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澳门24小时娱乐手机版:2021年,荔湾这样干!白鹅潭、上下九、西堤这样变

来源:网络 2021-02-05

星岛环球网消息:大洋网讯1月25日上午,广州市荔湾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开幕,荔湾区人民政府区长毕锐明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根据荔湾区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荔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

2021年,荔湾将着力在建设广州西翼CBD(中央商务区)、重塑“千年商都RBD”(休闲商务区)打造“岭南生活CLD”(中央生活区)上狠抓落实。

◆ 建设广州西翼CBD(中央商务区)

集中最优资源,突出商业商务功能,着力打造充满发展活力的广州西翼增长极,成为大湾区广佛极点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总部经济新高地和高端资源集聚地。

白鹅潭

推进白鹅潭商务区建设。高质量完成白鹅潭商务区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完善“1+11”网络组团结构,高品质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助力打造广州“强中心”。深化征拆制度改革,全面启动106个地块的土地整备及开发,完成聚龙湾片区首期启动区征拆,率先打造全周期建设管理示范区,加快白鹅潭核心区、石围塘片区、塞坝口组团等征拆工作,争取出让30个地块。加快建设省“三馆合一”项目、广州国际医药港、骆驼服饰总部、白鹅潭国际金融中心、广船央企总部、广州幸福中心,力促芳村站、西塱站地铁综合体、陆居路、聚龙湾等项目尽快开工。

打造广州西部新型交通枢纽。深化“外联、内畅、片区活”道路交通格局,高效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完善区域高快速路网入城通道,加强与市域骨架道路衔接,推进广佛出口放射线系统工程(二期)、聚龙湾隧道、如意坊隧道、如意大道、东沙隧道、广佛大桥系统工程、如意大桥、平安大桥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区内骨架路网,完善主次干道建设,提高路网密度,打通断头路,动工建设白鹅潭大道、岭南V谷周边道路、沙洛路等项目。织密片区路网,完成新隆沙-陆居路片区内部道路建设,推动芳村大道西侧规划路、广船片区一期市政道路建设,实现片区道路灵活畅通。积极开展西场立交、西湾路口、珠江大桥、龙溪大道-花博大道交叉口等一批交通拥堵点治理,改善交通微循环。加快地铁10、11、13、22、28号线建设,争取高铁站落地,不断完善轨道交通网络。

◆ 重塑“千年商都RBD”(休闲商务区)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科技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释放消费潜力,发展文化新经济,激活千年商都的经济势能,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争当高质量发展典范。

加快华南新三板大厦项目建设,导入优质企业和科创金融资源。深化“一区一所一院一基金一基地”金融发展格局,做实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对接珠西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荔湾服务”与“珠西制造”共享共赢。继续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现代物流、法律、会计、设计、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扶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推进珠江钢琴创梦园、1906科技园等一批产业载体提质增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及珠江西岸“云与人工智能”产业枢纽,主动承接应用广州数字经济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果。增强投资和招商的协同拉动作用。用足用好专项债,继续加大有效投资,全力推进年度投资超300亿元的135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500亿元。强化产业链招商,完成签约项目50个、落地项目80个,协议投资总额超500亿元,吸引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落地。

三江交汇白鹅潭

建设大湾区科技创新枢纽重要节点。突出源头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实验室在荔湾布局,推动采芝林中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立白综合科技园、广州国际医药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东)等项目建设,汇聚更多“大院大所大平台”。提质增速高标准建设海龙科创区,制定实施面向2035高质量发展规划,争取4-5个项目主体封顶,加快起步区剩余地块出让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千亿级创新承载区。推动岭南V谷、西塱工业园导入科技服务和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在城中村改造中同步引入具备创新能力的合作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构建文旅消费高级中心地。推进上下九步行街等传统商圈升级发展,引进国际商贸企业巨头,打造一批购物新地标。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时尚经济、品牌经济,引导境外消费回流。繁荣夜间经济,建设一批羊城夜市消费地标。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扶持培育西关地理标志,鼓励老字号企业和市场商户数字化发展,增加健康、养老、文体、旅游等服务供给。推动专业市场特色化品质化发展,培育“旅游+购物”联动发展业态,重点建设茶业综合体,推动茶业专业市场升级改造,构筑全国茶业流通枢纽。

