要路径,不能全然受制于市场逻辑。扭转不良风气,为大众提供优质精神食粮,还需要更系统的规划和更有力的推动。回望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国家高度重视出版“工农通俗读物”,在国家大力倡导之下,学界、出版界掀起了编写“大家小书”的热潮,华罗庚、吴晗、李四光等老一辈名家大家参与撰写,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1961年面世的《十万个为什么》,60年间不断丰富修订,已出版6次,被誉为“共和国明天的一块科学基石”。“豪华作者群”笔下的一册册“小书”,为国人带来精神启蒙、为民族传播文化火种,这样的价值又岂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如今,我们早已告别“文盲时代”,但对“大家小书”的需求并未减少。事实上,置身信息爆炸的时代,“书荒”变成了“书海”,大家的阅读时间日趋紧张,选择好书的难度日渐增加,体量较小的权威“小书”反而更符合大众的阅读需求。2020年,我国有196万种书没有卖出1000册,这足以证明,胡拼乱凑的作品或“大部头”只是表面热闹而已,优质作品依然稀缺。以“政府之手”推动“大家小书”的编写,延续面向大众写好书的传统,激活文化人肩负的文化使命,才能形成写好书、出好书、读好书的良性循环,让读书这颗种子普及思想文化,慢慢把“殿堂”变为“日常”。

[展开全部↓]
关键字: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热门游戏
返回 回到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