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4953332017-07-17 16:00:44.0陈锦君 穆晓莹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疍民水上,水上居民,记载,生活,中山,小榄,运输,成立4343193秘档珍闻
/uploads/allimg/210203/0R14Q435-0.jpg/enpproperty-->
疍民,又叫“蛋民”“疍家人”“水上人”,曾是珠三角一带河网水道上以船为家的人群,由于居住地点不固定,随河而徙四处漂泊且擅唱民歌,因此被称为“水上吉普赛人”。20世纪50年代以前,广东省中山县(今中山市)的疍民分布在石岐、坦洲、小榄、板芙、民众等地区,他们生活贫苦,绝大部分是文盲,受到官府的歧视和恶霸的压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疍民社会地位提高,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石岐、小榄等地先后建起安置房,水上居民陆续上岸居住,“疍民”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以船为家的赤贫者
疍民存在的历史非常久远。关于疍民的出现,民间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为躲避战乱而离乡上船的,有的说是农民起义失败被迫漂泊于江湖的,也有的说是佃农失去土地不得已以船为家藉水谋生。疍民居住在珠三角的河道上,或者沿岸居住在沙田地区的“茅寮”中。
中山市档案馆馆藏资料《香山县乡土志》记载,“蜑人,以舟为宅,业捕鱼或编篷,濒水而居,谓之水栏。自唐以来计丁输课于官。明初编户立里长,属河泊所,岁收鱼课香山等县尤多。洪武十五年,命南雄侯赵庸籍广州蛋户万人为水军。”《小榄镇志》记载,清末至民国时期,生活在小榄东海道、西海道之间的水上居民,在大榄、小榄等地从事水上运输和捕鱼业。
馆藏档案《海埠执照》记载,1919年,中华民国香山县政府发给疍户执照,允许持有执照的疍户在规定的地方从事捕捞作业。相关档案还记载了疍民经常受到官匪盘剥与恶霸欺压的情况。抗日战争时期,中山疍民生活极度悲惨,大量疍民的船只被日伪军烧毁,他们只得以乞讨为生,少数疍民铤而走险从事走私贸易以求一时温饱。抗战胜利后,疍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时常受到恶霸、土匪的欺压和勒索。由于生活贫苦、文化水平落后,疍民长期遭受陆地居民的歧视,社会地位低下,这种状况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得到改善。1952年的《水上疍民情况调查报告》记载,石岐、港口、大涌、坦洲等地区的疍民人数大约有5000人。
民主改革惠及疍民
20世纪50年代初,中山的疍民摆脱了反动政府的剥削,结束了被土匪欺凌压迫的悲惨生活。《中山市志》记载,1950年,中山县有民船1091只,从业人员9052人,船民的生产工具主要是木质船只,运输货源主要靠自己组织。1952年,中山县成立水上船民服务社。1953年,中山县开展水上民主改革运动,疍民迎来了新生。
馆藏《关于水上民改的通知》《水上民改队学习计划》《对当前水上民改若干问题的政策和措施》记载了广东省开展水上民主改革的情况。1953年,四会、江门、中山等水上居民聚集地按区域编为民船队,成立民船运输社、民船协会、水上居委会等组织,修理码头。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山的水上居民生活蒸蒸日上。据《小榄镇志》记载,1956年4月1日,中山县成立小榄港木帆船运输联合社,下设7个分社,由船民协会领导。小榄船民运输主要在珠江三角洲中部进行粮运、蔗运及杂货运输。1964年,政府建成水上新村,船民自此弃舟登岸,安居乐业。1978年,中山县水上运输公司成立,原木帆船逐步改为机动船,员工增至800人。
改革开放后,中山的水上居民、船民收入增加,越来越多的水上居民到岸上定居。但在石歧岐江沿岸、小榄沙口等地区还有部分水上居民住在船上或者沿岸的木屋。据相关档案记载,1987年,小榄还有千余水上居民以船为家。为解决居民住房困难,中山市政府兴建了柏苑新村和江畔新村,石岐的水上居民大部分入住江畔新村,并对岐江沿岸的木屋进行拆迁。1990年以后,岐江河上已经很少见到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中山疍民的漂泊岁月成为历史,“疍家人”“水上人”等词语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文中所示档案为广东省中山市档案馆藏
1919年,中华民国香山县政府发给疍户的《海埠执照》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7月14日 总第3092期 第三版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