南方茶叶市场(石围塘街供图)

◆ 打造“岭南生活CLD”(中央生活区)

城市的生命力在于宜居,要突出宜居优先、以人为本,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切实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坚持规划引领,增强现代化中心城区综合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产城融合先行区。

优化空间布局。着眼未来科技、产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新趋势,前瞻考虑人口、资源、空间和基础设施承载力,贯彻落实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刚性管控要求,持续推进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继续做好重点功能片区规划编制和优化,配合完成面向203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深化城市更新。有序铺开全区20条城中村改造,加快已批8条村的全面动迁及复建房建设,做好余下12条村的改造基础性工作。系统推进城中村改造,同步实现产业提升、项目导入、功能完善、环境优化,完成22万平方米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继续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旧楼宇加装电梯、“三线”整治、便民停车等工作,补齐服务设施短板。持续推进“混合改造”试点。完成7个专业市场转型疏解。推进花地河、大坦沙环岛、大沙河等精品碧道建设,提升滨水绿化景观。

花地河(花地街供图)

◆ 全面融入发展大局

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战略部署,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积极参与打造开放大平台、交通大体系、经贸大网络、湾区大市场,深度融入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深入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共建“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全面参与先导区建设方案和荔湾-番禺-南海启动片区发展规划编制,推动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对接,打造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新极核。强化与南海区域要素衔接,统筹邻接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以及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衔接,加快共建广佛新城。推进基础设施通达互联,增加广佛通道、跨江通道,加密广佛轨道交通站点,规划建设广佛环线,构建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互认互通,深化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加强广佛跨界河涌联防联治,共建共享优质生活圈。

融入穗港澳深度合作和广深战略合作。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筹建大湾区国际心血管中心,与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展合作,打造大湾区医药健康产业高地。高标准建设游径信息总站,打造引领全省的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遗产游径起点。

◆ 提升民生荔湾幸福指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各项民生事业补短板、均布局、提质量、强品牌,织密筑牢民生保障网,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多元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确保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广钢校区第二小学部、沙面小学新校区如期开学。将校园综合提升嵌入城中村改造,推动实现教育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打造区属六大优质中学品牌,创新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委托管理、授权管理等办学模式,努力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惠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发展、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加快健康荔湾建设。优化医疗布局,组建荔湾中心医院医疗集团,打造区域检验检测一体集成化中心、智慧医疗一体化服务平台,与省部属医院合作探索多形式医疗联合体,加大重点专科培育。制定中医药强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西关中医药非遗街区建设,加快区中医医院长寿院区扩建工程,推广互联网中医院、打造中医医养结合示范点。

南方大厦

建设岭南文化核心区。制定发展规划,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文化传承展示中心、创新发展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空间载体建设,加快档案馆新馆规划建设,推动文商旅创居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建设岭南特色文商旅融合大商圈和全域旅游大环线,推进沙面-西堤、上下九-华林寺等重点片区创建国家A级景区,优化提升西门瓮城、陈家祠、泮塘五约、荔枝湾、恩宁路、十三行、聚龙村等重点区域,加快“旅游+”新业态发展,为广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作出荔湾担当。深耕永庆坊,推动广州非遗街区扩容提质,丰富提升业态,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强化非遗项目申报,创建国家级粤剧粤曲文化生态保护区,增强荔湾文化软实力。完善文化创新扶持政策,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平台和品牌项目,集聚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恩宁路创客小镇、陈家祠创意社区、荔枝湾和荔湾北路创意组团等,形成文旅创意产业带组团。启动以南方大厦、广州邮务局旧址、粤海关旧址建筑群为核心的西堤片区改造,带动文化产业带发展。

[展开全部↓]
关键字: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热门游戏
返回 回到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