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要硬核,却未必需要通过加码的方式来实现。
近日,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疫情防控要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并明确提出了“六不准”要求。其实,就疫情防控中的层层加码问题,有关部门已提及多次。并且,在去年春节的疫情防控过程中,针对封村堵路等过度防疫问题,以及借防疫之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等问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然而,从媒体曝光的案例,以及笔者团队的调查情况看,少数地方还是存在各种加码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从政策执行的角度看,“层层加码”和“层层减弱”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对于任何一项政策,从决策者的视角看,总是有一个“完美执行”的想象,总希望执行者能够不偏不倚地将政策执行下去。但不同地方,政策情景不一样,执行就会有差异。
首先,每个地方面临的目标压力不太一样。比如防疫这事,一些地区的风险压力相对要大一些。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一级一级在传达疫情防控要求时,就比较容易不断加码。根据我们的调查,一些地方农村早在国家卫健委出台春节返乡疫情防控要求前,就启动了去年春节疫情防控的一些措施,包括封村堵路、返乡人员提供核酸检测证明等,可谓严防死守。但对于大多数南方农村地区而言,其防控还是采取的常规化措施,并无特别举措。
而每个地方的治理能力,也有差异。总体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防疫资源较为充裕,面对国家的防疫要求,其应对的空间较大。但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而言,客观上只能依靠充分动员、集中行政资源、提前介入等措施,开展严防死守式的防控。否则,一旦出现突发情况,这些地方的反应能力很可能跟不上。
同时,每个地方的社会基础也不尽一致。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结构和行动逻辑不同,会反过来影响政府行为。大致而言,一些农村地区是团结型的社会结构,村庄往往有较强的一致行动能力,社会关系以保护性为主。这种类型的村庄,对返乡人员具有较强的接纳能力,不太可能采取激烈的排斥措施。也有一些地区,更偏向分裂性的社会结构,村庄内部存在多个竞争性的行动主体,强硬政策比较容易在村庄层面得到迎合。客观上,防疫政策的核心是“隔离”,制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在分裂性的社会结构中有强大基础。
可见,基层防疫层层加码难避免,源头在于防疫政策是一种刚性政策,要求较高,很多地方都以“压实四方责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其政策力度,基层的压力本来就比较大。问题还在于,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基层的防疫能力有限,应对突发情况的信息不足。并且,上级不断强化的疫情防控要求,也使得一些地方社会要求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疫情防控加码,层层加码的现象,也就难以避免。
防疫要硬核,却未必需要通过加码的方式来实现。当前,我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常态化防控措施,包括联防联控机制、大规模检测、精准追踪以及网格化防控制度,足以应对各种突发疫情。基层只要把人员摸排等基础性工作做好,把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政策落实好,其实就算尽职尽责了。而对于一些偶然发生的疫情,上级也应分情况追责,尽量给基层减压。
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